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五二○後兩岸關係深水區:暗潮洶湧還是

作者: vikk33 (陳V)   2020-05-15 09:34:33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五二○後兩岸關係深水區:暗潮洶湧還是驚濤駭浪?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05/12/051201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voicetank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中國近日狀況傳遞出的混亂與複雜
隨著中國疫情似有趨緩趨勢,中國在台灣周遭的軍事挑釁日益猖狂。除了一月二十三日武
漢封城當天中國派遣軍機騷擾台灣外,二月九日、二月十日、三月十六日、三月十七日、
四月十日、四月十二日、五月八日分別有中國軍機、軍艦等持續騷擾台灣週邊的空域與海
域。與過去兩年每月一次,以少量軍機為主的作為不同,中國在武漢肺炎期間的軍事擾台
,要嘛就是多種軍機與多架次,或是以航母戰鬥群的大編隊演習,其戰鬥能量與政治恫嚇
意涵不言可喻。
而隨著台灣防疫普受國際稱道,中國外交官對台灣的國際咒罵更是加速升級。台灣什麼都
沒說,只因為國際稱讚台灣的防疫成果,並願意與台灣交談以學習台灣經驗,中國就指控
台灣在「以疫謀獨」,並指使世衛祕書長譚德賽在四月八日指控台灣在對其搞種族主義批
評,與誣指台灣官方對其有人身安全威脅的動作。
除了軍事騷擾升級與外交咒罵升溫外,中國官方媒體與官方微信也釋出殺氣騰騰的武力併
台訊息。首先是四月十一日,一向是鷹派的《環球時報》在其社論〈世界進入多事之秋,
台當局悠著點!〉,警告台灣「自以為是地鋌而走險一定會招致沈痛的代價。勿謂言之不
預」。由於中國在1962、1969、1979三次發動對外戰爭前,都有社評說出「勿謂言之不預
」,因此外界普遍將其與中國可能會對台發動軍事行動聯想起來。
此外在四月十五日,中國國台辦旗下中國台灣網發出一篇〈解放軍專家權威解讀『武統』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的文章。而共軍東部戰區陸軍微信公眾號,在同一天也發出一篇「丟
掉幻想,準備打仗」文章,宣稱充分做好戰前準備是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關鍵。由於此時太
平洋美軍的羅斯福號航母因武漢肺炎疫情而被迫在關島隔離,因此外界懷疑中共是否認為
美軍此時勢弱予其可趁之機,因而會有這麼多軍事動作。
但不料過了十天,先是看到中國前外交官袁南生於四月二十八日在「美國華人」訪問中警
告不能誤判美國已經衰落,「要防止對美誤判,誤認為美國已衰落。要看到美國同自身相
比仍在發展,並沒有衰落」。接著是鷹派學者閻學通接受財新網訪問,提到「美國海軍在
台海和南海的活動頻率是加大,而不是縮小。美國不願為全球抗疫投入資源,並不意味美
國在支持台灣的問題上不願投入資源」,以及「目前在南海和台海地區,都不會發生故意
的擦槍走火,因為美國、中國大陸、台灣地區三方對軍事行動的控制都非常嚴格。」
接著是寫《超限戰》一書的作者,解放軍現役大校鷹派的喬良,於五月四日《中美印象》
的訪問中提到「臺灣問題並非我復興大業的全部內容,甚至連主要內容都談不上。因為復
興大業的主要內涵是十四億人的幸福生活,收回臺灣就可以滿足這一大目標?因此,對中
國人來說,沒有比實現民族復興更大的事業!一切都必須給這一大業讓路,包括臺灣問題
的解決」。
與此同時,網路上還有傳一篇據稱是另一位強硬派退役大校的戴旭提到〈對美國四個想不
到和十點認識〉,也呼籲中國不要對美攖其鋒,而日前中共黨報《學習時報》也刊出鄧濤
一篇「清朝是如何統一台灣的」長文,強調清朝「武統台灣」是「招撫為先」,「主撫不
言武」等。
戴旭文章的真實性待考,而袁南山一向是中國外交界持溫和觀點者,但喬良、閻學通的鷹
派色彩鮮明,與上層也有一定關係。至於身為中共黨媒的《學習時報》的官方色彩更強。
因此這些言論與中國軍方及外交界對台喊打喊殺的立場相左之現象,引發了各種討論。
中方學者對美方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帶來戰略契機」
在四月底開始出現對武統論大量降溫的言論前,中國在東亞區域的軍事活動非常頻繁。不
僅前述的台海,包括東海、南海等區域,中國也與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
等紛紛出現衝撞行為。甚至還在關島附近海域以雷達鎖定美機。挑釁行動不只針對台灣,
是針對整個區域。
剛好此時美軍也開始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從二月中在日、韓等蔓延的武漢肺炎疫情已
經讓美國關閉當地的軍事基地,三月底羅斯福號航母確診後,太平洋艦隊的西太平洋存在
任務立即受到重挫,在四月一整個月,美軍在南海只有一個兩棲戰鬥艦的戰鬥群,與航母
群相比,軍力明顯少很多。
在此同時,據傳中方學者在與美方智庫會議上,提到疫情對美軍的影響給了中國戰略機會
,因此必須積極掌握。而美軍為了不讓中國以為美軍已經勢衰,因此較以往更快速回應中
國的軍事作為。有人計算在台灣周邊海空域,美軍展開存在任務(presence operation)
的次數極多,在四月幾乎是兩天一次。有網友就以「阿公巡田水」來形容美機飛越台海空
域的頻繁狀況。
有趣的是,武統台灣論開始降溫說法的時間點,剛好也是美軍雷根號航母完成入港大修重
新出港,尼米茲號航母進駐太平洋,林肯號航母也準備進入太平洋的時刻。美國現役有六
艘運作中的航母(五艘正在訓練或廠修),三艘就在西太平洋接近第一島鏈處活動。不禁
讓人懷疑,中方是否因為發現美軍航母大軍壓境不願攖其鋒,開始對武統論或是武鬥論降
溫呢?
