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黨的提名困境

作者: bluwind1 (藍天的風)   2018-05-02 01:24:46
1.轉錄標題︰先提名就輸了?從數學推理看2018台北市長兩大黨的提名困境
http://whogovernstw.org/2018/04/18/austinwang32/
作者◎王宏恩 /杜克大學政治系博士
2.轉錄來源︰菜市場政治學
3.轉錄內容︰
2018縣市長選舉只剩七個月,各地縣市議員與縣市長提名紛紛啟動,
每天宣傳車來回穿梭。然而,最指標的台北市長選舉,兩大黨不只
沒有提出人選,甚至不斷將提名時程往後延,不到最後一刻(8月31日
登記截止)絕對不公告人選。
四年前在2014年時,國民黨於4月19日由全民調決定連勝文出線,而
民進黨則是在5月13日先由黨內參選人對比出姚文智,再由6月12日
跟柯文哲對比後由柯文哲出線。但到了四年之後的2018,國民黨尚
未開始黨內民調,原本說好的四月中公告結果也延後到五月。而民
進黨更是直接不宣布黨內初選的時程,一切靜觀其變。
為何我國一個執政黨、一個最大在野黨,面對我國首善之都的執政權,
一直不提出人選呢?台北市長選舉不只是決定未來四年首都的執政黨
為何,更是牽動大筆的執政資源與政黨形象。除此之外,台北市的選
舉甚至會牽動到天龍國之外的選舉戰況,例如台大國發所陳明通與楊
喜慧研究發現,民眾對柯文哲的觀感會跨越選區跟淡水河跟頭前溪,
影響到新竹市長的選情,可謂母雞帶小雞效應確實存在。
既然如此重要,兩大黨在龜什麼呢?面對這樣的問題,分析時需要同
時考慮幾個狀況:選情如何、兩大黨偏好如何、兩大黨手上有的策略
有哪些、以及兩大黨的偏好與結果如何被對方的行為影響。這樣同時
考慮各方的思考方式,很接近政治學裡面的賽局理論分析。透過把全
部可能的狀況列出來、配合現實逐一限縮範圍與回推,方便我們理解
到底兩大黨在想甚麼、又為什麼要這樣做。
2018台北市長選舉: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
首先,我們假設在2018的台北市裡,有KMT比例的國民黨支持者、DPP
比例的民進黨支持者,而柯文哲的支持者就是100-KMT-DPP。KMT與DPP
的全部可能範圍都是0~100,但是兩者相加也不可能超過100,所以可以
畫出下圖。下圖的灰色部分就是理論上全部可能的選舉結果。
https://i.imgur.com/ilP6CGu.png
接著,我們根據台北市的特性,來逐步縮小可能的範圍。在這張圖上,
我又多畫了4條線。這部分並不複雜,只是讓大家回憶一下可愛的國高中數學。
首先是L2,這條線以上是KMT>DPP,也就是假設國民黨傳統上藍大於綠,
這在過去研究都是蠻合理的假設。
L3是KMT>柯P=1-KMT-DPP,這個不等是在左右移動一下後可以畫出L3這條
虛線,L3左邊是KMT得票小於柯P,右邊則是KMT>柯P。
L4是DPP>柯P=1-KMT-DPP,一樣可以在左右移動一下後畫出L4,Lˋ左邊
是DPP得票小於柯P,右邊則是DPP>柯P。
最後,L5以上則是KMT得票大於50%,以下則是<50%。
https://i.imgur.com/XlBXfxG.png
在劃出這幾條線後,我們就可以根據兩大黨一直不提名的實際行為,來先
把這圖裡一些較不可能的選舉狀況排除。舉例來說,在下圖中,藍色的部
分是國民黨確定會自己拿到過半選票。假如實際真是如此,那國民黨應該
有意競爭總統大位或黨主席的人都已經搶著要出線了,而初選也應該早就
辦妥,不會到現在都還沒決定。
另一方面,下圖的黃色範圍,是柯P的得票早就比兩大黨都還多,兩大黨毫
無勝算。但假如視實際情況是如此,那兩黨也應該早早決定人選來練兵,
或徵招黨內人士承擔參選,而不會一直放著不提名,對政黨的威信與黨主
