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德國「廢核」每月電費+暖氣要7000

作者: aaa11334 (aaa11334)   2018-11-25 21:42:56
1.新聞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20886&type=Blog
2.新聞來源︰
商業週刊
3.新聞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德國的能源轉型全世界都看見,但在德國居住的台灣人眼中,卻有不同的體會。
本篇訪問五位在德居住的台灣人,他們橫跨各行各業,有能源產業專家,也有設計師、家
庭主婦跟商界人士。他們住在德國的時間有點久,又不太久,既有在地體驗,也有外來者
的觀察。帶著台灣生活的用電習慣,來到電價貴到四至五倍的德國,他們如何找到省錢之
道?又如何看德國能源轉型的日常?
當電跟錢有關 節能就是態度
五位受訪者有個共同點──都感受到節電的壓力。
在德居住二年的散熱器台商、訊凱科技歐洲區經理馬銘成說,德國電價近台灣四倍,當電
跟錢直接相關,就會時時刻刻在意。隨手關燈是基本,有些德國辦公室甚至不開燈。選購
商品時,更多人會去選擇節能商品。「節能在德國已經是一種生活態度。」
訊凱科技歐洲區經理馬銘成在德生活二年。他說,生活節能與建築節能都是台灣可以學習
的重點。攝影: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
來德五年,訂製服飾品牌DAMUR的創辦人、設計師黃世舜承認,每個月電費80歐元、暖氣
100歐元,兩者近台幣7000元的支出是很大的負擔。
選擇省能的電器與房子、還有便宜的電費方案都是德國生活的日常。台灣設計師黃世舜。
攝影:陳文姿/環境資訊中心
黃世舜說,德國一般家電都會標示節能等級。他會選用較省能的A++與A+++。較耗能的B、
C已經很少見了。但做為一個專業設計師,必須選擇專業型的電熨斗,選擇空間就比較小

嫁作德國媳婦的吳春慧也承認,一開始常忽略用電細節,也不太在意,這時候德國夫婿就
會用很「委婉」的口氣提醒她多加注意。長久下來,德國人的省能習慣也就慢慢養成。
新建築節能標準節節降 舊建築先看「能源護照」
馬銘成觀察到台灣看德國能源轉型時,談論的是風機容量達到多少,太陽光電容量有多少
,卻很少看到節能。
馬銘成指出,能源消耗的40%來自建築,德國從國會帶頭,幾個重要指標建築都是綠建築
,並規定2020年後所有新建物都要達到近零耗能的標準。台灣在建築節能方面的討論並不
多,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除了規定新建築節能標準每5年至10年調整加嚴,德國對舊建築也有辦法,就是施行多年
的「建築能源護照」。在德國,買賣或租房都必須提供每年的建築能耗,租房網站上也會
列出這項資料。
在德國買賣跟租賃房屋需要提供建築能源護照資料,顯示房屋每年每平方公尺的耗能資料
。(本例為每年每平方公尺耗能237度)。資料下載自https://www.immonet.de/
德國法律要求建築耗能標準必須逐步下降,2020達到近乎零耗能。 資料來源:
Fraunhofer IBP
正在找尋新租屋的吳春慧解釋,德國的房屋分「冷租」和「暖租」,暖租包含水電和雜費
,冷租只有租屋費,水電雜費自付。冷租很低的房子可能很耗能。在德國,不注意耗能資
料的後果就是要負擔很高的電費。
租屋網站上提供的房屋能源消耗的資料。以這間三房公寓為例,每年每平方公尺耗能135
度。截圖自https://www.immonet.de/
再生能源太多會跳電? 管理端加強技術管理 民眾沒有跳電問題
台灣曾有傳言:德國因再生能源發展過多,因而跳電問題嚴重。對這個疑問,德國台商會
會長蘇郁榮回想,她在德國居住10年,雖然是台德二頭跑,但在德國只遇過一次跳電,是
室內變電箱所致。
在德國居住5年的黃世舜也表示,不敢說其它地區,但以居住柏林的經驗而言,德國電網
是穩定的。
德國太陽能模組廠Aleo執行長陳耀閔從專業觀點來解析跳電的傳聞。他說明,過多再生能
源接入電網,確實會造成電網不穩,但這是指在「管理端」,德國必須花更多的人力、技
術、策略來維持電網穩定性,電網維護成本也因此增加。但對於「客戶端」,電力是穩定
的,民眾不會遇到跳電、斷電問題。他個人也沒有遇過類似狀況。
陳耀閔也提醒,由於再生能源有受天侯影響的不穩定性,在智慧電網以及儲能技術還沒有
完全完善的條件下,傳統能源若被過多的再生能源取代,容易造成電網不穩定。
政治不流於口水戰 德國目標堅定隨時應變
說到德國能源轉型,吳春慧印象深刻的不是外界的讚聲不絕,而是德國人面對困境的態度
。她說,德國也有廢煤問題,也有空污問題,但德國一旦決定目標,就會想下一步如何達
成,而不是流於政客的口號。
馬銘成也有同樣的感想。他感受到德國立下2022年非核的目標,不是說說而已。德國一樣
有反對的聲音,但目標確定後就會逐步推動,「這是德國人做事的態度」。
陳耀閔稱讚德國政府的優點是反應快,一發現問題,就會提出新政策導正方向。舉例來說
,當再生能源佔比逐年增高時,德國一面加強開發電網穩定技術,一面鼓勵再生能源自用
。這二年,德國開始補助儲能,不僅有助穩定電力,也快速激發儲能市場。
※本報導內容為7/24~7/31德國綠能參訪行程的一部分。綠色和平台灣辦公室安排並贊助
此次行程旅費,但完全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4.附註、心得、想法︰
恩 能源轉型的代價
這還不包括產業出走
覺青出來付錢拉幹
作者: TZUYIC (Celine LoveMeBackToLife)   2018-11-25 21:43:00
飯盒用愛發電,不用錢。
作者: iovoecu (XX)   2018-11-25 21:44:00
愛要錢,而且很多
作者: vancepeng (urmomisbetter)   2018-11-25 21:44:00
幹你娘要立專法的 後來的司法資源的花費給我拿出來
作者: wirewool   2018-11-25 21:44:00
偉大的DPP說用鼻孔發電 懂?
作者: deep0723 (Fulberster)   2018-11-25 21:44:00
覺青:我都待在家裡吹冷氣 電費都爸媽在繳 電費關我屁事
作者: lovecutes (bb)   2018-11-25 21:47:00
問林飛帆
作者: sligiho (六年級大叔)   2018-11-25 21:48:00
台灣島小沒資源,這樣搞不會讓自己越來越萎縮嗎?
作者: Enixliao (Enix)   2018-11-25 21:49:00
德國廢核但是都跟鄰國買核電,真聰明阿,
作者: sova0809   2018-11-25 21:52:00
要是沒錢付電費應該也有 不過台灣還好 歐美那種是真的會凍死人
作者: DICB (曾經擁有)   2018-11-25 21:53:00
飯盒:理想電價台灣會熱死人
作者: ovarbda   2018-11-25 21:58:00
跟月薪比有很貴嗎? 我不覺得
作者: flysonics (飛音)   2018-11-25 21:58:00
我覺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