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外媒倉皇撤港赴韓 大內宣白費力氣

作者: ismail (晴天就該是這樣)   2021-01-25 09:44:29
2020/7/18
※ 引述《aaaba (小強)》之銘言:
: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 https://i.imgur.com/ekQhx4X.jpg
: https://www.facebook.com/newpowerparty/posts/4257824354288888
: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對各界的影響逐漸浮上檯面,又以新聞媒體首當其衝。據報載,繼紐
: 約時報宣布撤離香港,轉進首爾之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金融時報》也
: 正關注香港情勢發展,以評估是否撤港。
:  
: 紐時將數位新聞部人力遷至首爾,等於將原本該報駐香港三分之一人力配置移出,香港繼
: 續作為 #亞洲新聞埠 (hub for journalism in Asia)的光景不再。台灣應該要問的是
: ,我們有能力承接這個戰略位置嗎?
:  
: 而台灣媒體鮮少注意到的是,紐時雖然撤離部分駐港人力,但卻強調「紐時將維持甚至增
: 加對香港轉型的報導,並將香港視為 #中國之窗 (window on China)」。跟首爾相比,
: 台灣有著語言及文化上的親近性,理應更有資格成為外媒的中國之窗。遺憾的是,這次我
: 們又輸給韓國。
:  
: 香港之所以在過去成為亞洲新聞埠,根據紐時報導,主要原因不外乎三點:對外資的開放
: 性、地理上鄰近中國及媒體自由的豐富傳統。台灣符合後兩點,而政府未來可以在 #開放
: 性 這點做更多努力。
:  
: 更別忘記,台灣與香港的公民社會緊密連結,雨傘運動及反送中運動的跨海社群連結即是
: 顯例。外媒要關注香港甚至中國,台灣都是最適合的灘頭堡。
:  
: 外交部吳釗燮部長數月前曾推特發文:「台灣將會張開雙臂以真誠微笑歡迎紐約時報、華
: 爾街日報及華盛頓郵報來台駐點」的說法。如今言猶在耳,可惜紐時選擇了首爾。是否除
: 了雙臂及微笑,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   
: 時代力量曾經提醒,吸引外媒來台駐點絕非張開雙手表示歡迎就好。台灣長期以來並不是
: 國際媒體報導的中心,外媒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之下,在亞洲駐點的順序通常以中國為首選
: ,香港居次,最後才是台灣,而在台營運形式也多以特約記者為主。
:   
: 台灣作為印太地緣政治的熱點,佐以語文及文化與中國的親近性,加上民主政體與高度言
: 論自由,特別是新聞自由方面,也備受國際肯定。例如:《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RSF)。台灣理應是外媒來亞洲設
: 點的理想國家。
:   
: 我們或許無需在哪一個外媒於第三地設點斤斤計較,但政府更應該以更具戰略縱深的思維
: 及實體資源,去思考在這一波 #亞洲駐點外媒大遷徙 中,拿出更誘人的條件,讓台灣能
: 夠承接香港的位置,成為下一個亞洲新聞埠。
:   
: 這是遠比大內宣更重要的事。
:   
: 紐時報導:
: https://www.nytimes.com/…/med…/new-york-times-hong-kong.html
: `  
: 時代力量發文:
: https://www.facebook.com/newpowerparty/posts/3995935143811145
: 附註、心得、想法︰
: 笑死,直接講民進黨在大內宣。但我覺得這事情也不怪民進黨,畢竟中國及其控制的媒體
: 在台灣不斷「打著民主反民主,打著自由反自由」,民進黨政府也只能「師夷之長技以制
: 夷」用大內宣來強化本土意識。
2021/1/25
外媒被中國排擠出境台灣成為報導中國的窗口
https://www.voachinese.com/a/5749825.html
「當我聽到這些美國記者被趕出中國時,我一點也不意外,他們並不是第一批被趕出來的
記者。」悠野曾在北京待了8年、香港1年,他在2007至2016年期間為瑞典媒體報導中國,
但在撰寫了兩名瑞典公民在中國被拘禁的報導後,2016年,他被中國列入黑名單,無法再
取得簽證入境中國,輾轉來到台灣。現在,他從台灣報導中國。
「如果你在中國登記為一名記者,這為你帶來的只是更多的麻煩,而非助益。」悠野坦言
,這是為什麼他當時不選擇申請記者簽證,而是持商務簽證。他說,在中國持有記者簽證
的記者,不僅會受到中國政府的監視、追蹤,甚至也會讓受訪者一併陷入危險; 但在台灣
,台灣政府很願意提供協助,也不會因為記者報導了「錯誤的方向」而弔銷簽證。
