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Ming-sho Ho

作者: vikk33 (陳V)   2019-07-31 11:34:54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Ming-sho Ho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facebook.com/mingshoho/posts/10219311324204170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fb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認同研究]
為什麼離開了台灣,才越覺得自己是台灣人?
在離開波士頓前兩個月,我訪談近三十位年輕的台灣人,關於他們旅居、移居國外的想法
與經驗。
先講結論:在年輕世代,你大概不會遇到自稱是Chinese的台灣人,但是變得主流化的台
灣人認同,並不意味著支持台獨等特定的政治立場。
明報的文章有paywall,我將原先的初稿附貼如下:
在晚近的反送中運動,移居國外的香港人積極串連,在6月9日總計有12國29城發起了同步
聲援活動。2014年的雨傘運動聲勢浩大,但是卻沒有出現類似規模的行動,相對地,同一
年的台灣太陽花運動,則是在3月30日出現了17國49城的全球接力聲援。與香港相比,台
灣的移民人數較多,長期戒嚴統治帶來了較為沈重的政治打壓,也因此旅居海外的台灣人
早在六○、七○年代就組織了各地的聯誼性質的同鄉會,與從事政治倡議的台獨組織。
移民是重大的生命歷程轉折,在陌生的環境展開人生的新頁本來就要面臨各式各樣挑戰,
因此,移民成立互助團體,甚至演變成為自成一格的族裔社區與經濟,本來就是常見的現
象。然而,比較特別的是有些移民團體仍是心繫原生地,他們不只是試圖保持原先的生活
方式與文化,更積極關心母國的政治局勢,從事各種倡議取向的社會運動。研究民族主義
的大師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創造了「遠距民族主義」(long-distance
nationalism),來描述這一類的由海外移民發起的政治活動。在過往歷史,美國的愛爾蘭
人、南非的印度人、散居日本、美國、歐洲的台灣人都發起了這種遠距民族主義的活動。
老移民、新移民
戰後台灣的移民形態很多元,有些甚至不是出自於自願,或者根本不自認為台灣人。二二
八事件之後,有些人為了逃避國民黨的追捕,被迫移居沖繩或其他地方。有些逃離共產革
命的外省人跟隨國民政府來到台灣,原本沒有久居的打算,也不相信這個風雨飄搖政權能
持續下去,因此很快就將全家搬離台灣。相對於這些較少見的案例,台灣人開始以較有規
模的方式移民海外始自於六○年代,尤其是前往美國的留學生。在當時冷戰東西方陣營對
峙的結構下,台灣人容易在美國求學與就業,再加上台灣的政治前途不明,工業化仍處於
起步階段,因此,很多年輕人就持著單程機票走上離鄉背井的道路。
早期留學生通常有這樣共同的經驗,他們得提防國民黨佈建海外的職業學生,因為某些言
論或活動,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被列入黑名單,許多人甚至在父母過世時,無法返鄉奔喪
。也由於呼吸到自由的空氣,他們獲得了政治啟蒙,看破了國民黨的「反攻大陸」神話,
更加強化自己的台灣人認同。有些人特意在家不講中文,他們下一代的台語與英語是一樣
流利。儘管台灣早舊已經歷了本土化與民主化,有些老移民堅持不與台灣政府的駐外單位
合作辦活動,因為他們仍記得過往的迫害經驗。
八○年代以後出生的千禧世代成長環境不同,在移民之前,他們所認識到的國民黨已經不
再是具威權鎮壓性格,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也不再是外來政權的象徵。然而,也由於長
期的「國語政策」,年輕的移民即使懷抱強烈的本土認同,他們的台語通常不太流利。世
代儘管有差異,卻有個共同的移民經驗,越是離開台灣,才越是重視自己的台灣人身份,
更會積極強調自己不是中國人。
在離開台灣之前,日常生活的情境鮮少有機會促成自身認同的討論或反思,因為台灣人的
身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不少台灣人厭惡藍綠惡鬥,這些人傾向認為討論台灣的主體性
或主權就是涉及統獨,是政治議題。但是一旦跨出國門,面對各種關於簽證、移民審查、
入學、保險等規定,即使再怎麼不關心政治的台灣人,也肯定會在國籍欄位填上「台灣」
;「中華民國」通常是不存在的選項,如果動手填入,反而自找麻煩,還要花費一番工夫
來解釋。
國際社會的運作機制原先就是預設「一邊一國」,沒有清楚認同的台灣人必得很快熟悉這
套遊戲規則。此外,儘管台灣已經有不少的陸配、陸生、陸客,但是台灣人到了海外,才
有更多的近身接觸機會,他們才更加意識到原來自己與他們有所不同。一個常被提到的經
驗即是,當海外台灣留學生不經意地提到「你們中國」、「我們台灣」,原先與中國同學
建立的友誼就瀕臨破碎。有些台灣留學生更曾面對不友善、甚至具有攻擊性的言論。有些
