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深情繾綣,聽習近平這些溫暖話語

作者: B0858B   2020-01-26 14:18:47
1.新聞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2020-01/24/c_1125498592.htm
2.新聞來源︰新華
3.新聞內容︰
每逢新春佳節,習近平總書記都會走到群眾之中,送去關懷和祝福。好言一句三冬暖,總
書記飽含深情的話如同拂面春風,溫暖了人民群眾的心。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
欄目「講習所」今天與您一起,重溫這些溫暖話語。
「祝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安心、順心、開心!」
「祝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裡心想事成,安心、順心、開心!」2020年1月20日,在雲南昆
明視察完博覽會年貨街後,在展廳外廣場上,習近平滿面笑容地向大家拜年。
安心、順心、開心,道出了習近平至深至切的愛民之情。
雲南考察期間,習近平走進村民家裡,細看居住環境,詳詢脫貧情況,與群眾話家常、問
冷暖。視察博覽會年貨街時,習近平仔細詢問春節前年貨市場供應及國內外商品展銷情況
,叮囑有關部門確保節日期間市場供應充裕,質量安全可靠,讓群眾過一個安定祥和的春
節……
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時刻牽掛著百姓冷暖,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
所困,對人民群眾的身邊事特別重視。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只要我們黨始終守初心、順民心,百姓「心想事成」就一定能實現

「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作為北京老城重要歷史片區,前門東區既具有傳統街巷的特殊肌理,也蘊藏著千年古都的
深厚文化底蘊。
「老北京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
鄉愁。」2019年2月初,在前門東區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時,習近平再用鄉愁描述胡同
的歷史文化韻味。
當代中國正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在多個重要場合,習近平
都強調要讓人們記得住歷史、記得住鄉愁,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妥善處理好
保護和發展的關係。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蹟、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
鄉愁,是一種文化延亙,一種歷史傳承,也是一種精神依托。
一句「讓城市留住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安定了無數漂泊的心靈,引發無數城市人的
共鳴。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
2018年2月,習近平踏上春寒料峭的巴蜀大地,看望慰問各族幹部群眾。
在成都市戰旗村考察時,習近平每到一處,都駐足同群眾交流,他說:「我是人民的勤務
員,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宗旨。」
「人民的勤務員」,一直是習近平的一個自稱。這不僅是一種自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
任。對於這位「人民的勤務員」來說,為人民服務是職責,讓人民滿意是最大的政績。這
份一切為了人民的責任和擔當,正源自於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這位「勤務員」的工作做得怎麼樣?人民群眾的熱情和笑容就是最好的回答。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
目標」
四九嚴寒,張北草原銀裝素裹、霜天寥廓。 2017年1月底,習近平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
踏著皚皚白雪進入張北縣小二台鎮德勝村。
習近平來到困難群眾家中,察看住房、生活設施、年貨準備情況,細算收入支出賬,詢問
扶貧措施落實得怎麼樣……問冷暖、察民情、聽心聲,這是總書記對萬千困難群眾始終不
變的惦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矢志不渝的奮鬥
目標。」在同村幹部和村民代表座談時,習近平的話語深情而堅定。一個「矢志不渝」,
道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
2016年2月初,習近平來到江西,看望慰問廣大干部群眾和駐贛部隊。
神山村地處井岡山深處,是「十二五」期間省定貧困村。雨雪連綿的寒冬,山路濕滑難行
,習近平一路輾轉,來到這裡。
面對熱情的鄉親們,習近平話語鏗鏘:「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將繼續大力
支持老區發展,讓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
個貧困群眾。」
這是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承諾、為民情懷和執政信念。真摯熱情的話語,溫暖了在場
每個人的心。
「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掛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
2015年2月中旬,習近平到陝西看望慰問群眾,特意找來當年陝甘寧革命老區所屬範圍的
市縣領導人,一起開了陝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了解情況,明確思路,推進工作

座談會上,習近平說:「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掛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經常講這
個問題,目的就是推動各方面加緊工作。」這個問題就是老區的發展和扶貧開發、老區農
村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問題。
習近平工作過的很多地方都是老區,對老區的感情很深厚。正是這份飲水思源之情,讓他
對老區的貧困狀況常懷憂思。
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
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習近平思慮長遠,層層部署: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加快
社會事業發展,加大產業培育扶持力度……真正把老區發展和老區人民生活改善時刻放在
心上、抓在手上。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
2014年1月底,正是隆冬時節。習近平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來到興安盟阿爾山市

在伊爾施鎮,看到一些群眾生活還有困難,習近平叮囑當地干部要加快棚戶區改造,做好
慰問困難群眾工作。他強調,我們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
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
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
這種意識,發自於「視民之不安,如疾痛在乃身」的憂民、愛民、惠民之心,發自於至真
至誠的人民情懷,發自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意志和決心。
4.附註、心得、想法︰每逢新春佳節,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都會走到群眾之中,送去關懷和
祝福。總書記飽含深情的話如同拂面春風,溫暖了中國人民群眾的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