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漂浪島嶼/郭志榮專欄:「沿岸截污」的

作者: kiwibee (奇異蜜蜂)   2018-03-28 00:41:44
漂浪島嶼/郭志榮專欄:「沿岸截污」的綠川,不是典範!
出版時間:2018/03/27 08:52
台中市長林佳龍整治綠川,一時之間仿若成為河川治理的表率,行政院長賴清德前往參訪
,贊譽為「全台最具典範的河川改造」,接續台北市長柯文哲等各縣市首長,紛紛前往取
經。現今在前瞻計畫中,河流整治編列2500億元經費,其中撥款進行水環境改造,大力推
廣綠川經驗,作為全台河流治理的學習對象。
但是綠川是典範嗎?回頭應該想想河流水源的原貌。
一條河流、水圳,水源的溝成,除了上游源頭的水源,再來就是沿岸支河、溝渠的進水,
多種水源構成河流的面貌。所以,一條河流、水圳會髒,就是源頭的污染,或是沿岸的排
污。
最根本的治理之道,在於河流上游污染源的管制,以及中下游城市地下污水管的設置,達
成雨污分流的目的。這也是歐美或是日本,在城市污水建設逐步完成後,可以看見乾淨的
不只是河水,就連街上的水溝水源,都是相當乾淨,這就是「雨污分流」後,污水走下水
道,雨水走溝渠,乾淨的雨水溝水源,成為河水的一部份。
舖設污水下水道,進行「雨污分流」的好處,不只是河流獲得乾淨水源,更重要是觀光可
以面狀延伸,就像日本源兵衛川、八幡堀等城市河道,不是只有一段河岸,可以散步、觀
賞,而是沿街水圳、水溝,都是分散成景觀,吸引人們漫步河圳、深入城鎮。
城市水道能夠不污染,關鍵的地方,就是污水下水道完成率高,進行「雨污分流」,城市
的水溝,都是乾淨的雨水溝,於是有了乾淨水,種樹、養魚、保育都能進行,甚至更不需
要更動河岸,讓沿岸樹景、水景成為美麗景觀。
回到台中綠川、柳川,因為城市污水下水道完成率不足,無法達成「雨污分流」,沿岸流
進河圳的水源,都是污水,於是採用「沿岸截污」的方法,將流入圳道的污水,以側溝、
暗溝方式截流,專管送至下游處理,讓河道保持清淨。
「沿岸截污」的方式,產生兩個問題,一個城市的水溝,還是髒的,只是污水在流入水圳
前,被專管截走。另一個是原本支流、水溝的水源,都是進入圳道水源一部份,當水源被
截走,產生的問題,就是必須引進新水源。
台中綠川、柳川都說明設有礫間處理廠,處理上游污水,再排回河圳。但是透過卵礫石過
濾的污水,只能去除水中雜質,無法去除含菌水質,才會發生新竹縣長邱鏡淳參訪時,掬
水要親水,台中市長林佳龍不建議親水的緣由。但是為了補足中下游被沿岸截污的水源,
以及引入大量清水稀釋生菌污水,柳川、綠川都各自使用地下水與引入旱溪河水。
河川整治,無法作到「雨污分流」,使用「沿岸截污」,造成水源不足,必須引用新水源
,其實有著生態大問題。
以中國雲南滇池為例,就發生「沿岸截污」的生態大浩劫。滇池在雲南昆明境內,面積高
達278平方公里,原本被譽為雲南明珠的潔淨水澤,但是隨著城市擴張,人口增多,大量
工業廢水、家庭污水排入滇池,造成水質優氧化,大量綠藻滋生,前往旅行時,可以看見
膏狀的綠泥水,沿岸漂浮。
滇池的污染,在湖中設有除藻船,大量打撈綠藻,但是成效不彰。根本之道,還是要管制
沿岸污染源,但是流入滇池水源,高達七條河流,上有數千城村,要管制工廠排污,要進
行污水下水道鋪設,不是一時之間可以完成。於是中國政府想出「沿岸截污」的方式,攔
截大部分進入滇池的水源,專管輸送下游除污。
其實「沿岸截污」,在中國也不是什麼新方法,很多城市水域都是如此運用,但是第一個
問題就是阻斷河水進入湖泊,或是支流進入主河,也就是中斷河湖生態的流通,污水進不
來,生物也過不去,形成河域與陸域的生態阻斷問題。再者,就是水源的問題,滇池的「
沿岸截污」,中斷的水量,相當驚人,中國政府想出的解決之道,就是越域引水,計畫打
穿一座山,在香格里拉縣的河谷,建築大壩,攔水供應滇池水源。
為了滇池的「沿岸截污」,造成奪取他處水源,建壩淹沒良田,成為生態大浩劫,讓計畫
建壩地區的農民,憂心忡忡,極力反對。
「沿岸截污」造成的問題,也許綠川、柳川的引水水量,遠遠不及滇池,也無需建大壩取
水,但是引用的地下水、河水,都還是有破壞原水源生態的問題。一旦這樣的「沿岸截污
」計畫,擴及各地的河川,到時為了進行截污工程,河床放乾開挖,河岸大肆工程,到處
引取水源,對於河流流域生態,都將是一大影響。
台灣「沿岸截污」的河川治理,其實綠川、柳川並非先例。高雄的曹公圳「沿岸截污」,
缺乏的水源,靠電力將下游處理後的污水,回送到上游注入。台中的梅川更是很早就將污
水藏暗渠,引清水到景觀河段,成為沿岸「藏污」的景觀河原型,現今漸漸為人淡忘。但
是好得是,多年未擾動,大樹成林,成為人工河上的綠蔭景觀。
所以,別再歌頌「沿岸截污」工法,或許可做過度時期的作法,但是不是河流整治的根本
!想想前述的日本市町的例子,真正完成下水道設施,達成「雨污分流」,讓城鎮內所有
水圳、雨水溝都是潔淨水源,沒有髒臭,減少蚊蠅,居民、遊客都能巡水而行,達成觀光
普及、生活均質的目的。而非像台灣,在特定河段,特定區域,以「沿岸截污」、「引入
新水」,打造特定景觀,用抄捷徑方式,呈現河流治理的表相。
更重要是,當普及污水下水道,達成「雨污分流」,流進河道、圳道的水源,都是乾淨的
,都將無需「沿岸截污」河道工程,減少對河流生態的破壞擾動。
「沿岸截污」的綠川,不是典範!它只是截污藏起一條河的污垢,城市水溝還是髒的!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327/1322784/
原來綠川對生態破壞這麼嚴重
看到就覺得人工味很重 太不自然了
很像硬生生製造一條人工河出來
作者: greedypeople (普通人)   2018-03-28 00:49:00
其實我覺得這個議題不論正反都太片面了 八卦板OCTO氏的講解我覺得相對各打五十大板可以看到不同面相
作者: hillgo327 (王者玩家)   2018-03-28 09:07:00
綠川要自然就是一條臭水溝阿 周邊的人才痛苦為了環團的"自然" 苦的是當地的居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