中國學生反而是基於善意,他們自發認為台灣人就是中國人,將台灣人當成自己的同胞。
無論是具有敵意的挑釁,亦或是軟性的「吃豆腐」,遇到這樣的不愉快,大部分的台灣留
學生通常是選擇了保持距離、避免深談的因應策略。
「讓世界看見台灣」
年長一代的台灣移民面臨的國民黨政權的打壓,他們長期投入海外民主運動,出錢出力,
毫無怨言;然而,年輕的移民更是更深刻感受到中國政府對於台灣國際地位的打壓,因此
,「讓世界看見台灣」成為了海外台灣年輕人的共同心聲。王建民、陳偉殷等表現傑出的
運動員成為「台灣之光」,吸引了廣大的支持球迷,即是呈現了這樣渴望被承認的集體心
態。
在晚近,同性婚姻成為台灣十分受到關注的議題,支持婚姻平權呈現巨大的世代差異。二
十幾歲的台灣人有近八成是採取支持的態度,年齡越大,態度則是越趨於保守。因此,對
於海外的台灣年輕人而言,參與旅居各地的同志驕傲遊行,也儼然成為他們表達自身的認
同的重要管道。在這幾年來,美國的紐約、波士頓、舊金山、巴爾的摩等同志驕傲遊行開
始出現了台灣人組團參加。尤其是今年五月,台灣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正式成為「亞洲
第一」,這份光榮感更成為了台灣認同的重要成份之一。
此外,移民組織的運作形態也隨時間有所改變。老派的社團招募新成員或幹部,是透過「
照顧」新來移民的方式,例如提供安頓的建議、或是在感恩節準備豐盛的餐點,款待無法
家人團聚的留學生。這情充滿人情味的作法隨著個人主義價值的興起,越來越少見了,新
一代的台灣人不想繳交會費,成為正式的會員,他們彷彿認為會員身份就是一種拘束。新
興的海外台灣人社團都功能性或專業性為主,例如以電子產業或是生醫產業為主的結社。
「哲學星期五」是約十年前在台北所興起的一場演講活動,講題非常多元包括了政經時事
亦或是人文議題,主事者是一群協助聯繫、宣傳、紀錄的志工,講者通常不會收取費用。
「哲五」活動鼓勵聽眾的參與和討論,而不是講者的單向呈現,也因此在這十年來拓展了
公共思辨的空間,許多晚近台灣公民運動的參與者也是在哲五的場合受到思想的啟蒙。哲
五不只是在全台灣各城市遍地開花,更延伸至海外台灣人的聚集地。相對於傳統社團,哲
五活動的參與具有彈性,都是透過網路社交媒體公告,而不是打電話一一告知,就算沒有
出席也不會有心理壓力,如此反而形塑了一群對於公共議題有興趣的台灣人社群。
第二代台灣人的尋根
海外出生、具有外國國籍的第二代移民也是海外台灣人社群的重要成員,與大學畢業後才
出國的留學生相比,他們的生命軌跡有明顯差異。第二代移民,有時還包括號稱一點五代
的「小留學生」,通常沒有太深刻的台灣經驗,在上大學之前,往往是忙於學業,或是融
入主流文化,因此不太會關注自己的少數族裔背景。
在大學階段,許多第二代移民開始想要了解更多的家庭背景,有些人在選修了關於亞洲或
中國的區域研究課程,或是參加校園裏的台灣同學會。通常第二代台灣人能談的話題都是
與日常生活相關,例如美食、夜市或是周杰倫的音樂。也有些人不滿意只停留這些表面的
層次,希望能知道更多的歷史背景,因此他們會去閱讀相關的作品,例如同樣是第二代台
美人作家楊小娜(Shawna Yang Ryan)的《綠島》(Green Island),或是以取材於真實情境
的影像作品,例如動畫《幸福路上》、紀錄片《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第二代移民對於移
居國的理解遠超過台灣,如果要提升他們進一步的興趣,則是從當地的議題出發。舉例而
言,美國這幾年來也出現拆銅像的政治爭議,這是與持續延燒種族問題有關,因此,如果
從美國的晚近事件來談台灣的轉型正義與白色恐怖,也較能喚起更多的共鳴。
第二代移民的中文閱讀能力普遍不佳,很多時候,他們對於台灣的理解是侷限於主流英語
媒體的選擇性報導。因此,一旦被問到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或是其他相關時事,他們不見
得能答得出來。有鑑於此,近年來出現了一些針對第二代移民的英語媒體,例如
Ketagalan Media、New Bloom等,其報導內容特別著重於社會運動與其他進步政治的議題

更多元的台灣認同
在以往,海外的台灣人認同是具有深厚的運動性格,其人數雖然少,但卻是支撐起遠距民
族主義的重要力量。到了較年輕世代,台灣人認同不再帶有濃厚的歷史悲情,甚至不一定
是帶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我曾遇過柯文哲與郭台銘的年輕海外支持者,他們一樣宣稱具有
強烈的台灣人認同。
很顯然,隨著台灣人認同越來越主流化,其內部差異也必然隨之增加,這也反映了在政治
議題態度的分歧。儘管如此,台灣人認同還是打造出不同於「中國人」的社群,這也是為
何太陽花運動、香港反送中運動等事件特別容易凝聚海外移民的向心力,因為其彰顯了台
灣所共同面臨的外來威脅,共同的台灣人認同能夠化解、超越其他議題的差異。
4.附註、心得、想法︰
其實這就是
想像的共同體形成的一種典範阿
只有靠共產國際跟搭全球化順風車
的中華費拉偽民族
才花一萬年都搞不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