美中關係、國民黨發展,都與中國期待背道而馳
今年一月十一日選舉結果是中國最不願意看到的狀況,而之後的發展更是遠出中國意料之
外。中國預期蔡英文會連任,但沒想到她的票數會有如此成長。中國原先預期民進黨可能
會失去國會第一大黨,或起碼失去國會多數。但遑論民進黨不僅維持第一大黨,還維持國
會過半。國民黨只成長數席,就算加上民眾黨的席次,也無法對民進黨產生制約作用。美
台合作已經十分明顯,但選後國民黨的路線調整與人事更迭,出現了遠中向美的方向,也
少提九二共識(雖然沒有直接否定習近平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掛鉤的主張)。這些發展
中國看在眼裡,不再重視國民黨對於反獨促統的工具性價值。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當天
,習近平並沒有對國民黨發賀電,根據中方學者在二軌對話中表示,這是有意義的。
更糟糕的是,習近平在武漢肺炎初出現時,心力完全放在與美方簽第一階段經濟協議上,
等一月十五日完成簽署後,才真正下手處理武漢肺炎相關議題。但此時已經太慢,武肺已
經蔓延開來。中方一開始的作為是想確保美中第一階段經濟協議可能帶來的美中貿易戰休
兵利多,因此重點在於告訴世界武肺不是問題,疫情是可防可控,希望可以吸引各國投資
,逆轉在貿易戰期間歐美各國對中國有遲疑的經濟態度。但疫情實在上升太快,習近平的
重點就從強調疫情可防可控後退到強力控制疫情以早日回復經濟活動。春節假期後可以快
速復工復產是習的中心期待。只是這也超過習近平的控制範圍。
當疫情從二月中散佈到日、韓、義大利等其他地區,之後整個歐洲與美國陷入全面疫崩的
狀態時,中國正從疫情的高峰下降(不管其數字否反映真實狀況)。但中國開始利用疫情
高峰的時間差,意圖透過防疫物資外交與大外宣,宣稱中國是武肺疫情的問題解決者,而
其「舉國體制」更是具備相對於民主國家來說,有強大的制度優勢。一方面出一口從一月
至今被壓著打的怨氣,同時反向強調中國是具備體制優勢,不僅不需要走向民主,還是其
他國家可以學習的對象。
但是這個做法反而引發美日歐等國的憤怒,因為中國始終不願面對隱匿疫情造成對外散布
的事實,更對引發其他國家數萬人命喪生的發展毫無歉疚之意,更意圖竄改歷史事實,反
向指控美日義法等國是病毒來源。中國利用防疫物資搞大外宣與大賺錢的作為,也引發美
歐國家的不滿。
因此後疫情時代中國不僅與美國矛盾更大,與不少歐洲國家的矛盾也在加深。不僅原先有
意讓華為參與英國5G的決定可能因此逆轉,歐盟新任領導班子可能的友中空間也因疫情問
題而被限縮。七大工業國中最親中的義大利現在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後疫情時代的中國,
反而與美歐等主要國家的矛盾變大,衝突升高。
台灣在疫情中的國際崛起,讓中國措手不及
讓中國更無法接受的,是台灣防疫成就斐然,在疫情中國際聲望達到頂峰。這是中國完全
沒意料到的國際崛起。中國宣稱台灣是其叛亂一省,但疫情之後台灣與中國的矛盾變成是
制度不同所引發的矛盾,或是中國見不得台灣好而要奪取台灣。台灣與台灣人民被認為是
能力卓越,擁有良善治理的好國好民,願意與其他國家分享經驗,但中國卻從中作梗,強
硬要求其他國家服從北京的意旨。
過去是台灣期待其他國家不要被北京所惑,而犧牲與台灣的關係。現在則是北京要求其他
國家不准與台灣互動,否則就等著被懲罰,主從關係倒反。而當中國國力強大又有經濟撐
腰,其他國家可能敢怒不敢言「順中」到底,但當中國國力不再如過去強大,經濟力量也
出現下墜後,還傷害其他國家的生命財產後,要再用同樣的方式要其他國家就範,就會有
難度了。
先看看中國軍事動作是否開始降溫,才是真正指標
這些發展使得五二○後中國對台政策會處於客觀條件上更不利的狀態。似乎不論在台灣內
政、美中台關係、台灣的國際存在感、中國的國力等議題,戰略天平開始不再向中方傾斜
。既然全部沒招,武統論的聲浪就甚囂塵上。但武統論高漲可能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習的
政敵一方面以此凸顯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失敗,二方面創造武統與執政正當性的連結,意圖
迫使習近平做出雙輸的選擇。