席的名望都持續造成傷害。舉例來說,民進黨在勝算較低的宜蘭縣、苗栗縣、
花蓮縣都已完成提名,而國民黨也早已完成勝算不高的桃園市與基隆市提名。
https://i.imgur.com/IqFMj55.png
進入深水區的四種選舉組合
在上圖排除掉更多狀況後,最後剩下的中間一小塊三角型,似乎捕捉到了現
在台北市長選舉的縮影。同時,這些狀況配合兩大黨的行為,也更幫助我們
推論出兩大黨的認知與策略。
https://i.imgur.com/OYdNGcD.png
首先,這張圖裡的深藍色C1,是『KMT>柯P(L3右側)』
且『柯P>DPP(L4左側)』且『DPP<25%(紅框左側)』
且『KMT<50%(L5下方)』。一言以蔽之,
C1代表的就是『民進黨參選而且第三名,無論國民黨候選人強弱』。
這個25%是個很神奇的數字,因為之前就有傳出新聞,民進黨內部認為高於
25%民進黨才能自己派候選人,不然就禮讓。另外一個新聞則說蔡英文最擔
心拿到第三名。透過數學模型,我們把這兩篇新聞結合在一起,論證了25%
是有其數學基礎的!
假如這新聞為真,似乎暗示了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舉裡,最希望避免的結
果就是拿到第三名,也就是要避免掉到C1。
圖裡的深綠色C4,是『KMT>柯P』且『DPP>柯P』且『DPP>33.3%』
且『KMT<50%』。一言以蔽之,C4代表的就是『民進黨參選而且第二名,
國民黨第一,柯文哲第三』。
然而,從兩大黨遲遲不決定提名來看,現實狀況應該並沒有落在C1或C4裡面。
假如現實狀況落在C1,那民進黨應該早就放棄黨內初選而早就禮讓了,因為
只要參加初選就會遇到最不好的結果。而民進黨一旦早就禮讓,那國民黨也
應該早知勝率不高而草草提名了事。同理也發生在C4。假如現實政治狀況落
在C4,那民進黨只要提名就能拿到第二名,跟國民黨一起把柯P擠到第三,
何樂而不為。而國民黨也應該確定民進黨會提名、自己勝券在握,也因此快
速提名黨內大頭出征。但現實狀況告訴我們並不是如此。兩大黨都還在等。
先決定的人就輸了的兩黨提名賽局
在排除掉其他的可能性後,現在的台北市長選舉政治情勢最可能就是落在淺
藍色C2跟淺綠色C3的範圍裡,也就是下圖的紅色框框區域內。這個框框告訴
我們非常多有趣的結果:
https://i.imgur.com/BLBz5sP.png
第一,民進黨有認知到自己推出候選人後,大概可以拿25%~33%的票。
假如低於25%早就禮讓了,假如多於33%早就提名了。
第二,民進黨提名後會不會掉到第三,則要視國民黨候選人強度決定。
最有趣的,是國民黨候選人越弱,民進黨越可能禮讓,國民黨候選人越強,
民進黨反而越可能派人!舉例來說,假設國民黨派了超強可以拿到50%選票
的候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民進黨只要拿到略超過25%的票(紅色框框內
左上角),就可以保證第二名(進到C3)而不會掉到第三名(C2)的位置、
避免最糟的情況。這對於有20%以上民進黨死忠支持者來說,並不會太過困難,
尤其民進黨支持者在有民進黨選項時很少會跑去投無黨籍,縣市議員一旦
脫離民進黨參選往往落選 。
但是,假如國民黨派了一個支持度僅40%的弱候選人(連勝文得票率40%),
民進黨至少需要30%才能避免掉到第三名(紅色框框內右下角,從C2到C3民
進黨要較高的票),代表要多花更多資源多拿到5%選民的支持,甚至還要
避免選民棄保效應而需要砸下更多資源,這在三方大戰中成本是很高的,
其成本甚至可能會高於禮讓柯P的損失。這樣國民黨越弱、民進黨反而越需
要禮讓的結果,可以稱之是柯P詛咒。
第三,相對的,國民黨要派出強還弱候選人,也得視民進黨是否禮讓才能決定。
假如民進黨決定不禮讓而要硬推候選人(C4+C3),那國民黨勝率大增,更有可能
