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冷泉加熱變溫泉」惹議 高市觀光局長道

作者: bg00004 (絕緣體)   2019-01-08 22:20:13
「冷泉加熱變溫泉」惹議 高市觀光局長道歉了
(更新:潘恆旭向宜蘭瓏山林飯店道歉等)
高雄市觀光局長潘恆旭昨受訪時表示「冷泉加熱以後它就變溫泉了」,引起外界熱議,新
聞今凌晨被分享到PTT後,短短6小時有近7百則留言,有人冷回「韓熱講冷笑話,就變韓
冰了?」但也有人說「就一堆沒常識的北七以為溫泉都是天然熱的」。而潘昨晚就獲悉會
引起討論,還先在臉書消毒,「據說有網軍要惡搞我,他們一定不知道高雄##田寮的冷泉
就是加熱變溫泉,相傳曾經颱風天裡,某高層來泡湯的##花季冷熱泉。」今早他則重申他
的說法沒錯,而且高雄人都知道。
潘恆旭今上午在市政會議前受訪稱,冷泉加熱變溫泉是高雄人都知道的事,並舉高雄田寮
花季、宜蘭蘇澳瓏山林兩處飯店為例,結果瓏山林今發聲明,指該飯店兼有冷熱雙泉,而
非將冷泉加熱成溫泉,對此,潘恆旭今下午表示,對上午表示蘇澳瓏山林溫泉是冷泉加熱
的,他要表達歉意,但高雄田寮花季,他很確定是冷泉加熱的渡假飯店。
潘恆旭今早在市政會議前受訪表示,高雄最有名的是月世界田寮的花季冷泉,花季作為冷
熱泉飯店,終年22度的冷泉,加熱後變溫泉,這是高雄人都知道的,宜蘭蘇澳瓏山林飯店
也是同樣的邏輯跟原理,網友們可能不是高雄人所以不清楚,但仍謝謝網友幫忙創造議題
,因為只要有討論,在網路聲量都是高的。至於記者再追問他臉書貼也去過花季冷熱泉飯
店的高層是不是影射高雄前市長陳菊,他則說:「那你講的喔」
針對潘恆旭的某高層說法,民進黨高雄市議員簡煥宗表示,法院已經證實那是不實謠言,
請潘不要還在搞選舉花招。
事情起因於中天新聞台昨訪問潘恆旭時,他表示柴山龍巖冷泉是「『日據時代的高雄八景
』(之一),但是很少人知道,這個冷泉呢加熱以後,它就變溫泉了,那因為冬天的水量
比較少,它可能還需要探勘。」
但「冷泉加熱變溫泉」的說法在許多網頁引起熱議,網友們感到不可思議,相繼留言指出
「靠腰 比瘋神無雙那幾個好笑太多了ㄅ」、「白飯加滷肉汁之後,它就變滷肉飯了」、
「高雄人最愛腦殘了」、「推白飯吃進去,就變屎出來了」、「我對高雄的遠景真的很擔
憂」。但也有人相挺「就一堆沒常識的北七以為溫泉都是天然熱的」
而潘恆旭對此昨晚也在臉書發文,「據說有網軍要惡搞我,他們一定不知道高雄##田寮的
冷泉就是加熱變溫泉,相傳曾經颱風天裡,某高層來泡湯的##花季冷熱泉。」
今下午潘恆旭到漢神巨蛋參與餐會,又被媒體詢問此議題,他強調,柴山龍巖冷泉要在夏
季水量豐沛時,才會冒出冷泉,鄰近住戶加熱後具溫泉效果,「這應該是基本常識」、「
網友愈鎖定我,愈能幫高雄宣傳」、「非常樂意網友針對我的發言,找我的問題。」
位於高市田寮區的花季溫泉飯店位於大崗山北麓,鄰近月世界風景區,是北高雄少見的高
級飯店,早年大崗山地區就未發現溫泉,因此飯店也沒有強調是天然溫泉,在地人也幾乎
都知道花季的所謂溫泉就是冷泉加熱。花季飯店原本知名度不高,但在2000年時因前立委
邱毅爆料,前市長陳菊在凡那比颱風期間,前往該飯店泡湯而聲名大噪。
花季飯店飯店行銷企劃經理黃慧萍表示,飯店的泉源是22度的冷泉,飯店採用蒸氣加熱的
方式,將冷泉加熱到40度左右,再送到湯屋或客房,由房客自行調配適合的溫度。
黃慧萍指出,大崗山的冷泉早在日據時代就有,已經有多年的歷史,以蒸氣加熱的方式是