坊間有種理解,認為習近平可能因內政治理失敗之故,透過對台的冒進來轉移注意力。但
是上述理由的發動者卻是相反,意即武統論發動者是來自習的政敵,以此削弱習的統治正
當性。同樣都是治理失敗而起,但前者是統治者自己發動,後者是統治者政敵發動以迫使
統治者本身遇到難題,降低其正當性。
因此晚近出現要對武統論降溫的聲浪,有可能是習近平政敵發動,要讓重點聚焦在習近平
的內政管理與經濟問題,不被對外作為帶走風向。也有可能是習主動,透過降溫以反制對
手準備挖陷阱。這正由於邏輯高度類似,因此很難判別是誰發動,但可以確定的,應該是
習近平的統治威信正在快速喪失,共黨菁英的分歧在擴大,甚至逐步表面化。
但是之後是否會出現軍力威嚇的降低,還是要看中方的具體作為,即是否出現軍事擾台作
業的降溫。一方面我們看到五月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是由運輸機所為,不是戰鬥機。但又
發現共軍八月演習似乎針對台灣擁有的東沙島。因為南海爭議島礁中,只有東沙島的爭論
是存在於兩岸之間,與南沙牽涉六國的狀態差很大。理論上來說,共軍攻擊東沙是不會引
發菲、馬、印尼、越南、汶萊等國的抗議,且東沙離台灣頗近,讓民眾更有感。
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但非驚濤駭浪,而是暗潮洶湧
在疫情中展開的五二○,相較於四年前,兩岸關係的國內外因素都出現顯著變化。美國對
中強硬對台友善,美中成為結構性競爭者,中國經濟的誘因大幅下降,台商對國內的政治
影響態勢也在下降。台灣認同不再被懷疑,連九二共識被習近平改變意涵後,也失去了任
何作用。如果還以過去的經驗看待兩岸關係,以為中方居絕對主導權,台灣就是個只能忍
氣吞聲的小媳婦,就會出現蘇起所言,擔憂中國會以懲罰性軍事行動對付台灣的看法。
但中國對外軍事行動多是內部矛盾的結果,不是針對外部作為的反應。希望透過台灣迎合
中國主張以降低北京對台軍事作為的誘因,沒有看到問題。相反的,這樣的作為反而導致
北京認為施壓有用,會進一步對台灣提出要求,直到台灣無法招架而帶來新的軍事衝突為
止。這完全是飲鴆止渴的建議。
台灣必須讓中國知道其軍事行動與外交封鎖會有代價,當代價高過利得後,中方自然不會
傾向用這種方法。只有在堅強的國防、外交、經濟與內政的安全網的組織下,對中做為才
會有堅實的基礎,也才能讓共黨認真思考與台灣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其他以為可以透過台
灣對中國的單方面作為來處理兩岸關係,最後都會像沙灘上的城堡,潮汐一來就消失不見

此外,我們要注意當中國因疫情而提早進入經濟低成長,甚至低度萎縮的情形後,加上菁
英內部分歧逐漸擴大,其對於共黨領導的影響與對外決策的衝擊。不管喬良是挺習將軍還
是反習軍人,他及鄧濤都在申述武統論的時機,換句話說,不僅沒放棄,還討論其具體意
涵。
喬良將武統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區別,鄧濤則認為武統是文統奏效之後的關鍵一擊
。這也反映出中國對台灣無招但又不願自我面對問題後,其統台政策的必然結論。如果這
個發展成真,基本上就是將兩岸關係回到1979之前的狀況。但這種狀態又有別於一般意義
的高強度戰爭,「冷對抗」更是較可能。
無可諱言,兩岸關係確實在深水區中,但隨著中國內外狀況與印太情勢的變化,這個深水
區比較不是驚濤駭浪,也不會地動山搖(因為中國一這麼做,自己有可能會地裂山崩),
更像是在暗潮洶湧中摸索前行,但不小心還是可能會滅頂。
作者為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
4.附註、心得、想法︰
其實
中國就是民族主義巨嬰國
只能依再依靠戰狼穩定情緒
否則
毒癮發作就隨時自爆
依自爆
多少人要崩潰
連台灣都不知有多少
作者: goetze (異教神)   2020-05-15 09:37:00
這種把敵人還當老土共~把網路當現實的說要台獨..哀識的不明~識己不清~也是一種悲哀
作者: cooldogy1973 (傑克)   2020-05-15 09:45:00
好文必推樓下中共同路人和五毛會噓你樓上五毛?三句不離台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