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何台灣第三勢力始終發展不起來?

作者: yoyoruru (哇系笨阿佑)   2018-02-19 14:42:09
: (暈)
: 那個,單一選區兩票制,是陳水扁當總統時主導第七次修憲才完成的選舉制度,那
: 是2005年之後的事情。這種特別有利兩黨制的選舉制度是民進黨刻意塑造出來的。
: 但是解嚴是1987年,那時的選舉制度是有利多黨形成的大選區,新黨、建國黨、台
: 聯、親民黨這些都是在選舉制度改變之前就已經成立的政黨,但是最終還是不成氣候
: ,這些才是這討論串問題提出時指涉到的絕大多數政黨。
: 解嚴和改變所謂「不利於形成多黨政治」的選制推出之間,有快20年的時間,中間
: 有過不止一次「第三勢力」的興起和衰退。至於這個選制運作到現在,也就是10年多
: 而已,只出現一個雜牌的時代力量(話說大家覺得洪慈庸什麼時候會轉進民進黨呢?
: )。
: 要嘲笑別人因果關係混淆之前,還是先對整個時間序列再整理一下吧。
用這十年多來只有一個小黨起來,這基本上也是一種結果論
單一選區兩票制,還是對小型政黨有利的一種制度
將政黨票分出去獨立投票的形式
讓小族群也有機會在立法院掙得一席之地
拿親民黨、新黨、台聯黨來類比現在的時代力量,基本上還是有決定性的不同
這三個政黨初期組成份子就跟時代力量差太多
帶頭的都是(超)重量級政治人物,成員也都是從各政黨分裂出來
幾乎沒有一個是政治素人
今天回到當初的選制,就算立委席次還是225個
各大政黨配票、棄保的操作下
像時代力量這種完全政治素人的新興政黨,根本沒有介入卡位的空間
搞不好連5席都拿不到
單一選區選出複數立委,不會有像今日"禮讓"的空間
棄保操作下,靠區域立委得票比率選出的不分區,更是連菜渣都吃不到
當然選制還有調整的空間
或許加入日本的惜敗制,或德國的重複參選制
更能集中小黨的力量,不需要把力量分散到區域與不分區兩邊
民進黨至少這幾十年,真的可以說拋頭顱灑熱血的
把一個國大代表以外,正常一點的立委舞台搭了出來
讓新人更有機會站上來
但是剛出道一兩年,怕紅不起來
就來抱怨制度不公,舞台不夠大?
要大頭症至少也拿出點實力~
作者: philxiao (Sting)   2018-02-20 01:26:00
請問德國的重複參選制和日本的有不同嗎?日本制度我知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