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寇謐將觀點】時間不多了!台灣必須振作

作者: vikk33 (陳V)   2018-06-25 13:08:42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寇謐將觀點】時間不多了!台灣必須振作起來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0521int001/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mirrormedia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文|寇謐將  翻譯|江弘基
2018.05.22 06:24
綜觀北京當局近來針對台灣所有的文攻武嚇,雖有人民解放軍提升在鄰近區域的演習頻率
,外加限縮台灣國際空間的種種企圖,中國仍然無法說服外界:已經把「統一台灣」列為
第一優先要務。不過,情況是會改變的,而等到那天真的到來,台灣最好已經做足面對這
項艱難挑戰的準備。但遺憾的是,目前實在看不出來,台灣有在認真地準備。
其實原本的情勢會更加嚴峻。儘管北京方面得以展現軍力耀武揚威,並且取消了國家主席
習近平的任期限制,台灣依然是中國共產黨必須纏鬥的難題。但是中國的國際處境艱難,
包括與美國的貿易大戰迫在眉睫,以及部分民主國家因中國在其自家後院的活動頻繁,備
感壓力而相繼反彈。
此外,中國的經濟亦充斥著矛盾,從現況看來無從永續,在在顯示麻煩重重。這些困境雖
不至於造成中國崩潰或中國共產黨垮台,卻足以讓習近平產生掌權的不確定感,而他對於
有可能推翻他的人,也逐漸多疑起來(特別是現在的中國憲法,已無從要求國家主席下台
)。中國對社會的每個部門,幾乎都加強了管控,中國人與外國同行之間的互動,也受到
更多限制。這顯示出執政當局沒有安全感,民眾畏懼它而非愛戴。因此,國家穩定與政權
確保,才是(目前)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優先考量,在可見的未來也依然如此。
台灣的運氣一直不錯,因為對手北京當局處於分心狀態。但好運終有用完的一天。
到目前為止,儘管習主席與國台辦聲明否認,北京對台灣採取的其實是兩手策略,一方面
給好處,但到目前為止都失敗了;另一方面,則是祭出一連串懲罰性或強制措施,結果不
但沒有阻卻台灣人民,反而鼓舞他們繼續抵抗來自極權鄰國的吞併。
台灣人民到目前為止,都還能渡過難關的原因,是因為北京當局並未真正全力以赴,也依
然尚未能夠採取令人印象深刻的威脅行動,比方說,從水、陸兩路入侵並占領台灣。
面對北京 台灣像是開車放空檔
而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的反應,也務實得令人訝異。這態度看起來雖然難能可貴,但對於「
現況將永遠保持不變」的假設與缺乏想像力,也著實讓台灣困擾萬分。面對北京的姑息權
宜,台灣像是開車放空檔,只做到維持存在的基本要求。
倘若情勢轉變,一旦中國共產黨解決了國內最急迫的問題,又或者,遭逢來自國外的威脅
時, 來自北京的挑戰可能更加強大,而尚未準備妥當的台灣,就得要拉警報了。
台灣必須在某些區塊上投資更多,以便中國在未來祭出涉及「國內法」的威脅時,有能力
加以抵抗。(該法,《反分裂國家法》,是個過時、弄巧成拙的法律,目的在約束個人與
組織,僅能確保平庸的延續而已。)不幸的是,蔡總統的首屆任期即將滿兩年,卻尚未著
手處理相關議題。等到不久的將來,才開始應付已經打起精神的北京,那就太遲了。為了
正面提升台灣自身的韌性強度,下列問題必須儘速解決。
 
用後即丟!台灣不能再這樣雇用外國人才
有關人事與經商法規,必須全面修改制訂,以利主管機關與附屬單位吸引國內、外的優秀
人才,此舉攸關台灣如何因應現今與未來的挑戰。現行法規縱容績效不彰、不利人員聘僱
,針對外部承包商亦無從給予適當的報償。在目前相關規定之下,外部專家的酬勞低得離
譜,大部分都會拒絕工作邀約;即使接受,也是出自於對國家的責任心。但是台灣負擔不
起靠著慈善與好意,來確保生存。而除了可笑的嚴苛法條之外,平庸公務員擔心外來援助
會暴露其自身的無能,因此形成一股抵制外部專家資源的制度性風潮,削弱了公部門機構
吸引人才的能力。
而能夠吸引、留用外國人才所需要的薪資水準與職涯升遷機會,也是嚴重欠缺;並且持續
落後給鄰近地區的其他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除了引進必要的技術與知識,吸引並留用
外國人才,能夠進一步把台灣與國際社會及全球性機構連結在一起,有助於抵抗北京孤立
台灣的所作所為。通常,台灣相關機構所雇用的外國人才,在數年之後都會被「拋棄」。
由於工作機會前景不好,他們多半深以為苦,而且被迫做出選擇:要不留在台灣面對停滯
的職涯前景,要不就前往工作機會比較多的其他國家。大多數的外國人才都願意幫助台灣
,但聘僱單位卻以縮短合約的方式來傷害他們,又或者視之為工具,幾年後用完即丟。這
些絕對不是在國際社會中交朋友的好方法。(這些現象口耳相傳出去,台灣的名譽受損,
使得高級技術人才因而卻步,放棄考慮到台灣工作)。短期利益主義使台灣深陷困境,這
是個危險的盲點,因為明明知道中國達成目標的方式,採取的是長期觀點。
 
