[新聞] 新太空競爭:中俄聯手抗美

作者: JellyKing (Lee DoRa)   2021-06-17 19:03:39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617/china-russia-space/
地緣政治競爭延伸至太空:中俄聯手對抗美國
紐約時報 20210617 ANDREW E. KRAMER, STEVEN LEE MYERS
https://i.imgur.com/kUcs63R.jpg
俄羅斯航天器於4月發射前往國際空間站。俄羅斯官員表示,一旦當前協議於2024年結束,
他們可能會退出空間站。 Bill Ingalls/NASA,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莫斯科——63年前,蘇聯將第一顆衛星送入太空。將近四年後,它將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送入軌道,令其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在隨後的太空競賽中它落後於NASA,但
即使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仍然是一個穩定的太空強國,在過去的20年裡與美國一起建
造和運作國際空間站。
現在,俄羅斯太空計劃的未來取決於新太空強國——中國。
經過多年的承諾和一些有限的合作,俄羅斯和中國已經開始制定雄心勃勃的任務計劃,直
接與美國及其合作夥伴競爭,開創了一個可能與第一次太空競爭同樣激烈的新時代。
他們已經聯手,計劃在2024年執行一項前往小行星的機器人任務。他們正在協同進行一系
列月球任務,目標是2030年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永久性研究基地。這些任務中的第一個是
計劃最早於10月發射的一個俄羅斯航天器,該航天器重新啟用蘇聯時代的名字“月球號”(
Luna),該任務旨在尋找可以為未來到訪月球的人類提供水的冰。
https://i.imgur.com/onj6PBY.jpg
今年3月在莫斯科,工作人員在准備月球25號著陸器。 Valeriy Melnikov/Sputnik, via
Associated Press
“中國有一個雄心勃勃的航天項目,有與之匹配的資源,也有一個計劃,”卡內基莫斯科
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er)高級研究員亞歷山大·加布耶夫(Alexander Gabuev)說。
相比之下,俄羅斯則“需要一個合作夥伴”。
萌芽的新合作夥伴關系反映了當今世界的地緣政治。
在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和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的領導下,中俄關系日
益密切,撫平了兩國之間以往數十年的芥蒂,並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聯盟——盡管是非官
方的——以對抗他們眼中的美國霸權。鑑於與美國的關系日益緊張,太空已成為兩國關系
回暖的自然延伸。
俄羅斯官員已經表示,與合作夥伴的當前協議於2024年結束時,他們可能會退出國際空間
站。去年SpaceX載人太空艙的發射將美國宇航員送入軌道,這項工作因此不再由俄羅斯獨
佔。
俄羅斯列舉了各種原因,但政治似乎是一個因素。上週,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O·
羅戈津(Dmitri O. Rogozin)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實施影響俄羅斯太空計劃的制裁,俄羅斯
將退出合作。
https://i.imgur.com/uLP33Z9.jpg
去年10月,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O·羅戈津(中)在宇航員前往國際空間站之前與
他們交談。 Andrey Shelepin/Roscosmos, via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教授瓊·S·約翰遜-弗裡斯(Joan S. Johnson-Freese)說:“
美俄在空間站上的合作曾被吹捧為不同國家即使在關系緊張時也能合作的象徵,但這種緊
張已經到了一切都難以預測的地步。”
盡管俄羅斯在太空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但它難以維持這個歷史悠久的計劃,該計劃一直
以來都在和落伍思想與腐敗作斗爭,並且在俄羅斯停滯的經濟中得不到資源。
相比之下,中國在進入太空探索方面相對較晚,卻憑借完成了俄羅斯和之前的蘇聯未能完
成的任務躍居太空強國之列,包括上個月在火星上著陸和部署一輛火星車。
https://i.imgur.com/wlvkYWR.jpg
在中國航天局週五發布的一張圖片中,從“祝融”火星車上脫離的相機拍到了在火星表面
的該火星車。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via Reuters
今年春天,中國發射了一個新的軌道空間站的第一批模塊,而且最快可能在週四派出三名
宇航員進入該空間站(編註:北京時間6月17日,中國發射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
三名宇航員送入太空)。國際空間站的終止——原定於2024年,盡管可能會延長——將很
快令中國成為唯一一個有人居住的繞地球軌道運行空間站的擁有者。
中國於2003年將第一批宇航員送入太空,但從未被邀請加入國際空間站。美國國會2011年
通過的立法禁止NASA與中國航天局或任何相關公司進行任何合作,理由是存在間諜活動的
風險。
中國表示,它已經根據需要發展了自己的太空能力,不過它也在2011年和2016年從俄羅斯
購買了設備來幫助建造兩個臨時空間站。它的第三個空間站稱為“天宮”,將通過11次發
