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聯合報的社論也質疑唐鳳:失控的數位巨靈

作者: Dodoroiscute (再想想)   2021-01-17 09:52:49
聯合報社論/eID、天網、亡者資料:失控的數位巨靈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5178119
爭議逾年的數位身分證(eID),終於由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叫停,先立專法或修法後再
說。長期在質疑聲浪中裝睡叫不醒的政府,這回在數位治理上總算有些遲來的回應。
喧鬧數年、耗費鉅資的eID,證明政府對人民數位自主權的不在乎,更演成資安鬧劇。即
使中研院及各大學的電機、資安、法律學者連署反對,要求須解決隱私與資安破口。但內
政部鐵了心,eID標案接二連三開標,估計已逾四十四億元。
面對反對聲浪,內政部長徐國勇竟說「eID晶片是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製造的」,絕對
不會有問題。此言更令人擔心,內政部長連「駭客攻擊的是資料庫,而不是晶片」都不知
嗎?他若非無知,就是蓄意糊弄人民,還拖拉台積蹚渾水。
人民原寄望「天才IT大臣」唐鳳能以專業發聲,她卻說「可以善用不透明膠帶保護個人
隱私」,只要貼掉條碼跟機讀碼這兩個欄位,就安了。另有人權團體傳出,唐鳳說若不信
任eID,放入微波爐微波破壞晶片就行。這都令人驚駭:唐鳳若不是「反串」說胡話,那
真的很難理解,政委不阻止錯誤政策,卻教人民自保小撇步,豈不失職?
原本eID計畫一月要在澎湖、新竹市及新北市板橋、中和試辦,七月全面換發。但去年十
二月各地臨陣倒戈,連民進黨執政的新竹市都不願成為資安小白鼠。蔡總統去年十一月就
表達質疑,試辦喊卡後,蘇貞昌終於鬆口eID暫緩推動。
eID之外,「天網」同樣引發爭議。跨年夜首度出動的天網,在跨年會場揪出或勸離數十
名自主健康管理者,一戰成名,但缺乏法源、侵害隱私議論隨之而起。在將屆的春節年假
再度撒出天網之前,政府有義務向人民釋疑。
天網雖改名「電子圍籬2.0」,但其最受詬病的爭議,包括這樣的監控是否「超譯」原有
法律授權?監控數位足跡,用在感染性低的自主管理者,符合比例原則嗎?政府宣稱「所
有防疫隱私資料都在廿八天後銷毀」,可有人監督這項承諾?一切都是政府說了算。
台灣防疫有成,當然靠數位技術動員建功,鑽石公主號、磐石艦、清明連假熱點警示簡訊
等,都是靠跨部會的資料庫串接與電信監控來達成。已有學者示警:台灣在「超前部署」
下的成功防疫經驗,是否讓政府躍躍欲試變身為「數位利維坦(巨靈)」?
政府對數位人權的漠視,不只是對活人而已,亡者也不得安寧。去年十月健保署決定開放
三百五十萬身故者的健保資料,包括病史、就醫紀錄、處方箋等,供學術單位及企業研究

台灣健保資料庫早就是研製新藥的金礦,即使抹去識別,仍有目的外使用的爭議,也未徵
得當事人同意。現在乾脆挑選不能發聲的亡者,企圖繞過個資法適用,任由外界撈資料。
如此利用死者,豈不可恨?
我們正在見證後疫情時代的數位治理術;但從eID、天網到亡者健保資料釋出,都顯示台
灣是數位人權落後國度。我們要提醒政府:防疫是重中之重,但別以防疫之名,走向國家
監控;請拿出法源說服人民,民主不該是數位治理術下的犧牲品。
台灣人民更須思考,哪些數位監控已侵害到基本人權?哪些需要更強化正當法律程序,強
化民主監督?又如何確保司法救濟和當責歸屬?這些都是民眾身為數位公民必須有的素養
及反思,並採取行動發聲,才不會在不知不覺間,天網罩頂、數位足跡畢露、電子腳鐐縛
身;甚至失控至數位信用評等取代身而為人的價值時,才知已身處「數位獨裁」國度。
=============================================
從台權會的反對
在李忠憲、劉靜怡教授之後
現在聯合報也出來質疑了
更不用說沒有地方首長願意配合
然後現在好像是唐鳳在背這個鍋 負責在要宣傳上推動
但另一個問題世唐鳳自承行政院有梗圖小編在作圖攻擊
那麼這個執政團隊已經失信於民 這任內很難推動
唐鳳曾自稱是不接受命令的閣員
那麼大家一起來驗證
作者: rtyujlk (Remark)   2021-01-17 09:54:00
作者: marktak (天祁)   2021-01-17 09:58:00
應該在每個人大腦裡裝GPS晶片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21-01-17 10:13:00
聯合重工就統媒
作者: lici0393 (小郵差)   2021-01-17 13:31:00
聯合報的數位人權典範就是他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