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卞中佩/中國貿易報復空包彈?美國農業

作者: vikk33 (陳V)   2018-08-07 19:18:40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卞中佩/中國貿易報復空包彈?美國農業區挺川普的前世今生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hina-us-trade-war-agriculture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報導者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美國時間2018年7月6日凌晨12點1分開始,美國正式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340億美元商品,
加徵25%關稅,中國也隨即對同價值美國出口至中國的農作物、汽車、水產品、零組件等
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作為反制。
中國貿易報復影響最關鍵的美國選區,正是2年前支持川普(Donald Trump)的農業區。7
月20日,中國海外官方媒體《中國環球電視網》還發布了英文動畫短片〈大豆的獨白〉(
Monologue of a Soy Bean),期望以輕鬆的方式直接提醒美國政治人物及選民,川普挑
起的貿易戰,會因中國對於黃豆加徵25%關稅的貿易報復,使得原本支持川普及共和黨的
農業選區,在2018年11月舉行的期中選舉倒戈。
但從3月22日美國正式宣布對中國商品加稅方案(7月6日執行)開始,整個過程中雖然農
業區因貿易報復已有實際損失,但目前期中選舉民調顯示,絕大多數農業區共和黨候選人
的選情至今仍相當穩定,尚未造成中國期望的政治漣漪,迫使川普改弦易轍。貿易報復的
政治效應不再,主要原因是美國國內長久支持自由貿易、反對保護主義的力量已經式微。
從自由貿易到經濟愛國主義
冷戰結束後,美國挾著全球獨強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推動的後冷戰時代的世界新秩序
,經濟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建構超越國界的全球自由貿易。雖然自由貿易將造成製造業資本
大量流出及廉價商品湧入,使得美國國內的產業結構、就業環境質變,但美國共和及民主
兩黨成功壓制國內反彈聲浪,順利在1994年成立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及1995年
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
自由貿易的全球化,讓美國跨國企業縱橫四海,成為最大贏家;中國也因為廉價的勞動力
吸引外資進行出口導向生產,累積大量財富,崛起邁入世界經濟強國行列。但同時,美國
本土因產業外移而被拋下的勞工,一直在累積不滿。藍領勞工的反彈影響到橢圓形辦公室
,成為美國總統的保護主義貿易綱領,川普並不是第一個例子。從美國爆發擴散到全世界
的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使得反自由貿易全球化獲得更大的力量,剛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歐
巴馬(Barack Obama)即與美國勞工聯合會暨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美國鋼鐵工
人聯合會(USW)合作,在2009年執行「經濟愛國主義」,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的輪胎徵收
高額關稅,以保護美國的輪胎產業。
事實上,歐巴馬當時推動的經濟愛國主義,與現在川普在推動的,最明顯的差別僅在於使
用漂亮、高尚的政治語言,沒有川普這麼粗魯而已。歐巴馬同樣強調使用美國製造商品是
愛國行為,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主席杰勒德(Leo Gerard)當時使用的語言已相當民粹,
比方說直接指控進口輪胎的企業是叛國。
歐巴馬的輪胎關稅政策也同樣受到中國的貿易報復,宣布要對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肉雞課徵
高額關稅。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中國曾多次利用美國各種農畜業民間協會強大的華府遊說
能力,成功將從美國進口的農畜產品當作槓桿,要求美國在貿易談判中妥協。例如1983年
,當美國紡織業抵制中國紡織品進口,中國即以減少農產品進口為威脅,並與美國農業州
的國會議員合作,成功抵擋美國紡織業的遊說。1999年,在爭取美國國會通過對中國「永
久正常貿易關係」(Permanent Normal Trade Relations, PNTR)法案時,中國也與美國
最大的民間農業組織「美國農業事務聯合會」(AFBF)合作,主張獲得永久正常貿易地位
後,將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遊說美國國會通過PNTR法案,最後獲得成功

但從2009年的輪胎關稅案例開始,用農產品報復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成效已經很低了,