去年3月,中國政府宣佈將多位美國記者驅逐出境,同時也限縮發放記者簽證給國際媒體
,這些因此不得其門而入的外國媒體記者,在過去一年內陸續來到了台灣。現階段的台灣
,成了這些國際媒體記者觀測並報導中國的根據地。
據台灣外交部去年12月底統計,2020年全年新增登記了34位外媒記者,其中光是來自美國
媒體的記者就多達21位,涵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原先派
駐中國的多位記者。雖然部分國際媒體因應疫情與美中摩擦影響,僅計畫短期駐足台灣,
卻也有媒體順勢規劃長期駐點台灣的藍圖。
台灣外籍記者聯誼會(TFCC)副會長William Yang告訴美國之音,中國政府去年將多位美
國記者驅逐出境後,許多記者現在都在台灣,也為台灣的外媒圈帶來一些不同的面貌。「
大家可能也慢慢發現,從台灣報導中國不是一個不可能的現象,所以我覺得這應該是去年
最大的改變吧。只是這樣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在台灣確實有一些外媒開始在思考,是不是
他們在這邊會有一些比較長期一點的計畫。」
一位去年由北京搬遷到台北的美國記者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美國記者被驅逐出境
)這很顯然是美中雙邊的議題,而不再是新聞機構自身可以解決的,所以這得看拜登政府
如何與中國政府協商。只能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但我們現在沒有看到任何中國政府想
鬆綁規定、讓美國記者回到中國的跡象。」
引發這些國際媒體記者遷徙的,不只是去年3月北京驅逐美國記者的事件而已。隨著中國
在去年6月通過香港《國家安全法》、加強對香港事務的干預,連《紐約時報》都不得不
作出因應,在去年7月,該報宣佈將其香港的數位新聞業務遷移到南韓首爾。
「香港作為觀測中國的前哨站已經不再可行了,所以我認為台灣有潛力扮演這樣的角色。
」上述這位不具名的駐台美國記者透露,他們去年已經在台灣成立了分社,不只從台灣報
導中國,也會報導台灣。他強調,台灣的地位越發重要,這反映在台灣對抗新冠疫情的表
現上,還反映了美中科技戰雙邊「脫鉤(decoupling)」情勢下,台灣科技產業的關鍵性

早先在2017年,無國界記者組織(RSF)就捨棄香港,在台灣台北設立其在亞洲第一個辦
事處; 2018年也有《德國之聲》在台北設立辦事處,作為其報導東亞的主要據點。現在,
台灣可望迎來更多新的機會。
自2016年起常駐台灣的瑞典記者悠野(Jojje Olsson)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我認為
外國記者的社群會持續在台灣增長,或者至少維持相同的水平。」他說,許多國際媒體希
望他們駐亞洲的記者不要全部集中在中國,要是發生任何事情,風險都太大。
在台灣做新聞的自由度雖然高,但前述不具名的美國記者提到,從台灣報導中國也有其必
須得克服的其他挑戰,比如,透過電話採訪較難取得受訪者的信任,除了有通話安全問題
之外,也較難刻劃中國老百姓的真實面貌。
「如果中國政府願意開放、反轉他們驅趕外媒記者的政策,我們肯定會把一些在台灣的記
者派回中國。」上述不願具名的美國記者補充:「但我們也會留一些記者在台灣,台灣確
實以它自己的方式變得更為重要了。」
你國際媒體要到台灣要先講啊
不然時代力量2020/7發文說比政府大內宣更重要的事
結果在2020年不但新登記了包含美國數家重要媒體在內的數十位外媒記者
又有成立台灣分社,還有順勢規劃要長期駐點台灣的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21-01-25 09:45:00
韓國不是華語圈吧 外國人要先學韓語再來翻譯華語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1-01-25 09:55:00
韓國是華人圈,他們很多華僑後代,不過韓國人學中文也還蠻多的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21-01-25 09:56:00
推追蹤比較。
作者: Snowman (人生大老馬.....)   2021-01-25 10:02:00
怕是拜登上任後記者都又回中國去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1-01-25 10:10:00
沒差 這些外媒對台灣也沒有多好 還可能在台灣收人民幣捧中貶台
作者: pxhome (亮雞雞)   2021-01-25 10:19:00
無感
作者: cama (Truth)   2021-01-25 10:32:00
作者: benqlove (benq)   2021-01-25 11:15:00
推ismail整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