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黑特] 兩岸超級比一比

作者: aa384756 (yst)   2018-04-10 03:26:41
※ 引述《a3653658 (李敖)》之銘言:
: ~~~兩岸超級比一比~~~
: 中國有十四億人口
: 美國只有兩三億
: 憑什麼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按人口數比例
: 中國應該是美國經濟總量的四倍以上啊
: 原來中國人均GDP目前只有將近一萬美金(對比十年前 中國人均GDP已成長超過一倍了!)
: 而美國卻是五六萬美金
: 人口是他的四五倍
: 人均收入卻是他的五分之一不到
: 相乘之下
: 所以中國尚屈居其下
: 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不過緊追其後 相去不遠了
: 按照中國近十年"起飛"的速度
: 人均GDP每年都是近十趴的升幅
: 我看再過兩三年 三五年
: 就可超越美國
: 再過十年 十五年
: 當中國人均GDP追上美國 甚至超越美國時
: 美國的經濟產量就只能是中國的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甚至是五分之一
: 上面說的"起飛"
https://www.pin-cong.com/p/63697/?s=63699
節選自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魏傑:中國正在大規模調整經濟佈局》
全方位開放。
過去的開放經常講兩句話:擴大出口、吸引外資。這種開放實際上是搭別人的便車,擴大
出口是利用國際市場,吸引外資利用國際資本。
當時我們剛剛改革開放,選擇這個戰略是對的。
因為當時沒有國內市場,所以要利用國際市場擴大出口。
過去我們窮,缺乏資本,所以要吸引外資。
這種開放的實質,是搭別人的便車,搭了差不多幾十年了。
我們搭別人的便車,我們很便利,但人家一定會反感。
所以中國現在必須走向全方位開放,既搭別人的便車,也讓別人搭我們的便車。
這種全方位開放必然會推動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
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獲得更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美國是二戰的主要戰勝國,所以美國啟動了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全球化,從1950年到現在。
這次全球化的特徵是以國際貿易的方式推動。
世貿組織、世界銀行都產生於這個時期。
中國是最主要的利益享受國。
但作為發起人的美國,成為利益受損國。
基礎設施陳舊沒有錢收,工人工資二十年沒有加多少。
美國率先引起了反全球化的浪潮。
特朗普的上台是反全球化的必然結果,所以他一上台就要對全球化開戰,對中國動手,跟
我們打貿易戰。
這種美國的反全球化思潮已經很長時間。
差不多五六年前我去美國拜訪過一個經濟學家,他告訴我說這次全球化就是你們中國加進
來以後把事搞砸了。
他說這次全球化的特徵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基本原則就是比較優勢原則。
每一個國家把自己搞得最好的拿來交易。
但中國加入進來以後什麼都要搞,沒法講比較優勢,是全產業鏈。
你們一開始搞服裝,鞋帽、襪子,然後又搞家電,家電搞完又搞汽車,汽車搞完又搞高鐵
,高鐵搞完又搞IT,IT搞完又搞飛機。
你們是全產業鏈不是比較優勢原則。
西方心裡對中國有點害怕的原因就是害怕我們是全產業鏈。
別的國家有某一個方面可以,我們都可以了。
而且14億人口支撐全產業鏈。我就體會到反全球化的思潮。
結果旁邊還坐了一個美國教授,這個人把話講得更直白。
他說現在全世界就像一個大賭場,美國是莊家,發的就是美國,中國在中間打工,提茶倒
水,賺了不少錢。
但你們有一個特點,賺了錢就往口袋裝,死活不賭。現在你們把錢賺夠準備要走了自己開
賭場了。
意思是你是搭便車,沒有責任。
我估計人類社會可能進入第三次全球化,就是全球配置資源。
全球配置資源可以解決第二次全球化的一些缺陷。
國際貿易要做到貿易平衡才行,都做到平衡不可能。
有的國家對這個國家赤字,對那個國家盈餘。
中國要引領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置資源。
我們叫人類命運共同體。技術、資本、勞動在全球的配置。
在這種全球化條件下,中國的開放,當然要走向全方位開放,那就是既要強調搭別人的便
車,也強調別人搭我們的便車。
和這種開放對應的就是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置資源。
中國這次和美國打貿易戰,一方面講奉陪到底,一方面要推動走向第三次全球化,全球配
置資源。
中國相應的也要走向全方位開放,讓別人也搭我們的便車。
作者: yoshilin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   2018-04-10 06:19:00
中國未來也會面臨人口老化,不過幸好還沒健保,看醫生很貴,自然死亡率應該不會降
作者: XX9 (米魯國王)   2018-04-11 08:39:00
後面意思就是要改當美國角色了。因為便車都搭到底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