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拜登與川普的印太政策有何異同?──並

作者: vikk33 (陳V)   2020-11-08 10:35:23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reurl.cc/j5YGML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voicetank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計票爭議中,有很高的機率會進入冗長的訟訴,未來會由誰出線,仍在
未定之天。台灣遠比其他國家更為關心這場選戰的結果,因為美國總統將會左右美國的中
國政策,有可能影響到台灣的國防安全。那究竟拜登與川普兩個人,對於印太戰略有什麼
不同的主張,會不會讓台灣的軍事發展出現不同走向,台灣要如何因應不同的選舉結果,
很值得在計票爭議未歇時,先好好思考一下。
一般來說,川普主張單邊主義,一切以美國的利益為優先,拜登則不斷強調多邊主義的重
要性,要重建與盟友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川普比較不遵循過去美國所建立的安全架構
,認為只要不符合美國的當前利益,就應該大刀闊斧地改革。最好的例子就是,川普不顧
德國的反彈,削減駐德美軍的數量,將騰出的人力,一部分移往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
亞等東歐國家,向前部署以圍堵俄羅斯,一部分移向印太地區,以強化對中國的嚇阻力。
拜登則認為應該要與盟友磋商,不宜魯莾破壞北約組織的長期合作關係。不過拜登本身也
同意,美國應該重返亞洲,因為這是歐巴馬執政中後期的重要外交政策,當時的拜登身為
副總統,也參與了這項政策的制定。
雖然川普與拜登都認同應該要強化美國在亞洲的領導角色,但兩者的做法卻是完全相反。
依照川普的邏輯,應該積極調整過去在印太地區的軍力部署,因此川普想要削減駐韓美軍
的傳聞一直甚囂塵上,但拜登會更重視與南韓的長期關係,而不會以軍費分攤的爭議為由
,撤出在朝鮮半島上的美軍部隊。
川普希望削減駐韓美軍,並已批准將駐紮在沖繩的部分海軍陸戰隊,移防到關島,成立新
的濱海作戰團,說明川普想要調整第一島鏈防禦部署的企圖。將更多美軍部隊調往東南亞
,與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加強合作,甚至進入越南與帛琉,進一步控制南海。近期批准
多項對台軍售,希望將台灣堡壘化,就是這種構想的一部分。在這種思維下,川普政府比
較勇於跳脫常規,不怕公開與台灣提升軍事合作關係,只是這常會導致中國不滿,引發緊
張關係。
相反的,拜登較為重視傳統盟友與過去所建立的第一島鏈圍堵架構,會更仰賴美國在印太
地區的安全網絡,不會凡事都由美軍強出頭,這代表日本與澳洲可能會扮演更為重要的角
色。日本與澳洲在冷戰時期是第一島鏈北端與南端的守門員,是美國利益的長期代言人,
在川普已重拾由日、澳、印、美四國所組成的抗中聯盟下,更強調多邊主義與區域合作的
拜登,沒有理由毀棄這個現成的工具。所以如果拜登當選,這個圍堵網,可能會更為緊密
與活躍。
拜登不像川普,喜歡以軍事手段直接展現美國的存在感,而更仰賴外交談判與多方磋商。
這好處是比較不會造成緊張情勢,但壞處是沒有直接回擊,會讓外界感覺美國過於軟弱。
拜登有可能比較不願意頻繁執行自由航行任務,來嚇阻北京,畢竟他說過,當選後要在公
共衛生與氣象變遷問題上與中國合作。當美國軍艦沒有定期穿越台灣海峽,有可能被視為
是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減弱,而讓中國的文攻武嚇,更為猖獗。特別是一向充滿政治意涵的
對台軍售部分,在質與量方面,也有可能會衰退。
不過軍售案會減少的原因,除了拜登在對台政策上會比較保守,另外一個重要的理由,是
台灣在川普任內,已經購買了很多的武器,這些軍售案需要時間來消化。台灣在接下來數
年內,將面臨付款的高峰期,恐怕也無力再爭取大型軍購案。這幾年美、台之間熱絡的軍
事合作進展,有可能會稍微踩剎車,重新回到過去以外交斡旋來扼止中國的方式。但美國
與日、印、澳與區域國家的聯合軍事演習並不會停止,甚至會因為拜登更重視與盟友的合
作而擴大。
至於中國會不會就此認定美國軟弱可欺,進一步顯露出更大的野心,這取決於習近平的政
治智慧。對中國來說,比較聰明的方式,應該是趁美國大選爭議落幕前後,可能會出現的
喘息空檔,尋求降低衝突並修補美、中兩國關係的可行方式,即使最後是由川普當選也一
樣。
