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作者: vikk33 (陳V)   2019-12-21 16:08:07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打油詩人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RdoZRn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fb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蠻久以前,當韓國瑜裝庶民一開始露餡的時候,我們聽到的辯解是這樣的:「庶民是一種
心態」。
今天,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葉毓蘭把蔣經國稱為庶民總統,引起很多人的嘲笑:蔣經
國耶,蔣介石的兒子耶,父死子繼成為總統的人耶,怎麼看都是一出生就注定不是庶民了
吧?結果妳葉毓蘭說他是庶民?
對這個問題,韓粉的答案應該也還是一樣的。而且他們是認真的。
其實葉毓蘭用了蔣經國的例子,反而更有助於我們理解「庶民作為一種心態」的本質。蔣
經國並不是在韓粉的口中才變成庶民總統的——長期以來,他在黨國論述中就以「平民化
」的生活作風為人稱道,尤其是外出巡視時與民眾親切互動的形象,更讓許多老一輩的支
持者難以忘懷。
更重要的是,這些論述時常提及蔣經國的「民間友人」。對於出生在後蔣時代的人來說,
這個字眼聽起來難免覺得彆扭,需要特別強調一個人有民間友人,就表示這個人並非來自
民間。不來自民間,那還能來自哪裡?當然是來自帝王家、來自「朝堂」。
在李登輝之後,台灣社會的政治生活基本上慢慢走出了「朝堂vs民間」的二元論。李登輝
自己就是平民出身,而且總統生涯的後期是民選總統。台灣民主化了,「朝堂」在政治體
制的意義上消失,而對成長在民主化時代的人而言,朝堂的文化意義甚至不曾存在過。
但是對葉毓蘭的世代來說,體制上的朝堂是鮮明的真實經驗,意識形態上的朝堂更未曾真
正遠離。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儼然太子監國的那年葉毓蘭14歲;蔣介石死了、經過副總
統嚴家淦繼任的過渡期、蔣經國父死子繼的那年葉毓蘭才20歲。她成年以前的政治經驗,
就是朝堂與民間二分的經驗:帝王家是帝王家,黎民百姓是黎民百姓,出身決定一切。
弔詭的是,直到今天還在流傳的「平民化的總統」傳說,就是在這種二元架構之下生成的
,而且它只有在這種架構下才能出現。所謂的「平民總統蔣經國」,從來就不是出身於平
民之間的總統,而是「雖然出身皇親貴胄、就算即位繼承大統,卻還是猥自枉屈來跟平民
交朋友」的總統。
而內化了這一套二元架構的人,也從來不曾真的想要一個出身草根的總統。他們要的是一
個貴族、君上,但是這個君上願意輕車簡從跟他們一起吃路邊攤。
這樣他們就覺得好榮幸好有面子好開心。
對於習慣等級秩序的人來說,在上位者施恩的目光裡尋找自己的尊嚴,比自己去爭取它容
易得多。
唯有「不是民」的人才能「親民」,這是黨國論述中所謂平民或庶民想像的核心。
蔣經國吃路邊攤,「葉毓蘭們」眼睛冒星星。
「哦哦哦哦哦蔣總統也吃路邊攤耶!」
那想像一下一個真正庶民出身的總統吃路邊攤,你覺得葉毓蘭們眼睛會冒星星嗎?
不會。更有甚者,如果是敵對陣營的庶民總統,她們甚至可能會撇撇嘴:
「噯,果然是沒吃過好東西」。
對於思想還停留在黨國時代的人而言,庶民是一種心態,而且只能是一種心態。一個人有
庶民心態當然很好,但如果真的是庶民,那就不太OK了。
這樣,他們當然不可能在意韓國瑜的被扣各種看起來實在不太庶民的權錢問題啊。
為什麼在政治上的「朝堂」消失以後,意識形態的朝堂還是存在呢?
一個可能是,政治上的等級秩序和社會、家庭生活裡的等級秩序是一個邏輯相通的系統,
因此前者消失以後,為了世界觀的完整,許多人仍然必須任由它在意識形態層面上存續。
傳統華人社會的世界觀是由一連串的類比組成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妻,依循的是同
樣的邏輯:前者支配、照顧後者;後者服從、敬愛前者。為什麼?沒有為什麼,世界就是
這樣。更有甚者,你再追問下去,就會有人用其中一組關係解釋另一組關係。
為什麼臣民要服從君主?因為你看,君主就像父親,臣民就像子女啊~
為什麼子女要服從父親?因為你看,父親就像君主,子女就像臣民啊~
這當然是無效的解釋,同義反覆,套套邏輯。但是這是很多人一直到今天都在踐行的生活
哲學、是他們的世界觀、更重要地,是他們維繫自己日常生活裡小小的社會秩序的一套道
理。尤其是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在那個小小的社會秩序裡是握有權力、可以光靠輩分、年
齡或性別就獲得尊敬的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如果他們不想打破這個詮釋的循環,想要繼續同義反覆地正當
化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施行的家父長式支配,那麼,那個意識型態的朝堂就必須維持
下去。
這樣想吧,你身邊會覺得蔣經國很親民的人,是不是剛好也就是會覺得「我是你長輩你就
是要聽我的」的人?
就像韓粉嘛,前一段時間黃捷和韓粉起了衝突,黃捷揚言要告韓粉,這時候杏仁哥是怎麼
罵黃捷的?
「他們都是妳的長輩耶!妳怎麼可以告他們!」
4.附註、心得、想法︰
不懂下跪
就不是中國人了
把這票送回去
回到黃河岸邊的鹽鹼地
或是烽火三月的邊關
仰望皇恩浩蕩
且不快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