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內閣改組 看看外媒做的好事

作者: lefanfaron ( 月)   2017-09-07 15:26:02
內閣改組 看看外媒做的好事
https://anntw.com/articles/20170907-QxGk
【台灣醒報記者邱慕天特稿】「死硬獨派的市長」成了台獨派總統蔡英文的新閣揆?這是
《法新社》5日報導的開場白,由台灣背景《法新社》圖像記者寫的。同一時間,以這則
報導為底本的翻譯新聞已經銷遍了歐陸的德語世界。這篇用詞角度失準的報導,反映了一
般人對邊陲國度易有的單薄印象;解析這些新聞產製的過程,一場話語權的博弈也就此展
開。
國際政治的套路分析
上月30日《紐約時報》譯者(Interpreter)專欄出了一篇文章〈用解析他國事務的方式
,我們會怎麼看美國的阿富汗政策?〉,要讀者試想自己是一位外國涉美事務分析師。你
的任務是解釋為什麼白宮在本週之中決定加碼送出數千名(這是個毫不足以改變戰局現況
的數字)步兵到阿富汗。
若按照美國涉外分析師的常用套路,你可以說:「這決策反映了華府基要主義份子與自由
派在野勢力的宗派內鬥」(這是我們看敘利亞、沙烏地的方式);或是「老美癡迷重啟封
建時代的帝國餘暉」(這是我們看俄羅斯、中國、或甚至法國的方式);甚而可以說:「
這是一位非理性的狂人總統所下的決策」(這是我們解讀北韓的方式)。
這些解釋的共同問題,在於它們把國家政策視為由單一因素的決定論,而被貼上某某政黨
、某某宗派支持者標籤後,我們要分析的那群人,成了只會一種單線思維的「鐵板一塊」

各大報重責台灣
最近蔡政府以賴清德替換林全行政院長,台灣再度得到世界各主要通訊社的報導垂青。然
而很不幸地,遍及德語世界的報導中,卻全部引述自《法新社》的攝影記者一個解讀版本
。說到:剩下30%的台灣人(支持蔡英文)走嚴格的獨立路線,因這路線加劇了與北京當
局的緊張關係。
這段報導在《奧地利廣播集團》傳用的版本,為台灣的「留德華」教授李忠憲注意到,隨
後擴散引起了在奧地利定居的台灣朋友去國營的《奧廣》質疑、糾正。原因很明顯地,雖
然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最後有「國旗因素」為蔡催票,但蔡英文就任近一年半來絕難以與
「嚴格的台獨路線」等同。把閣揆換人的事件,連結到蔡的民調、再連結到北京/統獨因
素,完全是國際上一貫「涉外分析」所使用的膚淺、單一歸因:
中國因素是唯一話題?
如果對於敘利亞、沙烏地只有一件事重要(「遜尼派」與「什葉派對抗」),那麼北韓也
只有一件事重要(「金正恩的精神正常指數」);最後自然有關台灣政治議題的分析或報
導,只有一件事是外國人、歐洲人看得下去的:統派與獨派路線的對抗。
透過台灣朋友去信關切,《奧廣》微調了內文,包含將末段小標由「台獨路線失去認同(
」修改為「總統民意滑落」。
然而就「林下賴上」一則新聞,《法新社》「剩下3成台灣人支持蔡嚴格台獨路線」的德
語文字版本,依然遍及於《瑞士商報》(這是有156年歷史的知名瑞士財經週報)、《奧
地利標準報》(這是奧地利嚴肅的全國性日報閱讀率最廣的一份)、《德國明鏡周刊》(
德國第一流水準的政治雜誌)…等質報。
亞太記者隻手遮天
現代報業發源的歐美,儘管一般都有一套較為嚴謹的編輯台手冊,但對於遙遠或邊陲位置
的國際事務報導,往往也只是便宜行事或依循簡單而扁平的思維習慣。各國傳媒對於沒有
能力投射駐外記者的地區,都以直接採購通訊社的新聞為主;從而這些屈指叫得出名、任
職通訊社的亞太事務記者,就有能力隻手攪動歐美常民對於台灣事務的吸收理解。
與《法新社》齊名的通訊社《美聯社》另一篇報導也是極力著重於賴清德的兩岸政策立場
、對更為決定性的台灣內政角力則著墨有限。但同樣地,這篇《美聯社》報導原封不動見
諸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還有族繁不及備載的地區英文報。(此報導已是出
自於駐台北的美籍自由通訊記者。)
邊陲國家失落話語權
當美國人向內看時,他們當然知道,這第N次再對阿富汗增兵的背後涉及複雜的因素。他
們知道不論是歐巴馬或川普的決定都得受到國會盟友、對手的掣肘;區域均勢、國際盟友
的心態、專業軍事判斷,以及塔利班、喀布爾等政治圖騰在國內代表的意義…,也都是一
項政策決定背後的考量。只是到了國際,獨獨美國在得以真面目示人;台灣人卻不幸被化
約為只能被動回應中國因素的一群人。
《經濟學人》上一期封面故事為〈政治伊斯蘭的謎題〉。台灣人可輕易將之標為「他國事
務」而棄讀;但文中卻特別提名台灣和南韓,將我們的民主視為一種「以繁榮穩定的市場
經濟為先,支持國家不流血的體制變革」的成功經驗,好對照突尼西亞、摩洛哥、埃及、
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伊朗等產業民營化不足、高度倚賴初級原物料出口的褓姆政府狀態

這些在在顯示了「讓世界對台灣好奇學習」、「讓台灣經驗有人聽」,是一場話語權的作
戰;而話語權的作戰就需要台灣與各國經驗「追對廝殺」的比較論述──直到找到「台灣
經驗」得作為典範(paradigm)或異例(anomaly)參與我們探究世界歷史或理解人類經
驗獨特點。
作者: stvn2567   2017-09-07 15:29:00
這記者需要學習長話短說和挑出重點
作者: MoneyMonkey   2017-09-07 15:36:00
就歐盟投共,梅克爾舔中,何必幫他們粉飾?歐盟那群王八蛋,搞出一個巴黎協議,用每年一千億美金的補助和技術支援來獎勵世界上第一大排碳國,還有什麼必要幫他們說話?
作者: bdmizar   2017-09-08 09:16:00
一樓居然看不出重點?!?!? 請承認92共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