而台灣所擔心的是,中國政府在內外壓力下,會做出不理性的舉動。蔡英文總統在選前特
地召開國安會議,國防部安排的第四季戰備月,剛好與美國大選日重疊,三軍部隊紛紛離
開營區,進入作戰位置,這不是巧合,而是要防範中國的突襲。
對台灣來說,川普的方向,有助於台灣快速提升國防實力,並在更頻繁的軍事合作下,獲
得更多的安全保證。美國社會內部,已經開始有學者在討論是不是應該揚棄過去的戰略模
糊策略,走向戰略清晰,給予台灣協防承諾,就是這種思維下的結果。但副作用是中國在
美、中兩國的激烈對抗下,也變的更為好戰挑釁,以尋求突圍的方法。經濟籠絡與武力威
嚇,一向是中國對待台灣的兩手策略,當中國經濟受到貿易戰、科技戰與疫情的強烈打擊
時,就只能選擇加強武力威嚇,讓台灣承受更大的壓力。
而拜登的策略,可能會讓台灣受到一些委屈,面對中國的蠻橫作為時,會充滿無力感。但
好處是軍事壓力,在短時間內可能會稍微降低一點,這包括中國充滿針對性的演習,與美
國要求台灣強化國防力量的雙重壓力。長期來說,拜登如果真能落實他強調多邊主義,修
補同盟歧見,深化台、美關係的承諾,那台灣也能稍獲喘息的空間,在他執政的這四年間
,讓已經採購的多項重要武器形成戰力。如果國造潛艦、F-16V戰機、M1A2T主力戰車與多
款新型飛彈,都能順利成軍服役的話,那對台灣的防衛能力,將有很大的助益。
在過去川普主政的四年期間,台、美之間的軍事交流,有很多新的進展,而如果未來由拜
登主政,更強調由美、日、澳、印組成的圍堵網,那台灣也應該調整策略,進一步與這些
國家發展合作關係。印度在1962年中印戰爭後,曾與台灣進行軍事合作,包括設立監聽站
等。近期又與中國交惡後,也已主動遞出橄欖枝,希望洽談台、印貿易協定。日本則在友
台派的防衛大臣上任後,決定在明年動員14萬自衛隊員,於西南方島嶼進行演習,防範中
國的可能動作。中國與台灣在太平洋島國間的外交戰,也影響到澳洲的國家利益。台灣是
有機會與這幾個國家發展新的軍事合作關係,這很值得嘗試看看。
民主國家政黨輪替是常態,有些政策會改變,但有些則有持續性。台灣應該仔細觀察以後
,隨之調整,才能爭取最大的國家利益。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不如
痛下殺手
準備肅清利益上人際上心理上
會去傾中
的各種勢力
甚至重建新軍
還比較實在有效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11-08 10:40:00
結果川普任內的世界比民主黨執政還和平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20-11-08 10:43:00
噗!!台海真和平
作者: hanmas   2020-11-08 10:49:00
民主黨那樣惡搞怎麼可能比較和平 老大不去嗆人 反反覆覆到處製造權力真空 就是打仗打不完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11-08 10:50:00
民主黨偽善啊 歐巴馬根本不配得和平獎
作者: hanmas   2020-11-08 10:51:00
反正台灣接下來就是能拿的武器少了 能賺的錢多了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11-08 10:56:00
台灣要提出各種國造計劃 尤其是飛彈
作者: kmliao (km)   2020-11-08 10:58:00
對于印太戰略這段的敘述,我不同意!可以看看這篇賴怡忠的分析!他是這麼認為,而我認為這個發展的可能性較高!“拜登團隊至今沒對印太戰略發言,對於這個區域的用語也是亞太(Asia─Pacific)而不是印太。當然這可能是拜登團隊基於選舉考量,即便政策類似,但要避免使用對手的用語,以展現自己對這個議題也有發言權。但這會帶來一個關鍵問題,意即拜登團隊認為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是歐巴馬「亞太再平衡」(Asia Rebalancing)的再現,只是名稱不同嗎?如果是這樣,那拜登團隊很可能會有嚴重的誤失,而這個思考不僅會導致現在逐漸成型的印太戰略崩潰,也會幫助中國對第一島鏈的支配能力。結果可能反而導致災難,只是其與拜登團隊指控過度競爭導致的災難不同,是忽視與自大所導致的結果。”https://tinyurl.com/y45bb3k2
作者: chiangdapang (蔣大胖)   2020-11-08 11:25:00
拜登賀錦麗若耍智障,那日本只能核武化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