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呂紹煒專欄:那些鬼打架的經濟數據詮釋

作者: ff704 (風道語)   2019-04-25 09:37:17
1.新聞網址:
https://reurl.cc/4llpv
2.新聞來源:
風傳媒
3.新聞內容︰
非常奇特,因為選舉殺紅眼,向來不念書、不看數據的政客們,突然都對經濟數據發生興趣,而且拿出來眩耀誰比誰厲害。不過,大部份說法都是拿著數據胡說─數據不假、詮釋卻是鬼打架。
經濟數據可以比較,但不可只取有利己方數字胡亂比
因為韓國瑜抨擊三任總統搞殘台灣經濟,大家紛紛跳出來幫自己辯駁。民進黨中央指馬政府8年,主要的經濟指標嚴重衰退,如經濟成長率的歷史最低點(2009年負1.57%)、實質薪資最低(2012年38,347元)、外來投資最少等,同時痛斥馬政府把台灣經濟綁在中國市場導致諸多惡果。
另外有民代把經濟數據列表彰顯蔡政府完勝馬政府,如蔡時經濟成長率2.89%、3.20%,馬是0.81%,平均實質月薪蔡時是38122元,馬是37334元,低收入戶馬時有34.2萬人,蔡時30.3萬人,出口蔡政府為3172億美元,馬是2853億美元等。而吳敦義則是從容的說他任行政院長時經濟成長率10.36%「是40年來最高」。
這些數字本身沒錯,但從數據的取樣、比較方式、到詮釋與解讀,幾乎全屬鬼打架。
例如說蔡時經濟成長率2.89%、3.20%,馬是0.81%,所以蔡勝馬;但馬執政8年,為何就挑那麼1年、而且正好是全球經濟衰退時來比呢?正常比法是看全部執政期的平均數字─這種比較馬政府的2.8%是稍高於蔡的2.4%。
至於說馬在2009年的-1.57%是歷年最差的表現,與吳敦義說自己院長任內創造10.63%、40年來最佳表現的說法相同,都是單拿一年看、又不去了解數據背後的因素、斷章取義得到的結果。有點常識者都知道,2008年發生號稱百年僅見的全球金融海嘯,沖垮全球與各國經濟;至於隔年的10.63%則是經濟跌到谷底後的一個大V型反轉。說馬任內有-1.57%的衰退是多麼不堪與無能,就與說出現10.63%成長率顯示吳院長多英明睿智一樣,都屬可笑荒謬、誤解數據。
累積成長型數據不宜比總量
此外,談經濟數據也必須注意一點:許多數據是累積成長型,要比那年表現佳,不能隨便拿總數比,而是拿成長率比較。因此,說蔡政府時全年出口3172億美元,勝過馬時的2853億美元,是不合格的比法。如果可以如此比較,綠營大可宣稱蔡政府的經濟表現甚至優於蔣經國時代,因為出口3172億美元,遠超過蔣經國後期的600多億美元,沒人厚顏到如此比較吧?至於實質月薪蔡比馬時代高,也可從數據累積觀點看,而且去年的實質月薪38235元還是不如2001年的38398元,實質薪資倒退N年如舊,沒啥好說嘴,今年才可能突破20年困境。
除了解經濟數據正確的比較方式與基準點外,要更深入且正確詮釋,更需要對數據背後事實有了解,否則很可能作出錯誤結論。貨幣學派大師傅利曼曾說過個例子:表面數據看,對美國的肺結核病患而言,亞利桑那州是最不該去的地方,因為該州死於肺結核的比率是全美最高。但正確醫學事實則是:該州因氣候乾燥有利肺結核病患療養,許多患者依醫生囑咐移往該州,因此其患者比率與死於肺結核的比率都較其它州高。這就是只看表面數據與深入了解背後事實後,同一個數據會得到截然相反結論的案例。
扁馬蔡3朝經濟大環境,蔡命最佳馬最倒楣
台灣是以出口為主的中小型經濟體,出口占GDP比重6成,因此受全球經濟影響鉅大。從這個觀點來看,扁馬蔡三朝,馬朝最倒楣,上任初碰上金融海嘯,接著是歐債危機,卸任前又碰上一次全球經濟放緩;扁朝次之,上任初碰到網路泡沫,接著是九一一事件衝擊,國內又有本土金融風暴後的金融問題待處理。