為了避免破壞泉水的泉質,但受限於溫泉法的規定,必須出水口的水溫高於30度才可以稱
為溫泉,所以飯店對外都是宣稱是冷泉加熱的「熱泉」。
至於觀光局長潘恆旭宣稱冷泉加熱就可以變溫泉的說法,業者則低調的表示,「不方便評
論局長的說法」。
而自2013年開始調查柴山冷泉的柴山會則表示,柴山冷泉屬於湧泉,湧泉地景確實有不同
樣貌,其中出泉壯闊的「龍巖冽泉」在清末時列為鳳山八景之一,關鍵水源包括山地地下
水及平原地下水,不過因平原湧泉水環境快速水泥化、阻擋雨水下滲,水源逐漸枯竭,去
年出泉時間僅兩個月,其餘時間都呈乾涸。至於日治時期運用湧泉加熱發展的「高雄溫泉
」,位處《龍巖冽泉》南方數百公尺,兩個地點不同。
柴山會認為,要發展與柴山湧泉相關產業,須先進行湧泉水環境復育,確保柴山冷泉水源
,沒有水資源環境教育的觀光開發,只會讓珍貴水資源淪為消費工具。此外溫泉產業要與
周圍社區發展結合,不是引外資把地方產業幹掉!至於冷泉加熱變溫泉,「那得選對地方
,也得保持有泉源,否則,任何天外飛來一筆的開發,都只會造成災難。」
而根據《溫泉法》訂定的溫泉標準,溫泉是指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泉溫為攝氏30度
以上,且溶解固體量、陰離子、特殊成分都有明確規範,至於泉溫小於攝氏30度且游離二
氧化碳達500mg/L以上,則稱為冷泉。
宜蘭瓏山林飯店也否認潘恆旭的比喻,並出示兩張水權狀及冷、溫泉認證打臉高雄市府。
蘇澳瓏山林飯店公關經理王柏堯指出,飯店內所使用的冷泉及溫泉兩者泉源不同、泉水質
地也不同,其中溫泉部分因鐵離子含量較高,泉水本身帶淡黃色,冷泉則像大家熟知的蘇
澳冷泉,是透明無色帶氣泡的泉水,兩者差異用肉眼就可辨別。
王柏堯指出,冷泉及溫泉的定義在《溫泉法》中都有規範,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且泉
溫為攝氏30以上,且泉質符合規範才可稱為溫泉,冷泉則指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之泉
溫小於攝氏30度,且游離二氧化碳含量需為每公升500毫克以上。王柏堯還說,飯店內提
供給旅客的冷泉、溫泉,都是從天然泉源處取水,從未有冷泉加熱的狀況,權狀中水井深
度不同、地點也不同,可證明是不同泉源。
此外,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午後也於臉書官網PO 文,咳......身為台灣唯一同時
間擁有冷泉和熱泉度假飯店,冷、溫泉因泉質礦物質含量的不同,導致泉色差異 - 溫泉
含鐵泛黃、冷泉透明無色,兩者的差異一看就知道。「飯店的在座擁天然冷、溫泉的泉源
下,我們並不需要拿冷泉加熱變溫泉的。」還以#標註「#冷泉溫泉分不清就用好飲泡湯住
房專案入住就知道」。
嘉南藥理大學溫泉中心主任張翊峰說,就法律面解釋,「溫泉」理應露出或是本身抽取出
來就是溫泉才叫溫泉。他認為潘恆旭說法也很單純,認為是溫泉成分、但有點像是人工加
工的意思。不過如果提供給消費者是溫泉,就很單純抽取出來直接使用,就可申請溫泉標
章,「如果它又再加熱,那溫泉標章一定是拿不到!」(地方中心、突發中心/高雄宜蘭
連線報導)
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全文如下:
咳...對於今日熱蒐的「冷泉加熱變溫泉」新聞,身為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冷泉與熱泉度假
