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為轉戰雲端 數位威權輸出亞非拉美市場

作者: JellyKing (Lee DoRa)   2021-05-21 14:07:31
https://www.voachinese.com/a/Huawei-cloud-coercive-leverage-20210520/5899020.
html
縮 https://reurl.cc/AgEkLd
華為轉戰雲端,美中或在亞非拉開啟 “雲”競爭
美國之音 20210521 暨希
加州 —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中國通信設備公司華為繼續在發展中國家取得合同並迅速發展。專家
警告,華為的雲服務蒐集發展中國家的重大敏感信息,北京可能通過這個“後門”取得“
脅迫槓桿”(coercive leverage )。專家呼籲美國利用其雲計算的優勢,在發展中國家的
雲基礎架構和服務上與中國競爭。
華為繞過5G封鎖,轉戰全球“雲”佈局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17日發布報告,稱華為在2006年至今年4月之間與41
個國家政府或其國有企業達成了70項雲基礎設施和電子政務交易。
華為在此類與發展中國家的交易中將雲服務和硬基礎設施捆綁,向顧客提供國家光纖網絡,
無線網絡,以及廣泛的雲基礎架構解決方案,包括“像裝運箱一樣大的模塊化數據中心”
到“裝有服務器的多層專用建築物。”
華為訂單的快速增長正值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多次發出對華為潛在間諜活動的警告。美國
政府曾多次針對華為與中國政府的聯系發出警告,稱該公司的5G無線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

前總統特朗普在2019年切斷了向華為提供製造智能手機所需的美國芯片和其他技術的權限
。又在去年加強了限制,禁止華為的芯片供應商使用美國技術。據《華盛頓郵報》早前的
報道,美國的禁令兩年來已經讓華為在中國境外的銷售額幾近崩潰。
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Henry L. Stimson Center)研究員李家善 (Jason Li)認為,
華為的雲戰略正是在美國的重重禁令下的新發展方向。李家善說,“(華為)正在尋找新
市場來提供新產品,以維持活力,這恰恰是在華為重新考慮如何推銷自己的時候。”
而華為面臨的是美國和中國國內的強大競爭對手:亞馬遜網絡服務,微軟,谷歌,以及佔
領中國國內雲計算最大市場份額的阿裡巴巴集團。
哈德遜研究所 (Hudson Institute) 政治和軍事分析中心主任理查德·魏茨 (Richard
Weitz)認為,華為正在通過躋身對手如雲的雲服務拓展發展中國家市場來重新定位自己。
魏茨說,“由於安全性和其他隱患,在美國或歐洲沒有人會購買華為的雲服務。但是在非
洲和拉丁美洲,亞洲的部分地區,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市場,華為似乎正在(這些地區)
取得進展。”
CSIS的報告總結了華為客戶國的特點:這些國家大多被自由之家的列為“非自由(34%)
”或“部分自由”(43%),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6%)或亞洲(20%),大多為
中低收入國家。報告指出,與發達經濟體相比,這些發展中國家有“強勁的需求,更低的
准入門檻和更少的審查。”
北京的戰略”脅迫槓桿”
CSIS報告著重考察了華為雲基礎設施和電子政務的數據隱私和安全性問題。報告指出華為
在簽約國家處理大量有關公民健康,稅收和法律記錄的敏感數據。華為雲服務還運營著重
要的基礎設施,如巴西的石油生產和燃料分配,和沙特阿拉伯的電廠運營。
魏茨告訴美國之音,“使中國公司能夠從其他國家/地區收集,控制和存儲數據,並根據需
要訪問數據,這是中國政府所希望的。中國也對分析巨型海量數據很感興趣,試圖將其用
於人工智能,幫助他們完善計算和控制模型。”
去年七月,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人發布報告稱,北京正使用不斷日新月異的科技