射於明年建成。按照設計,那之後它繞地球運行至少十年。
“國外的長期封鎖反倒倒逼了我們的自主創新,”“天宮”的設計師之一楊宏上個月告訴
中國國家電視台。“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我們不能永遠跟在別人後面跑。”
https://i.imgur.com/ahwbbQ6.jpg
2012年,中國技術人員在監控一次太空飛行。中國從未被邀請加入國際空間站。 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中國已承諾向外國宇航員和實驗開放該空間站,但按理說這將是由中國主導的項目。俄羅
斯和中國尚未表示在空間站上有任何合作。
“我們決心把中國空間站打造成全人類開展研究,造福全人類的一個平台,”中國載人航
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在接受官方媒體采訪時說。
俄羅斯和中國此前曾在太空領域進行過合作。中國第一批宇航員——被稱為“太空人”(
taikonauts)——穿著俄羅斯宇航服飛行。後來,中國根據俄羅斯的設計製造了自己的宇航
服,中國的一些火箭也有俄羅斯設計的特徵。
中國第一次向火星發送軌道飛行器的嘗試沒有成功,那次任務由一艘俄羅斯火箭執行,目
的地是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由於計算機電路故障,俄羅斯火箭在近地軌道上熄火,最
終墜回地球。
https://i.imgur.com/FKb0KYf.jpg
2003年10月,完成中國首次載人航天任務後,楊利偉從落在內蒙古的神舟五號太空艙中現
身。 Agence France-Presse
如今,與中國的合作讓俄羅斯有可能進行雄心勃勃的科學航行,而這是俄羅斯在後蘇聯時
代因預算下降和腐敗問題而無法獨自實現的。
在宣佈聯合建設月球站一個月後,兩國於今年4月宣佈,將在2024年聯手對一顆名為Kamo’
oalewa的小行星實施機器人探測任務。航天器將途經地球,投下一個樣本,然後利用地球
引力作為彈弓,進行二次旅行,前往一顆彗星。
“這是一種自然的合作關系,”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中國
項目經理格雷戈裡·庫拉基(Gregory Kulacki)說。“俄羅斯人有很多專業知識。中國有足
夠的資源來提供資金。”
關於月球前哨基地的新協議表明中國將進一步參與,俄羅斯目前正在借助中國建立用於未
來太空探索和自然資源開采基地的宏偉計劃。
對俄羅斯來說,這使得蘇聯的月球探索項目得以復興,包括始於1950年代、名為“月球”
的機器人項目。
據中國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4月在南京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介紹,俄羅斯未來的
三項月球任務將與中國的“嫦娥”系列航天器整合,嫦娥是中國神話中的月亮女神。
https://i.imgur.com/hTzn4WG.jpg
4月份,在莫斯科的一幅尤裡·加加林的海報,紀念他在1961年成為進入太空的第一人。
Dimitar Dilkoff/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例如,“月球27號”和“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表面鑽孔,並將樣本帶回地球——去年12
月,中國已用“嫦娥五號”完成了這一壯舉,而蘇聯在1970年代用“月球號”著陸器完成
了三次。在第二階段,即2026年至2030年之間,嫦娥8號和月球28號任務將分別攜帶新月球
站的第一批構件登陸。
俄羅斯的第一次太空任務定於10月進行,不過該國的太空計劃有過長期拖延的記錄。
最終,中國希望空間站能夠展示開發水、礦產和能源資源的能力,這些資源可以讓宇航員
在短期內生存下來,並成為更深入的太空探索的基地。
“永久性基地既具有象徵意義,也具有力量投射能力,”獨立分析人士、關於太空探索的
新書《爭奪天空》(Scramble for the Skies)的合著者納姆拉塔·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說。
NASA也有讓宇航員重返月球並有朝一日將他們送上火星的計劃,它已根據阿爾忒彌斯協議(
Artemis Accords)招募合作夥伴,該協議管理太空活動,包括操作、實驗和自然資源的開
采。
中國沒有明確被排除在外,但考慮到美國對太空合作的限制以及它自己建立本土項目的決
心,中國似乎肯定不會簽署。俄羅斯似乎也不太可能簽署,因為它傾向於中國。
正如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約翰遜-弗裡斯所言,“中國讓俄羅斯在太空競賽中的地位遠遠超
過了俄羅斯經濟所能支持的水平。”
作者: DrizztMon   2021-06-17 19:04:00
中國是不錯啦 但你為什麼要選美國當對手呢
作者: adagiox (adagio)   2021-06-17 19:05:00
現在抱團合作太遲了 美國太空商業化已經做起來了
作者: breacal   2021-06-17 19:40:00
美國不給偷,中國就不不進步了
作者: frogqoo (人生捕手)   2021-06-17 20:21:00
中俄結盟如果端上檯面,歐盟態度就不一樣了
作者: bubunana (布布)   2021-06-17 20:49:00
還來大外宣啊滾回你牆內
作者: node1 (我是主節點)   2021-06-17 21:08:00
說的好像是因為國際空間站沒有邀請中國,所以中國才沒有加入,事實是因為醜帝拒絕中國。還有突出俄羅斯有技術,中國有資金。搞清楚中國都登陸火星了,俄羅斯有嗎?中國跟俄羅斯合作政治意義大於科學意義。至於所謂醜帝的月球計劃沒有明確排除中國,難道不知道醜帝立法上禁止醜帝與中國有航天方面的任何合作,這還不是明確嗎?醜帝沒了俄羅斯給他提供技術,其他盟友還有哪個能幫上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