主要的原因有二。
第一,金融風暴造成經濟崩盤,當時美國朝野已經開始將矛頭對外,崛起的中國成為究責
的主要對象之一。無論是對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或是操縱貨幣等指控,不斷在美國媒體
及國會上演。
第二,美國民意也因金融風暴對自由貿易存疑。2010年《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做的民調裡,53%的美國民眾認為,自由貿易的全球化傷害了美國經濟
;民調也顯示,共和黨保守派內,逢歐巴馬必反的茶黨不僅沒有攻擊歐巴馬的保護主義政
策,反而有61%也認為全球化是有害的。
中國的報復力道為何漸弱
所以,縱使中國的貿易報復傷害美國雞農龐大的利益,2009~2010年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肉
雞貿易額下降了83%,損失6.6億美元,美國各地雞農組織也用盡所有遊說、政治施壓的管
道,歐巴馬的輪胎關稅政策仍持續執行。過去農業協會、農產區議員密集施壓,讓行政部
門改弦易轍的公式,已經不再發生。
另一個例子是2010年9月,美國眾議院議員的投票,以348:79的懸殊比例,通過了「貨幣
改革與公平貿易法案」(Currency Reform for Fair Trade Act,H.R. 2378),授權美
國總統增加關稅,來對付中國的貨幣操縱。這個法案不僅是跨共和、民主兩黨支持,其中
還包括許多農業區的議員。也就是說,雖然輪胎關稅政策已經使得美國雞農因中國的貿易
報復,而有極大損失,美國的農業區議員卻無視更多農畜產品關稅報復的可能,支持歐巴
馬政府加碼。
不過歐巴馬的經濟愛國主義並沒有擴大,主要是因為貿易相互報復的確造成殺敵一百、自
傷九十──除了雞農實質受害、輪胎價格升高,也由於從別國進口輪胎而抵銷了增加本土
就業的效果。貿易戰的擴大化,仍有可能進一步傷害仍未從金融風暴復甦的美國經濟。更
重要的是,不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內,自由貿易派仍是主流,歐巴馬必須顧及這些團體
的利益,持續與各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為了平衡黨內自由貿易派及貿易保護派, 歐巴馬在執政中後期執行的是抵制中國的自由
貿易政策,除了在國防、地緣政治上宣布亞洲再平衡戰略,也推動將中國排除在外的跨太
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歐巴馬任內讓美國從經濟危機的深淵中復原,但全球化造成的經濟不平等問題卻更加嚴重
,結果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民主黨內的民粹派在左右兩端興起,不管是共和
黨中右翼的川普,還是民主黨中左翼的桑德斯(Bernie Sanders),其實都是更徹底的貿
易保護主義者。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支持自由貿易的共和黨、民主黨建制派,被蹂躪得傷
痕累累,實力大減。最後川普的勝出,就已經預示了不管是繼續執行歐巴馬的經濟愛國主
義,還是退出NAFTA、WTO及妥協的TPP,美國國內阻力只會更小,更何況美國經濟穩定成
長,更有實力用全面化的提高關稅,進行割喉戰,逼迫對手就範。
共和黨的農業州票倉會變天嗎?
面對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相當精準地針對川普的票倉──2016年總統大選中支持川
普的農業選區──展開一連串反制,以農產品作為貿易報復的手段,影響這些農業州經濟

川普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普選票落後希拉蕊2.12%,但在大豆、玉米、小麥的高產量
選區,川普的平均得票率領先幅度都超過10%──這讓川普雖然在普選票輸給希拉蕊,但
卻因為在農業州勝選,而拿到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最終獲得勝選。
美國輿論都認為,今年11月期中大選在即,在共和黨要維持參、眾議院裡多數席位已相當
不利的情況下,這些選區若是倒戈,川普將會成為跛鴨總統,不僅期中選舉後的施政將受
到嚴重阻礙,對於2020年的連任也會出現困難。
但從3月22日宣布貿易戰到現在4個多月過去,中國的貿易報復已造成各大農產品期貨暴跌
,7月6日後更因正式執行高關稅,而有實質的損害;但農業協會、選區議員行禮如儀地表
達對中國貿易報復的憂慮,並沒有太大迴響,也未讓行政部門改弦易轍。共和與民主兩黨
內的自由貿易派,仰賴的就剩下逢川必反的自由派媒體這個灘頭堡,及長期經援的智庫用
自由貿易的論點,不斷宣傳川普支持者是最終受害者,可能嚴重影響期中選舉。但在理論
上受到中國貿易報復嚴重影響的農業選區,實際上即便有部分選情不穩的現象,絕大多數
仍穩定支持川普及共和黨。
眾議員選舉方面,從大豆、玉米、高梁、小麥高產量選區的分布,以及目前民調狀況可以
看出,2016年原來由共和黨眾議員勝選的農業選區,僅有愛荷華州第一選區(IA-01)及
第三選區(IA-03)目前正在與民主黨候選人平手拉鋸中,但愛荷華州第一選區是在貿易
戰發生前就呈現拉鋸的情況。此外,農業大州明尼蘇達州反而還出現原本民主黨2016年獲
勝的選區(MN-01),如今與共和黨打平。
在參議員選舉方面,上圖顯示,密蘇里州及印第安納州這兩個大豆高產量州,反而是原本
