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如何面對「極權」,才是統獨背後的真議題

作者: vikk33 (陳V)   2019-05-27 11:47:01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如何面對「極權」,才是統獨背後的真議題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0Ro4Y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關鍵評論網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文:張巍鐘(臨床心理師)
有人提過「統獨是假議題」,有人表示支持,也有些人不以為然,對各種論述不妨先假設
對方是對的,再來仔細檢視自己的論點,或許我們就更能理解彼此的出發點,就更有機會
理解彼此。
單純從「統獨」來看兩岸,可能忽略許多重要的事情,若只是簡單的「國土」統獨,其實
沒什麼好壞只有取捨:大的國家或體系會讓人覺得不重要與無望,所以學習在地歷史、社
區參與,與地方自治是重要的;小國家在國際影響力有限,就要更積極與靈活的參與國際
事務,適時的在關鍵時刻靈活的扮演重要角色,更直接來說就是要會「交朋友」。就「土
地統一」而言,成為中國一部份會影響許多台灣人的歸屬感。若是獨立繼續維持「小國」
又該如何在現實與直接的國際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土地的「統獨」或許假議題。
但是,兩岸讓最多人擔心的其實不只是土地問題,而是兩者的制度差異,要了解兩者制度
的差異,或許可以回顧廿世紀的歷史。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用音樂來比喻人生,一個人的行為或一個事件或許可以用音符來代表,
當這些音符串在一起就有了「生命風格」。若把20世紀的世界發生的各種事件串在一起,
我們該如何詮釋這一百年的生命樂章?單純就政治體系來說,會有有兩種旋律,一種是民
主制度(democracy)與另一種極權制度(totalitarian)。
民主制度較少讓行政、立法,與司法權集中少數或是一個人身上,但,不論是強調國家民
族至上的法西斯和納粹主義,或是強調階級鬥爭的共產主義,都是極權主義,也都是讓少
數或是一個人擁有最高的權力。雖然中國共產黨度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中的「人
民」無疑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因為權力仍集中在一個人身上,所謂的投票不過「效忠
的宣告」而已。
當然,民主國家若沒有堅持理念,民主制度也可能演變成極權主義產生了希特勒與墨索里
尼。
如何面對「極權」,才是統獨背後的真議題
中文翻譯或許道出了極權制度的「極端」特質,極權國家似乎都有「逞凶鬥狠」的特質,
不論是對其他國家或是對自己人民,任何不同意見都是對國家的挑釁,連一個人的自主權
都可被視為威脅,當權力都給了另一個人,讓某個人有了「神」一般的權力,被絕對權力
腐蝕人心,少了智慧與慈悲就當「神」,就會成魔,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甚至視他人犧
牲為理所當然。
我們常聽的文革、蘇聯許多駭人的故事,甚至到赤柬當局「認定」兩歲失親幼童是資本階
級就當場用鐵鍬打死的歷史,許多極權歷史都足以讓受民主薰陶的「正常人」揪心害怕。
雖然對岸的經濟制度已仿造了資本主義,但其政治制度仍沒有改變,在資本經濟改革後仍
發生了天安門事件,後來的毒奶粉與過期疫苗,這國家如何看待年輕人或幼童讓人擔憂。
綜上,對很多人的思維,統獨議題討論的不是國土大小,而是我們該選哪種制度為主,讀
過極權制度危害的人應該都會想遠離極權制度,因此我們在思考統獨時,或許把國土跟制
度分開看,並思考發生的可能性,與該付出哪些代價。簡單來說,統一兩岸的國家是中華
民國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有沒有足夠國力去統一對岸?或是要求對岸要有「多黨政
治」與「開放民選領導人民選」後再討論統一?
若不可行,我們是否願意放棄我們的民主制度?若是中華民國或是台灣獨立,我們憲法是
否要重新釐清我們的國界?其他國家是否又承認我們?若是必須面對戰爭,我們的態度又
是如何?我們可以維持現狀多久?當統一與民主之間必須抉擇時,我們該如何選擇?
只想著土地上的統一,卻忽略背後的關鍵是「政治體制」
「土地的統獨」對很多人或許不是重要的議題,但有些人則有嚮往著完整的中國,只是嚮
往「土地」的統一也須留意兩岸之間的制度差異。
實際上,假如中共沒有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沒有用飛彈對著台灣,沒有恐嚇台灣,連「
體制統獨」也是假議題,然而,當郭台銘先生提到「台灣參加區域經濟合作的鑰匙就是在
北京」也顯示我們習慣的民主制度一直面臨威脅,中共不斷剝奪我們身位小國的國際空間
,試著要「鎖著」我們要通往世界的「大門」。
雖然每次選舉都有人要「救台灣」或捍衛「中華民國」,這樣的口號喊久了讓人感到麻痺
,更有許多能力不足的政治人物躲在口號下面,讓人誤以為「統獨是假議題」,但是制度
上的統獨是真實的議題,只是這議題的處理牽涉到全民共識與國力。不過,「救台灣」與
「保衛中華民國」應該都是宣告要民主制度,然而台灣民主政治仍舊不成熟,忽略不同政
黨之間是對手,但是不是敵人,在國際舞台上也敵我不分,常常反對黨只會以「反對」來
監督,執政黨就努力保持政權,常常因擔心選票缺乏長遠的目標。
或許我們無法直接影響大環境,但我們可以對於不同政策多一些瞭解,聽聽正反方的論述
,避免有人用簡單的口號蒙蔽我們,甚至要求我們所支持的政治人物認真研究各種議題。
不思考政策的結果,就是讓民主斷送在民粹下
民主最早的旋律是由古希臘開始彈起,這樂曲表達每個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人可以為自己
做決定,聖經舊約也唱著不論男或女都是由神的形象造的,我們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
等的,聖經新約中耶穌親自說出,祂看重每一位孩童。在民主制度中,我們不該輕易犧牲
或傷害他人,這樣的歌曲一直人類發展的背景音樂,一直到啟蒙運動與廢除奴役制度後才
更清楚;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發現當人可以有自主權就更願意花心力去
做,最終效率遠遠比奴隸制度好,當自由經濟發展比共產制度好時,亞當斯密的論點又再
次被證實。
幾千年的掙扎,才讓人們發展民主制度可以擁有人性的尊嚴,而20世紀也出現了極權主義
,從這經驗我們應學習到極權的恐怖,也提醒我們民主制度來之不易,我們若過度盲目期
望選出一個政治人物來解決我們所有問題,又不願意認真思考不同政策或選擇的後果,最
終民主制度也會被斷送在民粹之下。
在1989年5月,中國許多大學生開始絕食,表達對於民主的渴望,在6月3號坦克車進入廣
場,6月4日清晨廣場清空,雖然有許多死傷的照片傳出,然而宣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
的中共政權對外仍否認有人傷亡。
因為某種程度,在極權制度下人不一定會被當人看,隨著六四天安門的紀念日再次到來,
我們也可以再想想極權對人性的威脅,與民主對與我們的寶貴,但是,也不用輕易讓任何
人用政治口號綁架我們思考空間,才不會讓任何人變成下一個獨裁者。
4.附註、心得、想法︰
其實最理想
就是把所有親中統
送去對岸
活在海康威視終身監視之下
不准回國
最好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8-05-27 11:47:00
極權威權,傻傻分不清
作者: negatron ( )   2019-05-27 11:48:00
不重要,庶民要的是發大財
作者: butten986 (白色的惡魔)   2019-05-27 11:52:00
哈哈過高屏溪殺人無罪,台灣價值滿滿,蔣月惠議會閉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