是黨內強棒出來緊抓首都執政權,同時打敗柯P跟民進黨,光復首都,保證士氣
大振。但假如民進黨早早決定禮讓(C1+C2),那國民黨勝率較低,就更可能派新
秀或奇兵來練兵省錢,而整個選戰策略也會隨之調整。
換句話說:
假如民進黨『先』決定禮讓→國民黨則推弱棒省錢→柯P>KMT (C1)
假如民進黨『先』決定不禮讓→國民黨則推強棒搶攻→KMT>民進黨>柯P (C4)
但是
假如國民黨『先』推弱棒省錢→民進黨則更可能選擇禮讓→柯P>KMT (C2)
假如國民黨『先』推強棒搶攻→民進黨則更可能選擇不禮讓→KMT>民進黨>柯P(C3)
簡而言之,國民黨怎麼派人最好看民進黨的決定,但民進黨是否禮讓也要看
國民黨派了誰。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策略就是先繼續拖,一路拖到對方
的決定因為各種黨內壓力或其他原因先不小心曝光再說,哪一方先提名,另
一方就能更自在的調整策略。
小結
在透過圖形考量到各種選舉狀況之後,這樣的分析方式不但解釋了為何現在
兩大黨都還在拖,也預估了現在兩大黨認知到整個選舉的可能狀況。因為兩
大黨都還在拖、不提名,暗示著目前台北市長的選情大概落在前一張圖的紅
色框框C2C3裡(民進黨25%~33%、國民黨40%~50%)。正因為這範圍裡,兩大
黨對自己有利的策略都得視對方決定來決定,因此就一路拖下去了。
另一方面,我們透過圖形分析,可以猜測民進黨認為自己可以在三方會戰中
拿25%~33%的選票,而且民進黨拖延至今的最主要目的不是勝選或拉下國民黨,
而是要避免第三名。假如是因為其他的目的,那民進黨至今應該已經會採取
其他行為了(例如早日宣布參選或禮讓)。同樣地,對於國民黨來說,國民
黨的勝選自然是主要目的之一,但能否勝選得是民進黨行為而定,而假如有
勝選機會,派誰出馬又會牽動黨內幾個太陽們的較勁甚至是2020的總統之路,
因此也只能以拖待變。
C2到C3裡的柯P詛咒,跟現實的政治也有部分雷同:現階段國民黨似乎沒有派
出超級新星或最強棒,而民進黨也因此更為困擾,到底派了人會不會更容易
掉到第三名、到底會不會被柯文哲棄保效應丟大臉。假如國民黨已經派出強棒,
民進黨反而可以推出強力候選人對抗(進到C4),試著跟國民黨讓整個選戰回
到藍綠對抗的格局,排擠白色力量與第三勢力。
最後,這篇分析尚有不足之處,不能夠稱之為賽局模型,就是因為沒有假設實
際各種狀況下的期望值。理論上,本文應該提供出民進黨與國民黨在各種選舉
結果下的期望收入或損失,但本文沒有明確列出。本文有提到,民進黨現在的
行為,可能暗示著他們最希望避免的結果是第三名,而認為第二名(且讓國民
黨勝出)會比禮讓柯文哲好,但這是本文基於模型與觀察推出的假設,實際狀
況如何仍待檢驗,畢竟許多評論家也認為民進黨的現階段目標仍是打倒國民黨
(但假如真是如此,似乎也不符合民進黨現階段與柯文哲以及其他小黨的合作
狀況)。除此之外,這篇分析的相關人士也僅限於台北市內,而沒有考慮其他
變數(例如,國民黨內領導人或路線之爭、以及民進黨內派系之爭)。假如有
更大的一盤棋在下,那模型也就要納入更多變數了(例如,可能把選舉炒冷炒
熱的投票率因素)。
4.附註、心得、想法︰
第一次看到用數學模式分析,覺得很新奇,
總算有人解釋了民進黨高層曾經宣稱的策略與數字,
這樣子的策略演算結果,不是一般用直觀分析能夠
演繹出來的,很值得一讀的一篇文章
作者: laman45 (米米人)   2018-05-02 10:09:00
兩黨要拉下柯文哲,就必須都是a咖,但沒a咖想出來犧牲自己未來
作者: devidevi (蜜蜜)   2018-05-02 09:37:00
這個數學前提有個迷思,就是兩黨是理性的
作者: avans (阿緯)   2018-05-02 09:14:00
推 可愛的數學xddd
作者: kai0914 (好人)   2018-05-02 08:51:00
KMT的強棒是誰?