飯店的我們,覺得有必要來和大家說明冷、溫泉的定義。
所謂的「溫泉」,係指泉溫30°C以上且泉質符合「溶解固體量500 mg/L以上」或「碳酸
氫根離子/硫酸根離子/氯梨子(含其他鹵族離子)任一含量250 mg/L以上」或「特殊成
分如游離二氧化碳..等含量符合標準」,方可稱之為溫泉。
所謂的「冷泉」,則指泉溫小於30°C且其游離二氧化碳含量為五百(mg/L)以上者。
上述的定義,來自【溫泉法】中的「溫泉標準」,為有法源依據、政府核發溫泉/冷泉標
章的準則依據,相較於個人的認定,應該更有公信力。
而瓏山林蘇澳冷熱泉度假飯店同時擁有溫泉、冷泉水權狀,可從冷、溫泉泉源處,抽取使
用符合上述定義的冷、溫泉,供給住宿房客和泡湯旅客使用。飯店的冷、溫泉因泉質礦物
質含量的不同,導致泉色差異 - 溫泉含鐵泛黃、冷泉透明無色,兩者的差異一看就知道

在座擁天然冷、溫泉的泉源下,我們並不需要拿冷泉加熱變溫泉的。天然溫泉、氣泡冷泉
,實際來泡湯就感受得到,找個時間您來判斷吧 !
#冷泉溫泉分不清就用好飲泡湯住房專案入住就知道
#泡溫泉就選有觀光局認可的溫泉標章旅店比如蘇澳瓏山林飯店
發稿時間 0825
更新時間 2040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108/1496664/
文章很長喔
不過呢...用冷泉加熱到底有誰敢自稱是溫泉的?
那還不被告詐欺嗎?
要用冷泉加熱
旅館業者也只敢說熱泉
因為根本拿不到溫泉認證標章吧...
那麼現在呢...別起爭議啦快大家發大財!!
作者: victoryman (聖立祐 彭馬利哥)   2019-01-08 22:25:00
柴山龍巖冷泉不是早就因為水泥化被斷泉源沒注意新聞有寫
作者: mangowater (ooooxxxx)   2019-01-08 22:36:00
舒跑加熱到30度也可以叫溫泉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9-01-08 22:42:00
我是覺得,他怎麼會在龍巖冷泉這邊講,幹嘛不去茂林講.茂林溫泉第二期年中完工,剛好當作話題行銷.龍嚴冷泉最近都沒啥水.
作者: e8804282 (aina94wo)   2019-01-08 22:46:00
剛好爬柴山壽山講到的吧 好像是有想要行銷那裡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9-01-08 22:48:00
好像是去那邊探日據時代的坑道+壽山登山.只是他話題引發錯地方了..XD冷泉還是配比基尼選美比較實在.沒事在冷泉講溫泉幹嘛...那邊又不適合搞溫泉.在冷泉搞比基尼選舉還可以呼應愛情產業鏈.
作者: bg00004 (絕緣體)   2019-01-08 22:49:00
只是可憐了之前護航的韓粉了
作者: ninaman (陽光男孩)   2019-01-08 22:52:00
不過田寮冷泉比較有名啦 冷泉泡湯也是前高市府常推活動
作者: ceca (生活藝術大師 ￾ N)   2019-01-08 22:57:00
田寮的泉水比較穩定,但是龍嚴在市區.
作者: CHY5566 (7788)   2019-01-09 00:25:00
韓粉還說他戰力超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