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恕我無法支持

作者: nodnarb1027 (nodnarb1027)   2019-07-07 09:13:18
1.轉錄標題︰
臉書粉專 恕我無法支持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tinyurl.com/y6e2lva5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FB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昨天貼出文章之後,就看到柯文哲要去見劉結一的消息,第一時間是抱持看好戲的心態。後來發生的「直播/錄影」的國際醜聞,完全不意外。柯營人馬公然違反中國法律,翻牆上 FB 進行盜攝直播,被中方發現後阻止,事後柯文哲把過錯全部推給柯昱安(小牛),小牛則發文說:這種事自己哪能作主?哈,真是荒唐精彩。
 
半個月前柯還在叫囂簡舒培交出私下錄音的人,昨天卻是盜攝國台辦,出包再推給下屬,真了不起。但今天我們重點不在嘲笑「柯式公開透明」,而是這套爛到根的決策,怎麼會在國際場合發生?
 
首先,柯的爛領導氣走幾乎全部的能幹幕僚,氣走之後身邊僅剩蔡璧如、無能素人、做生意的網軍、金主插進來的督導,還有「新黨」。新黨這類激進投降統派(激進投降聽起來很怪但一時找不到更貼切的詞)在柯陣營已經取得兩岸議題的主導權,所以「侯漢廷隨柯美國行」、「王炳忠示範投降三角戰略」這類難堪畫面才會不斷發生。
 
特別關心兩岸的讀者,絕對不會忘記柯文哲劉結一相見之前,劉結一在 7 月 4 日才剛宣布「已經與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新黨主席郁慕明及立委高金素梅等台灣政治人物,達成共同推動統一的共識」。在這些「投降統」輸誠的隔天,柯文哲見劉結一,徹徹底底就是被中國統戰單位吃豆腐吃到底,但柯文哲大概還樂呵呵覺得自己建立「兩岸唯一交流管道」。
 
為什麼柯文哲的世界觀會從「九二共識就是下跪投降」整個扭曲,變成被統戰的形狀?從這裡筆者就要延續前一篇貼文的內容,跟大家聊聊近 30 年台北政壇的其中一條統戰線索:新黨。
 
一、新黨形成的條件
 
戰後台灣的劇烈族群重組,在初期創造出「外省人口過半居住都市、本省人口過半居住鄉村」的狀態,並且以北高兩大直轄市為核心,尤其「臨時偏安首都台北」核心區居住的外省人,更是以菁英外省人居多,擁有強大的政治經濟權利。
 
直到 1990 年代,佔全國人口僅約一成的外省人口,在台北市仍有約莫 25% 的突出比例,而且社經地位偏高。儘管在戰後第三代以降,省籍區別已經相當淡薄,但是在 1990 年代,「中華民國」正在啟動「民主化」與「台灣化」的進程,連帶得過去享有特權地位的首都菁英外省感受到普遍焦慮。
 
李登輝時代國民黨的「主流非主流之爭」,更是激化黨內「非主流派」的急統意識形態,而非主流派權力者如郝伯村、李煥等人的公子郝龍斌、李慶華,即是少壯派「新國民黨連線」(新黨前身)的要角。
 
由於戰後居住多年產生土地感情,加上無法阻止 1990 年代政治體制的「台灣化」,多數外省人也開始改變,出現「中國人 -> 中國人也是台灣人 -> 台灣人」的認同轉向。但部分極端反對台獨,極力主張統一的外省籍政客與選民,選擇以新黨的旗幟凝聚起來。
 
二、「新黨現象」對台灣政治的衝擊
 
即使是年輕台派,對於「新黨現象」也並不會陌生,因為 1994 年趙少康參選台北市長,這場對決陳水扁、黃大洲的經典戰役,就是「新黨現象」的起點,同時也是「棄保效應」一詞的源頭。
 
「因此所謂『新黨現象』,就是指在『民主化+台灣化』的趨勢當中,感受到相對的價值剝奪感的外省人,形成一股反台灣民族主義的政治性投票行為。」
 
(此處直接引用若林正丈老師《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譯本原文。)
 
而「棄保效應」指的是國民黨本省選民眼見黃大洲無望,寧可投給同為本省人的陳水扁,棄黃保陳,做掉趙少康。
 
理解「新黨現象」對台灣族群政治的重大指標性意義之後,我們還必須注意到,所有的「中華民國要滅亡了」、「民進黨就是暴力納粹法西斯」、「軟弱的國民黨與偏激的民進黨會引發戰爭,而台灣必輸」,全部都是「新黨現象」共鳴而誕生出來的。
 
這些助長北京恐嚇的分化煽動式謠言,從 1994 年趙少康選市長就已經出現,大家一回顧這段經典的辯論會影片,就會非常清楚明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1_SA_4NRc
 