31項惠台措施之前 台灣人才就已外流
台灣的大學、智庫及公營機構的薪資與待遇,依然微薄。受僱人員透過創意與努力,把各
個領域的專業帶進台灣,做出實質貢獻;包括能源安全、司法改革、經濟策略、全球通訊
以及國家安全等等。但他們往往遭到自己服務單位的斥責(他們表示,來到台灣工作的專
家,都遭到同事的忽視)。而在國外受教育、回國協助建設家園的台灣人,也持續受到歧
視;他們通常找不到工作,被迫帶著自己的專業技術移民他地。中國不需要推出「31項惠
台措施」來引發台灣的人才外流現象。因為實際上已經發生:用不著北京方面的協助,台
灣的學者、電影工作者、科學家、兒童心理師、廚師等人才,在台灣多年來的努力遭到挫
敗之後,最終望向他方追求夢想、成立家庭。台灣應該敞開各部門(大學、智庫及其他機
構),用符合國際競爭水準的薪資與待遇,接受外來的競爭。這不僅有助於吸引、留用急
需的人才,也能激勵台灣本土員工提升自身的實力。上述做法一定對台灣有幫助。
 
關係良好的才申請得到政府預算
浪費政府的有限資源,依然是民進黨執政下的問題,國民黨主政時期亦是如此。相關單位
在政府資深官員的施壓之下,被迫提供大量資金給「關係良好」的預算申請者(他們所爭
取的計畫是否有利於台灣,值得懷疑)。部分人士為了確保財源,毫不猶豫訴諸脅迫、威
嚇或敲詐手段,相關單位受制於施壓者的特殊政治關係,別無選擇只好撥款。造成的結果
是,能夠影響台灣未來的計畫反而預算不足,甚至完全得不到經費。以台灣目前的情勢,
實在負擔不起這樣的問題。政府支出的效益回收必須極大化,對台灣沒有助益的花費必須
大幅減少。
這是由衷的呼籲,而不是想要批評台灣。台灣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而筆者對這片
土地有深切的關懷,希望台灣能夠更好。多年以來,對於台灣民主的前景,個人一向努力
保持正面看待,並且力抗台灣未來悲觀說的論調。同時,筆者也明瞭,到目前為止,我們
都還算幸運,因為北京雖然口中宣稱,卻尚未選擇動員所有資源、認真地解決「台灣問題
」。(或許我們一直都是中國體系長久以來效率低落問題的受益者,但再次提醒,我們不
能倚賴這樣的狀況會永遠如此)。
 
制度問題最嚴重
上述意見僅是台灣可以立即有效進行改變的眾多區塊之一;倘若無法做到,不能歸諸於北
京當局或不可靠的國際夥伴。強大的防火牆必定是從家園開始築起,應透過全體一致的努
力,進行政府的現代化,使得相關機構更有效率並做好準備,以面對未來幾年即將衝擊國
家的諸多挑戰。我們不能因為認為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沒有效率」的現象,就不把它當
一回事。事實真是如此,面對生存威脅的台灣,沒有立場可以容忍這樣的問題。很多的例
子顯示,制度上的問題,比起其他層面來得嚴重。這是缺乏領導力與願景的結果,也是台
灣歷任政府一再凸顯的特性。威權統治時期的過時作為,也因此得以延續到民主化的時代
。而要改變這一切的時機正是現在。我們只能期待當今政府的執政官員,包括女性總統在
內,都有足夠的勇氣推動改革;而反對黨也能扮演好忠誠、負責任的反對角色,讓所有的
努力促成改變。
本文作者寇謐將(J. Michael Cole)身兼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台灣研究計畫
的駐台北高級研究員、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副研究員,以及《台灣守護Taiwan Sentinel》總編輯。他曾任位
於渥太華的加拿大安全情報局分析師,擁有加拿大皇家軍事學院戰爭研究碩士學位。寇謐
將最新著作《Convergence or Conflict in the Taiwan Strait》,在2016年由
Routledge出版社出版。
4.附註、心得、想法︰
驅逐黃埔 消滅黨國
作者: Zcould (夜火千影)   2018-06-25 13:10:00
時間到了會怎樣?
作者: k1k1832002 (Matoriel)   2018-06-25 13:17:00
大概就趨勢線走死亡交叉不可逆轉點吧
作者: fanrei (我不孤獨)   2018-06-25 13:20:00
很難吧,連消滅二岸一家親都不願意
作者: fanlongs (fanlongs)   2018-06-25 13:35:00
除非任何一方敢出說兩岸全面停止三通
作者: profiles (pforileS)   2018-06-25 13:35:00
兩岸一家親是主流
作者: boyo (腦科學先生)   2018-06-25 14:44:00
我以為他是要講軍事方面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