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單身獨居失業男易殺人?丁守中:這是衛福部

作者: mithralin (工口)   2018-08-13 20:48:56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SNuVtX ]
作者: mithralin (工口)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新聞] 單身獨居失業男易殺人?丁守中:這是衛福部
時間: Mon Aug 13 20:48:27 2018
※ 引述《CowYao (靠腰)》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即時報導
: 2.完整新聞標題:
: 單身獨居失業男易殺人?丁守中:這是衛福部資料
: 3.完整新聞內文:
: 北市內湖區日前發生當街擄童未遂案,讓各界再度關切北市治安問題,國民黨台北市長參
: 選人丁守中今趁勢推出「婦幼安全政見」,認為應該運用大數據,加強設置數位監視器,
: 提高見警率等方式打擊犯罪。
: 丁守中還說,根據大數據分析,男性、無婚姻、獨居、缺乏親密友人、失業、人際關係不
: 佳者,出現虐童、隨機殺人的機率較高,是社會上的不定時炸彈,應該要有效預防監測、
: 控制。
: 不過丁守中的分析一出,立刻引發網友批評,質疑這是歧視性的發言,是在幫人貼標籤。
: 儘管丁守中競選總幹事、立委王育敏緊急出面滅火,強調這是從已經犯罪者中找出的特質
: ,不是標籤化,不過仍引發不少男性單身者質疑。
: 對此,丁守中晚間受訪時表示,覺得被扭曲,自己所引述的資料,是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
: 網裡面的專業資料,裡頭提到針對社會挫敗,喜歡隨機殺人的,集六種特性於一身者,要
: 特別關心,不是只有單身者。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307049
: 5.備註:
: 丁守中不過是轉述衛福部資料 柯粉覺青卻栽贓怪到他頭上 真是不合理
一碼歸一碼,這個要幫丁丁說句話
他說的東西真的有在衛福部強化社會安全網出現
社安網核定本1070226.pdf
https://bit.ly/2Oxslvj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核定本)
壹、 計畫緣起
臺灣近 8 年來已發生多起隨機殺人事件。98 年 3 月埔里黃姓無業
男子北上租屋,無預警地殺死房東,並殺傷其妻兒;同年 5 月,新北市
黃姓失業男子持美工刀隨機在公園公廁劃傷一婦人頸部;101 年曾姓失
業男子在臺南市湯姆熊歡樂世界遊藝場金華店,將方姓學童誘騙至男廁
割喉殺害;102 年 3 月,曾犯下妨害性自主、搶奪、逃亡、竊盜等案的
涂姓男子於假釋出獄後,吸食強力膠,在路邊 3 次隨機亂刀砍殺路人,
造成 1 死 2 傷;103 年 5 月 22 日,臺北捷運板南線在行經龍山寺到江
子翠站間,21 歲東海大學鄭姓學生,在第 2 到第 5 車廂間,隨機殺人,
釀成 4 死 24 傷的慘劇。104 年 5 月 29 日,臺北市文化國小劉姓女童被
翻牆進入校園的龔姓失業男子隨機割頸致死;105 年 3 月 28 日,陪媽媽
到捷運站接外公,小名「小燈泡」的 4 歲劉姓女童被王姓失業男子於臺
北市內湖持菜刀隨機猛砍頸部致死。
這幾起殺人事件除了臺北捷運鄭姓隨機殺人事件之外,皆屬社會挫
敗型的隨機殺人事件(林萬億,2014)。社會挫敗型隨機殺人犯大多具有
以下特質:男性、無婚姻、獨居、缺乏親密朋友、人際關係不佳、失業、
收入少。其殺人動機大多是不滿自己的挫敗遭遇、想坐牢逃避現實,或
是借殺人被判死刑等。社會挫敗型隨機殺人犯並不像反社會型隨機殺人
犯是屬於人格違常(障礙)中的反社會型人格疾患,而比較是心理不健
康,起因於人際關係不佳導致工作不順利,或是因失業導致人際關係疏
離,惡性循環而出現自殺企圖,或以為周遭人們都在取笑他的被迫害幻
想、幻聽等心理。
==
可是你他X的解決方式跟林萬億提出的解決方式差了十萬八千里啊
下面是他提出的解決方式
社會挫敗型隨機殺人事件較好的做法是教導兒童保護自己及社區預防。
1. 家庭發現子女有工作不順利、事業失敗、感情受挫、人際關係疏離,而獨自離家租屋
,應勸阻,或盡速將其尋回,協助他們解決困難;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協助,利用社區資
源預防。
2. 學校的學生輔導團隊功能應發揮: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者有可能在國中後段就出現缺乏
同情心、違反校規、說謊、缺乏責任感、人際關係退縮、攻擊等偏差行為。社會挫敗型隨
機殺人犯是在高中職、大專階段,才明顯出現升學、就業、感情、交友、家庭關係的挫敗
經驗。這些階段的學生輔導功能必須加強。
3. 強化社區心理衛生服務:以台北市來說,就有一處全國設備最齊全的社區心理衛生中
心在金山南路。不過,恐怕沒有多少市民知道如何利用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資源。何況有些
縣市的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功能有限,更難因應愈來愈多的社會挫敗青年的需求。
4. 毋須製造道德恐慌:社會也無須將這些魯蛇或宅男宅女的挫敗行為放大,標籤他們為
割喉殺人魔。這些人不是生下來就是魔鬼,而是家庭、教育、就業、社會融入失敗後的性
情突變。如果我們能提供更多可能性給人生失敗組有成功機會,營造一個接納而不是標籤
、排斥的社會。更不需要繪聲繪影地製造社會的道德恐慌,以為殺人魔就在你身邊。如果
我們一直從弱點和缺損的角度來看待人生失敗組,只會繼續加深對這些人的排斥、邊緣化
、污名化,而讓他們進入迴路效應。亦即,家庭、學校、法院、警察、社區、媒體愈對這
些人採取貶抑、懲罰、污名、排斥,這些人就愈不容易找到正向的順服機會,反過來愈容
易出現對抗社會的行為,順理成章地成為社會預言的犯罪者了。
所以丁丁真不愧是丁丁,提出什麼監控連9.2都崩潰......
作者: jardon (綜合水果汁武士)   2018-08-13 20:50:00
來源推一個
作者: season2011   2018-08-13 20:50:00
其實只需要搞好經濟…… 不過沒人做的到
作者: jerrylin (嘴砲無視)   2018-08-13 21:05:00
不是搞好經濟就能解決的 紐約照樣有布魯克林區
作者: heha751019 (HARELUYA)   2018-08-13 21:13:00
data還是要看使用者拿來做什麼用啊拿這些data說要來監控 我就覺得不行如果說拿這些data說要來多關懷 我就覺得可以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8-08-13 21:26:00
欸欸欸,衛服部是說「『這幾起』殺人事件」之中的特質…
作者: dacvoidneci (Don't lie to your soul)   2018-08-14 02:11:00
台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