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2018大選 柯盧韓

作者: ChaosCreator   2018-11-26 02:00:39
=>>我十月時是這樣押的。
其中柯跟韓我還算自己有點信心。
作為沒有自有民調或其他私人資料來源觀察者,
通常看選舉雙方『做了什麼』是最準的。
=>>先說韓,
談論今年的縣市長選舉必須要先談論韓的效應,
因為包括韓國瑜本人在內,
沒有任何一個人在六個月之前能估到這麼龐大的效應。
王金平幫忙規劃三山還很保守挑了小場地,
動員能坐滿八成,一開始的規劃也很傳統。
這是很早就決定的計畫,但這也表示連王都錯估。
我雖然八月有注意到韓國瑜的忠實義勇軍,
但大概在九月下旬發現民進黨開始認真打韓國瑜,
我才開始覺得高雄的盤有翻轉可能,
理由很簡單:一般大幅優勢領先者不會認真去打對手,
例如黃偉哲一直都沒有主動攻擊高思博,
雖然票數難看,但很明顯他們知道領先穩定。
當領先者開始更動策略時,就表示差距已經夠小了。
韓後續的操作之前有解釋一些,
這邊只談幾個結論方便後面的討論,
韓國瑜效應是第一個全年齡向網紅式政治人物。
這與之前幾個網紅式政治人物不同,
感謝中華電信499以及韓國瑜團隊很聚焦的塑造方式,
不花俏的呈現韓國瑜作為一個候選人的優點:
說話易懂,態度真切,不容易招致惡感。
結果韓國瑜的庶民語言可以觸及到的
網路群眾超越一般認為的年輕選民。
事實上,他去找館長是『開拓』新客源的,
表示他的團隊很清楚韓全年齡向的特質,
不熱衷政治的年輕選民反而對他是新客源。
另外一個重要結論,韓國瑜設定議題很準又快,
很多年輕論者不能理解為何傳統投票傾向很難扭轉,
現實是,一般選民平時不見得關心政治,
會把政治或高層理念放在其他議題前面的人,
多半是不用煩惱生活其他問題的人們。
一般人可能只是某某政績政見
與個人切身相關才會關注思考。
而這些又需要透過對候選人個人的好惡濾鏡,
才會真正動搖原有的投票傾向。
韓國瑜面對一個傳統投票傾向對他不利的區域,
他所採取的策略就是去點出對那些
可能被放在政治理念之前的概念的思考,
例如親情(北漂)、生計(又老又窮),
讓選民有機會去重新排序議題的重要性,
才有機會鬆動傳統的投票傾向。
而在上述戰略設定之外,
他調整策略跟議題又很快,
例如最後幾次造勢開始強調愛與包容,
高雄市旗等等,這些都是發現聲勢強大後,
對手陣營支持者反而開始固化的策略調整。
其邁只能一直跟在屁股後面。
=>>盧就有點像是:『當時盤差不多,
如果韓國瑜真的打起來應該盧會沾光。』
但我真的沒想到可以差這麼多。
我很有興趣想看林的民調變化,
林原本就有人格不討喜的缺陷,
但這些缺陷要能夠放大,
必須要有媒體傳播上的優勢,
我很好奇是否後來韓流起來讓林佳龍的缺點
更有效的被傳播?
抑或是123禿子漢子燕子廣告灑下去真的效果好?
還是林很早就跟其邁一樣在後面辛苦追趕了?
=>>柯在十月時確實是優勢盤,
但後來他選的辛苦還是暴露出他作為一個
連任的市長候選人過度單薄的問題。
柯文哲這個政治品牌有幾個結構性問題:
第一:柯本人最大的優點在於他不太政治化,
但很多旁人卻要硬要套上一組新的政治理想在他身上。
他對於大的政治判斷常常屈就於人情世故,
導致於很多柯粉相信的白色,
對於非粉只是外面一層淡淡的水彩。
他個人的搖擺不定,導致他開拓新客源的困難。
誠如之前所說,要扭轉長期投票傾向很難,
用所謂的新政治理念來直接叫人更換比起
用其他議題排到政治傾向前面更加困難。
第二:柯是個正常人,這在『傳統政治髒髒』的假設下當然成立,
但到了真正要開拓新客源時,這樣的論述不容易有強效,
更不要說對於前面第一點所謂白色有所懷疑的人群,
『柯還不是對某某顏色好,他根本也是傳統政治的一部分』。
此外,民眾對於『正常人』的嚮往
是因為DPP太不正常而增強的,
這麼一來,柯自己對DPP一直釋出善意
只會削弱他當正常人的效果,
當產生了另外一個與DPP在對立面的正常人,
柯的定位就弱了。
柯文哲運氣好這樣的人沒有在台北市選。
而更糟糕的是,這個『正常人』印象太強,
連帶的會對柯粉一直信仰的『柯政績史上最強』
產生削弱,事實上長期關注台北市發展的市民,
也許會同意柯文哲是個『正常』的市長,
但真要比過去幾任強多少?這不是網路柯粉說了算。
台北市本來就是監督最強的地方,
歷任市長都是一時之選,
當柯高聲說的『弊案』成不了弊案的時候,
他註定當不了什麼史上最強。
即便有這樣的結構性問題,因為對手不強,
我本來是對柯的選情樂觀。
但韓國瑜效應暴露出柯的另外一個弱點:
柯文哲很依賴『網路->傳統媒體->網路』的正向循環,
而柯也很清楚他還不是全年齡向網紅,
一日幕僚是少數他能夠打出年輕族群的作品,
但也是要靠年輕人主動轉發或者傳媒跟進才有開拓效果。
韓國瑜剛好在柯原本設定要開始宣傳的時段
佔住整個媒體注意力,導致柯文哲宣傳循環打不出去,
有人說柯文哲選舉幕僚不懂政治不夠會設定議題,
這個評論我認為是事後諸葛,
柯團隊之前累積的材料是有設定議題的痕跡,
但新一波宣傳循環根本打不動的時候,
之前的材料也難以發揮應有的功效。
可以說柯原本設定的宣傳時間太短太有自信,
但一樣,根本沒人預料到韓國瑜效應會這麼強。
最後就是結構問題一導致一些政治議題
依舊能在對手弱弱的情況下移動選票板塊,
結構問題二導致除了一些政績上確實受惠的台北市民,
那些網路上大力稱讚的政績不容易實際轉化成
堅定的非政治理念選票因素。
只能說,還好丁丁真的不夠強。
作者: sorryandbye (隨g致富)   2018-11-26 02:25:00
作者: andykiki (從心,重新。)   2018-11-26 02:30:00
作者: poisonshing (毒藥尋)   2018-11-26 02:31:00
我認為是調整不夠快,應該說也沒能力調整,要跟大財團對抗真的有難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