作者: peter0902 (Vigo)   2018-05-02 08:22:00
"藍"大於"綠"的假設 可以直接放在三咖督的"藍""綠"嗎?這牽涉到柯吃傳統藍綠的能力與比例 覺得這個假設不周延
作者: aniesway (jownshown)   2018-05-02 08:12:00
樓上沒看懂,你提的是Dpp的壓力,但是KMT也有對應的壓力,所以結論才說雙方現在是對峙,看誰先沉不住氣
作者: McCain (長髮馬尾控)   2018-05-02 01:28:00
這篇值得蔡英文參考 很好的一篇文
作者: Aggro (阿果)   2018-05-02 01:40:00
沒錯啊 棄保就要兩邊夠強才玩的起來 弱弱相殘跟本拉動不了
作者: grana (竹)   2018-05-02 01:58:00
這簡直是有SCI的論文吧!有趣的文章和數學模型
作者: a1018600 (藍色是憂鬱)   2018-05-02 02:02:00
不錯哦
作者: McCain (長髮馬尾控)   2018-05-02 02:05:00
版主您好 我覺得這篇應該要被M起來
作者: pda2001 (pcplayer)   2018-05-02 02:15:00
作者: DustToDust (抱著她想著妳 )   2018-05-02 02:17:00
籌碼太少 就不用講策略了
作者: bccbus1228 (bccbus1228)   2018-05-02 02:30:00
作者: kiwibee (奇異蜜蜂)   2018-05-02 02:49:00
可是根據tvbs的民調 現在是位於(21,26)這個點呢民進黨應該沒什麼煩惱直接選擇禮讓省錢吧
作者: ila9970 (ILa)   2018-05-02 02:51:00
整篇讀完覺得有趣
作者: kiwibee (奇異蜜蜂)   2018-05-02 02:53:00
那我們就看民進黨基層把民進黨帶進自提人選的情況 轟轟烈烈的第三名這篇文有個假設錯了 就是綠營都在政論說第三沒關係 黨的價值跟理念最重要
作者: dove110089   2018-05-02 03:30:00
推推蠻有趣的
作者: cubegaga (方塊卡卡)   2018-05-02 03:57:00
有趣XD
作者: chudly   2018-05-02 07:18:00
tvbs 自己沒作台北市民調,35/25/21是之前大遊行完號稱dpp陣營有人作的
作者: kerry0496x (ACG紅短髮勢力崛起中)   2018-05-02 07:22:00
給箭頭,因為越拖只會讓DPP執政不力又愛計算的形象更明顯,這會讓反對DPP的票數被逼出來。
作者: ludewa ( )   2018-05-02 12:11:00
感覺有盲點,假設KMT有40%~50%可能是錯的KMT推強棒搶攻→DPP則更可能選擇不禮讓→KMT>DPP>柯P(C3)那KMT強棒直接出來就好,怎麼會是現在這樣子?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8-05-02 14:06:00
這不算什麼模型吧
作者: wayland (電波鴕鳥)   2018-05-02 14:33:00
作者不就已經推導出均衡了 就是KMT徵召剪綵王參選 就解決兩黨困境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