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錄標題︰新官上任!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談台灣國際發力5大機會
1.轉錄網址︰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7785/first-day-at-ndc
2.轉錄來源︰數位時代
3.轉錄內容︰
在5月20日中午,從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手中接下國發會主委一職後,龔明鑫很快地在下午
舉辦了第一場面對媒體的座談,從國發會的主要任務,到台灣未來經濟發展機會所在一一
說明。
國發會將力推6大核心戰略產業
「2016年蔡英文總統上任時,給予國發會的任務是『尋找新的成長動能』,所以才有後來
的5+2產業。現在,在總統演說中也有提到,5+2產業還要再進化,台灣要在國際間扮演關
鍵性的角色,所以才有現在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基本上就是5+2的升級版。」龔明鑫說
,「方向很明確,但要怎麼發揮台灣關鍵性的力量,是國發會在短時間內要擬定計畫、推
動的目標。」
而龔明鑫也一再強調對於台灣經濟與產業的發展,國發會責無旁貸,要擔起跨部會的整合
跟協調,以及後續的執行、管理與考核。
在說明完國發會的新任務,也就是發展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並協助台灣產業在國際間扮演
關鍵性角色後,龔明鑫也分享了看到台灣的機會所在。
台灣在國際發力的5大機會
自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到新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以來,全球的經濟板塊
發生了變動,產業分工也出現了結構性的改變,龔明鑫點出了台灣的5項發展機會:
一、產業4.0、工業4.0
「產業4.0、工業4.0,或是零接觸經濟,從工廠的智慧化、遠端控制生產製造的流程,或
是遠端辦公等,人員減少接觸的趨勢比過去更為明顯,當然也帶來了挑戰跟商機,但跟過
去我們投資的工業4.0或是遠端的發展是互相呼應的。」龔明鑫說。
二、國際分工型態的改變
武漢肺炎的影響,讓製造業的斷鏈風險過大,長鏈的模式受到挑戰。過去哪裡便宜哪裡去
,「少樣多量」的模式也會有所轉變,轉向以品質,或產品的高低階來區分產地。
「過去台商的確在中國大力投資,台灣反而是備援角色,但新的局勢有點反過來了,高階
的生產製造、牽涉到資安問題的產業,開始陸續移回台灣。」龔明鑫說,從高階的伺服器
、高階筆電,甚至到自行車都有回台製造的現象。
三、找尋關鍵零組件創新力量
過去產品製造切得很細,一個產品可能切十段製造,但現在可能只切三段,各國要怎麼搶
食訂單?
過去成本優勢能夠吸引大量供應鏈落地,但這項優勢未來吸引力只會越來越弱。現在,該
追求怎麼擁有別人無法取代的關鍵技術,誰擁有關鍵零組件的創新力量,就能扮演關鍵的
角色。
四、國家的角色將被強化
過去政府的角色仍相當尊重市場機制,但武漢肺炎以來,不論是口罩國家隊、金融國家隊
,只要目標與方向明確,國家、政府可以適時的扮演中間整合和溝通的角色,力道將會更
即時、更強大。
五、中美競爭將持續
只要中美間的競爭持續,國際產業鏈、分工的情況就會持續有動態性的發展,其中對某些
企業也許是挑戰,但絕對有新變局產生的機會,也是台灣不能錯過的良機。
龔明鑫小檔案
學歷:輔仁大學統計學系畢業、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
博士
年齡:56歲
經歷: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諮詢委員、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經濟部政務次長、行政院政務委員
4.附註、心得、想法︰
老話一句,我是不信什麼產業政策拉,看看就好
不過政府真的該強力介入經濟發展了,我不是說從產業去介入
要從稅收、支出去介入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