佔優勢的民主黨連任參議員,被共和黨挑戰者追上。
3個原因,「肚子扁扁也要挺川普」
共和黨議員及核心支持者的力挺,是川普有恃無恐、能不斷加大對中貿易戰規模的主因。
7月6日執行的中國出口至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價值340億美元,只是第一波,8月也將執行
第二波160億美元的加徵關稅;甚至美國政府在7月10日宣布,要準備規模更大的第三波
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清單,7月19日川普在接受電視專訪時,還表示準備將數字拉高到
5,000億美元。
會造成當前美國農業區「肚子扁扁也要挺川普」的現象主要有三個政治因素,未來幾個月
,這三個政治因素也是觀察農業區選情變化的重點。
第一,農業選區共和黨籍議員除了支持川普的總體國家貿易政策之外,也採取兩手策略:
一方面公開要求川普注意農業區的經濟受害,另一方面也與川普的反移民政策站在同一戰
線,取得選區內佔優勢比例白人選民的認同。
以愛荷華州第四選區為例,雖然受到農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但爭取連任的共和黨籍資深
議員金恩(Steve King)不斷使用反移民、白人優先的競選策略,始終在民調上保持巨大
優勢。加上許多農業區也與製造業衰落的鐵鏽區重疊及接壤,而川普今年起的另一個重要
的貿易保護政策,就是對世界各國的鋼鋁徵收進口關稅,初步促進產業回流,共和黨籍議
員也以此為後盾,公開支持川普的貿易政策。
第二,民主黨不認為農業選區是值得花大力氣經營的對象。
民主黨及其金主主要投放大量資源的選區是都市郊區,這些區域是所謂的分裂選區,他們
曾在總統選舉上投票給歐巴馬、希拉蕊,但議員選舉時卻投給共和黨。這些選區的人口結
構較為多元,白人選民比例較少、教育程度高、政治立場也較為中立,翻轉這些選區所花
費的力氣,比翻轉鐵板一塊的農業區容易很多。民主黨及其金主已經投放大量的資源在這
些選區,從下方的眾議員選情圖表可以看出,民主黨佔優勢、不利於共和黨的選區,大量
集中在都市及人口集中的東西岸。
第三,許多農業區選民在經濟上真正憂慮的,其實並不是中國的貿易報復,而是德國生技
巨頭拜耳與種子大廠孟山都合併,所造成的壟斷效應。
此項規模極為龐大的合併案,預期將影響農藥、肥料、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提高。然
而,民主黨精英長期得益於企業捐助的大筆政治獻金,沒有從2016年的敗選得到教訓,仍
排斥以反企業擴張的政見經營農業區選民。當然民主黨內有相對少數的社會主義及反壟斷
政見的桑德斯派,只是支持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後者,政治實力及經營重心也大多只放在
城市及市郊。
也就是說,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之所以能全面鋪開,是共和、民主兩黨精英長期製造的共
業,同時能在兩黨群眾中得到呼應。這才使得中國針對美國農業選區的貿易報復,政治效
果有限。
川普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結合反移民、減稅等政策,雖然造成實際的經濟損害,卻能讓
共和黨籍候選人反過頭來安撫支持者,川普的總體國家政策符合長期利益。加上民主黨的
選舉機器並無在廣大的農業區生根,只能仰賴媒體使用已經被許多民眾唾棄的自由貿易論
調,以宣傳空戰批評川普政策。為避免農業區真的因為經濟衝擊而損害共和黨選情,川普
已經在7月25日宣布將對農業區進行120億美元的補貼。
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除非上述農業區支持川普的政經因素都失效,農業區的經濟在
期中選舉前明顯崩盤,激發出反川普賭爛票,否則川普在農業區的優勢仍相當明顯。這也
是共和黨在川普民調低迷時,仍有信心在期中選舉能維持多數的最重要基礎。
4.附註、心得、想法︰
一個關鍵原因
中國沒選舉
炎黃子孫沒投過票
所以碰到這種時候都成了牠的對手的神助攻甚至踢烏龍球送分
作者: diefish5566 (LOL板李奧納多皮卡丘)   2018-08-07 19:27:00
中國要干涉選舉的時候都是用威脅恐嚇的
作者: 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   2018-08-07 19:43:00
川普還有大招啊 從多課徵來的稅去補貼農業州的損失相較於多收的稅來說 農業州補個120E美金只是小事
作者: a71085 (iii)   2018-08-07 19:44:00
結果補貼還沒用到多少 歐洲人就說多的豆子他們吞了
作者: 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   2018-08-07 19:44:00
但從歐洲跟世界增購的黃豆來看 好像不用補貼就能維持
作者: allyourshit (都你的大便)   2018-08-07 19:45:00
住農業州的收益 然後川普口袋裡的子彈卻多出非常多5000億中抽10趴就是500E美金 拿來做什麼都很好用然後中國清查糧倉跟存量 就一連串火燒倉庫中國的糧食缺口越燒越大洞 美國糧食轉一轉還是會進中國 中國這招反而讓自己受傷 最後還是:中或最贏
作者: tannoy (HiYou)   2018-08-07 20:03:00
2025呢? 才開打就打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