1990 年代的立法院,新黨夾在兩大黨之間,除了「大和解」時代曾經有機會跟民進黨聯手鬥爭國民黨,其餘時間幾乎只能不斷杯葛議事。新黨的政治能量有限,是事實,但新黨為首的少壯派外省政治菁英(包含國民黨、新黨、親民黨都有),也接上當時雨後春筍般的電視台設立風潮。
 
看看當年新黨金童趙少康,不僅是中廣董事長,亦是今日大型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主持人,各位讀者應該不難理解這些外省政治菁英(菁英藍)所擁有的媒體能量。正因媒體情勢如此,所以「新黨現象」的「台獨導致毀滅性戰爭」這一恐嚇論述,可說是鋪天蓋地、深入人心。
 
三、「新黨現象」與柯檳榔的誕生
 
由於過去專制體制的需求,早年國際關係研究學閥、兩岸論述話語權是被外省血統純正者壟斷,到現在仍享有重大影響力。李登輝時代蔡英文陸委會開啟的「兩國論」兩岸論述,筆者認為花了十多年歲月才堪堪抗衡。
 
同時如前述,台北市的社會結構,註定 2010 年代外省二代仍然握有大量資源。不只國關領域由菁英藍控制,同時也有大量台商遊走。20 多年前台商大舉西進,連帶也創造兩岸政治買辦的空間。最經典的事件或許是「連爺爺您回來啦!」但舉黨之力舔共者,非新黨莫屬,其所代表的是反獨菁英藍的政治意志。
 
借助民進黨力量入主台北市的柯文哲,進入市府旋即遇到官僚系統的阻力,其中自然會接觸到許多菁英藍。柯文哲在吸收台商相關政策回饋的過程中,受到長時間盤據在內的兩岸思想影響,又因為台商等菁英藍資金的牽動,將柯文哲的政治光譜嚴重牽往「投降統」,使柯成為一個姑息主義者。
 
此消彼長之下,綠營色彩的幕僚紛紛出走,投降主義的幕僚登堂入室。
 
台北市副市長鄧家基就有新黨背景,柯文哲找尋的兩岸策士也以泛藍居多,更不用說台北市兩岸小組,裏頭放入不只一位旺中高層。柯市府的兩岸動作,每年以雙城論壇為最高潮,但雙城論壇從 2016 年蔡英文當選開始,就變成中共對台統戰的重要通道。
 
正因為民進黨執政對北京造成壓力,中共便調動了雙城論壇的主角。2015 年雙城論壇由上海市長楊雄接待柯市府,2016 年率團來台者卻變成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沙海林。其中意義不言可喻。
 
四、小結
 
這篇已經超過 2000 字啦柯文哲未來的走向,筆者留待明天再談好了。今天對讀者有點抱歉,說好 10:30 刊出,卻拖了一下稿。主因是回顧新黨資料時讀得津津有味,一不小心就沒拿捏好時間,真抱歉。
 
許多柯粉至今仍堅持柯文哲的公開透明,但光是近一個月,就有「大喬蛋錄音暴怒事件」與「國台辦盜攝推託事件」,柯粉還能如此堅持阿北最透明嗎?
複雜的政治分析、龐大的歷史回顧,一般選民不能理解,實乃人之常情。但請相信筆者與眾多分析者的舉證(並請見諒有許多不能公開談論之事) 
,柯文哲本來就是個保守的歐吉桑,經過台北政壇染缸之後,已經變成最污濁的模樣了。
 
白色是最易髒的顏色,去脈絡的中立客觀非常危險,這是本專頁不斷談及的概念。最後要跟讀者們提一件事,7 月 5 日劉結一會面柯文哲,同天的旺報頭版頭,是柯文哲兩岸一家親。
 
在紅媒肆虐的台灣,受到紅媒傾力吹捧的人,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想必是北京考卷得高分的人吧。
 
(圖片引用自厭世工程師)
4.附註、心得、想法︰
...不知所云
新黨真的對台灣政壇這麼有影響力嗎= =
『複雜的政治分析、龐大的歷史回顧,一般選民不能理解,實乃人之常情。但請相信筆者與眾多分析者的舉證(並請見諒有許多不能公開談論之事)』
然後許多不能公開談論之事那他這篇是在打三小
放屁放一半?!
作者: allanbrook (翔)   2018-05-26 23:43:00
阿爾敏 都這麼熟了 你知道的
作者: reminsky (sky強)   2018-05-26 23:47:00
阿爾敏上推特熱搜榜 真的很熟
作者: msdie911545 (msdie)   2018-05-26 23:47:00
來見熟人啦
作者: watchr (30怒獅)   2018-05-26 23:51:00
熟人
作者: doraemon8709 (正方型男)   2018-05-26 23:52:00
阿爾敏真是個早熟的孩子呢
作者: LouisLEE (屏東尼大木)   2018-05-26 23:54:00
大家的熟人 阿爾敏登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