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名家縱論/認真對待司法

作者: sciss1 (無)   2021-03-21 17:27:30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5332394
2021-03-21 04:43 聯合報 / 蘇永欽
完整新聞標題
※ 請完整轉載標題 請勿修改與編排 ※
名家縱論/認真對待司法
完整新聞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最近一位德國檢察官出了一本暢銷書,題為「法治國家瀕臨崩潰」,描述在預算緊縮下,
整個司法體系疲於奔命的窘況,環環相扣的結果,警檢審的品質都快速下降,長久必將影
響人民對司法的信任,看在我們這樣以德國法制馬首是瞻的國家眼裡,更覺得百感交集。
預算緊縮竟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我們的問題真的只有媒體隔兩天就大幅報導的「百官行
述」?只要打開十年的司法統計,看看整套司法機器的輸入和輸出,難道還不覺得德國的
問題是怎樣的小巫見大巫?案子可以拖很久,但開庭又來得快速,卻又總在審級間輾轉難
決。刑法除罪愈除愈多,各級法院的刑案比重大概都是舉世第一。司法人員薪水高,工作
時數也特別高,我讀過的司法改革理論,有一個研究路數是所謂動機類型,作者把美國基
層法官的人格傾向分成地位、義務、照表、競賽四種,去觀察不同法院表現的差異,到了
司法院服務以後,我覺得我們的各級法官幾乎只剩下一種類型—「疲乏」,請問要怎麼改

但諷刺的是,在主持司法大計者的改革熱情上,我們又是舉世第一。儘管明顯違反權責相
應的憲法原則,我們的司法院每隔幾年就要舉辦一次百人以上的司改會議,審檢辯學再加
社會賢達濟濟一堂,然後不知怎麼就通過了幾十件改革議案,司法院立刻奉為圭臬,換了
院長又從頭來過,沒有人需要為錯誤改革的後果負責。
到了蔡總統上任,哪裡有票就去哪裡,竟還破天荒的直接主辦所謂司改國是會議,通過的
改革就包括絕對可以讓前述德國檢察官眼球脫眶的終審法院法官縮編案(減幅高達四分之
三),沒有人知道前面講的諸多問題怎麼解決,只為了「人家美國最高法院不都只有九位
法官」,好像完全不知道我們從司法體制延伸到法律教育和法釋義學宗法的都是大陸法系
,和聯邦、案例法、一元法院、學士後法學院的美國法制,幾乎全兜不攏。
另一個牽筋動骨的改革就是讓大法官把終審法院已經判決確定的案子,從憲法角度再審一
次,為了這個還要為十五位大法官增聘相當數額的法官當助理,有多少人仔細想過、算過
,在案件的管理上這會增加多大的負擔和拖延,對於終審法院作為最後審判者,經過將近
一世紀才建立的終審專業權威,會有多大的損傷。更不要說,就個案審判涉及的案件類型
複雜性及法理複雜性,熟稔度必然不及的大法官們能從憲法角度作出多高明的判斷,對於
人民真正期待大法官全心管好的法律有無違憲以及政府分權爭議,又會有多大的資源排擠
效應。試問有多少關心司法的意見領袖聽聞或瞭解這個即將施行的法律?
在我看來,我們有太多關心司法改革的人,卻很少人真正認真對待過司法。司法當然不是
不要改或不能改,就看你抱持什麼心態。就像做醫療改革的人一定會把每天仍然有這麼多
人生病待醫放在心上,不會這麼輕率的用這種方式去改。總統不該介入改革,這正是憲法
設置司法院,讓不需選票的司法院長主持改革的基本道理,更不該在會議結束時對民眾說
,以後法官不可以再有錢判生沒錢判死。
現在看到司法院推動人民參審如此困難,連增編宣導預算都備受批評,心裡真是難過。我
在本專欄已經多次說明,當前司法必須改也最難改的就是人民的信任度,但不信任的本質
是文化問題,無關司法制度的良窳。我在推動人民參與審判的經驗是,只有讓所有人民一
生中有一次實際參加聽審和裁判的經驗,才能根本改變這種文化,所以提案是用三年來試
行觀審。當時在民眾回應相當正面時,民進黨唯一的想法就是這樣的改革只會有利於執政
黨,因此提出陪審對案來強力阻擋司法院的提案。等到執政後知道陪審問題極大,再回頭
已經很難取信於人,看起來民眾面對這樣的改制紛擾也已心灰意冷。
所以我最後只能說,即使我們這樣冰凍三尺的司法不好改,也還是非好好改不可。但改革
者必須把人民放在心裡,而且一定要遠離選票。(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5.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1.前大法官兼司法院副院長蘇永欽,觀審制倡議者(後來倒戈到參審制),
為司法院預算與歷年司法改革之怪象,又出來罵人了。
哪裡有選票就去哪裡之蔡總統毫不意外的被指名出來罵,民進黨次之。
我一下想不起來,綠營關於司法改革的權威是誰啊?總不會是呂秋遠吧?
2.德國檢察官出了一本暢銷書,題為「法治國家瀕臨崩潰」,會在台灣上演嗎?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作者: WTF1111 (BBS少看為妙)   2021-03-21 19:27:00
看起來沒在野黨的事,en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