手段來監控網絡和審查信息,這種由政府打造出來的“數字威權主義”(digital
authoritarianism)不僅在中國境內靈活運用,更同時積極向海外輸出。報告也鎖定華為
是北京戰略的重要推手,警告 “如果美國任其發展,將為中國在互聯網和相關技術方面數
字威權統治打開大門。”
CSIS報告認為,“隨著華為在向政府和國有企業提供服務的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其活動
可以為中國當局提供情報甚至‘脅迫槓桿’。”
針對這份報告,華為發布聲明稱,“作為雲基礎設施和服務供應商,我們的客戶擁有並完
全控制所有客戶數據,”“網絡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仍然是華為的首要任務”。
美國之音記者聯繫了華為媒體部門,希望獲得進一步反應,但至截稿前沒有收到華為的回
復。
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網絡政策與安全高級研究員赫伯特·林(Herbert Lin)
向美國之音解釋華為如何能在“脅迫性公共外交”上扮演關鍵角色。他說,如果一個國家
每個人,每個行業都在使用華為的雲基礎架構,那當中國可以通過讓華為關閉它在該國的
雲服務,拒絕訪問權限或終止未來的合同對該國施加影響時,就能迫使該國採取對中國有
利的外交政策。
魏茨認為,類似的“脅迫槓桿”作用還包括掌握使用華為服務的國家及其領導人不希望讓
公眾知道的“危害信息”(compromising information),進而讓北京受益。
美中在亞非拉開啟“雲”競爭?
正因為雲服務的戰略意義,專家呼籲美國相關政策制定者應將雲基礎架構和服務作為戰略
競爭的重點。CSIS報告認為,美國在利用在雲計算領域的優勢,與中國在發展中國家市場
進行更有效地競爭;美國及其盟國應集中資源,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技
術援助和培訓的資金,消除不利於美國的雲提供商的外國監管壁壘。
赫伯特·林說,美國現行的政策只是對華為說不,而忽略了這些國家需要5G基礎設施的需
求。“只是告訴他們說不,這不是一種策略,(華為)必須有一個競爭對手。” 這個對手
必須具備技術能力,並願意大膽地向別國推銷,“如果美國要加入,我們必須制定一項政
策來支持我們的競標。”
事實上,美中在發展中國家的雲服務競爭已經展開。美國聯邦政府的金融機構美國國際開
發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發布2020-2025國
際開發計劃,將雲計算納為重點目標,以實現發展中國家的開放,可互操作,可靠和安全
的數字基礎架構和互聯網使用(Open, Interoperable, Reliable and Secure Digital
Infrastructure and Internet Access)的目標。
李家善向美國之音表示,通過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作為槓桿利用美國的私有資本將是美國與
中國在雲基礎設施上競爭的主要途徑。他表示“拜登政府應利用美國公司強大的技術背景
和金融資產來幫助提高受援國的透明度,這包括數據的透明度,治理的透明度。… 以及提
高美國整體的有效競爭力。 ”
不過,魏茨對美中在發展中國家的雲基礎設施上的競爭並不樂觀。他認為,“美國可以將
其作為一個更高的優先事項,特別是該報告指出這些挑戰後,但要取代中國人並不容易…
因為這將涉及政府對私有領域的干涉。”
魏茨指出,中國外交部門非常積極地敦促一些國家接受華為作為服務提供商。作為銷售策
略,中國政府會彌補華為在這些市場承受虧損的缺口,讓它建立市場份額,獲得壟斷。中
國政府還可以幫助華為與中國銀行以及其他服務公司達成一攬子交易。這將讓以私有市場
為主導的美國很難與其競爭。
作者: labell (￾ ︠ ￾ﰠ￾臈I
拉美美國後面更防堵
作者: cohj (世界盡頭與君同行)   2021-05-21 14:14:00
怎麼不是去非洲拼養豬
作者: genheit (genheit)   2021-05-21 14:56:00
4%這下子非用華為不可了,用了華為直接高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