倒是蔡政府最好命,上任時全球經濟已從谷底復甦,而且各大主要經濟體同時走強,出現號稱全球10年來最強勁的經濟成長─她2016年520上任,7月出口轉正成長,在此之前已連續17個月衰退,大概很難把出口由負轉正歸功蔡政府吧。即使今年經濟成長會比去年低,但仍算是處於高原期。經濟學人雜誌早在2016年初就已預告全球經濟走強,而且要那些「民粹型」領導人不必把功勞往身上攬,因為「無功可居」。雖然此說主要劍指川普等歐美民粹領導人,但同樣適用台灣。
當然,最可笑又對經濟毫無了解的是,民進黨中央痛斥馬政府「把台灣經濟綁在中國市場」那段話。
出口對中國依賴度飆升是在扁任內:24%到41%
出口是台灣的經濟命脈,而台灣出口中國的比重占全部出口的4成左右,一般以台灣出口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名之。綠營認為對中國出口依賴度過高,讓北京很容易就能影響台灣經濟,因此蔡政府上台就推動「新南向政策」,為的就是把出口與投資都從中國移到其它國家(東協、印度)。
不過,綠營卻未來不細查、不檢討台灣出口是何時變成高度依賴中國。事實上扁上台時的2000年,台灣出口中國(包含香港)的比例大概在24%左右,之後一路飆升,扁首任期結束前的2004年就到38%,卸任前的2007年到40.68%。馬政府上台後也在40%上下浮沈,卸任前2015年降到39.44,蔡上台後在2017年又升到41%。從數據上看,「把台灣經濟綁在中國市場」這件事,扁的功勞最大,反而是馬「無尺寸之功」哩。
九合一大選中,隱約可看到經濟選民有抬頭之勢,綠營未來勢必要全球宣揚其執政的經濟表現較藍營更佳,至於真假或會不會再鬧笑話,就拭目以待了。
4.附註、心得、想法︰
魔鬼藏在細節裡..
作者: yishiuelin ( )   2019-04-25 09:38:00
會被說數字治國 哈哈哈哈哈
作者: sam7207 (三畝)   2019-04-25 09:40:00
這時候又拉大環境救援了
作者: smallkaka (人無一善以報天)   2019-04-25 09:47:00
聰明人
作者: downtoearth (東方耳號:)   2019-04-25 09:50:00
然後最糟糕的是 陳水扁時期 政策上是不支持 不鼓勵企業前往中國投資 口號雖然是從戒急用忍改成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9-04-25 09:51:00
你確定要打這個?
作者: downtoearth (東方耳號:)   2019-04-25 09:51:00
積極開放 有效管理 但是實際上就算到現在前往中國投資 的台灣企業 在政策上還是沒有系統性的管理方式加上 DPP政府 實際上 是不喜見 企業前往中國投資所以 你們如果真的想關心 台灣而不是 只是吵統獨
作者: hegemon (hegemon)   2019-04-25 09:53:00
這就是吱吱的問題,只會看數字,卻不去思考數字發生當時的狀況,台灣本來就對大環境十分敏感
作者: downtoearth (東方耳號:)   2019-04-25 09:54:00
吵選舉 回頭查一下 台灣金融系統 游資開始增加無法消化 是從甚麼時期開始 比對當時的經濟環境在我國企業大幅對外投資的時候 我國的金融系統居然 銀行 開始出現錢太多的問題再比對 歷年 外資投資台灣的數字趨勢再沒有背景知識的人 都可以看的出來現在還在吵統獨 不是笨 就是壞
作者: grana (竹)   2019-04-25 11:09:00
推這樣的分析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