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香港新世代 僅3%自認中國人

作者: twyes1688 (twyes1688)   2017-07-03 20:00:24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15686
較回歸前 認同少十倍
〔編譯劉宜庭/綜合報導〕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今年屆滿二十年。香港大學六月二十日公布
訪問一二○名十八至二十九歲年輕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三.一%自認是「廣義的中國人
」,相同的調查二十年前首次進行時,有三一%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路透訪問一九九
七年出生的十名香港二十歲年輕世代,他們對「香港」的忠誠感大於對「中國」,基本上都
認為自己是香港人。
二十歲的周可愛(譯音)表示,中國運動員在北京奧運橫掃獎牌榜,囊括四十八面金牌時,
「心裡好興奮。我覺得中國好強盛,如果你那時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我會說,我是」,但
在參與二○一四年「雨傘運動」被捕後,「現在…我不想說我是中國人,這讓我感覺很差,
即使你問我一百次,我也一樣不承認。」
力爭民主 推動自決權
雨傘運動、銅鑼灣書店老闆「被失蹤案」、立法會議員宣誓風波等,隨著中國逐漸壓縮香港
自治權,高壓管制民主活動,香港二十歲年輕世代,反對中國的態度愈趨堅定,愈來愈多年
輕人推動「自決權」(self-determination),甚至是獨立;中國原本承諾讓香港維持自治
,至少五十年。
為有效監管年輕世代,中國計畫在香港推動「愛國主義」運動。一日上任的香港行政長官(
特首)林鄭月娥,六月二十日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不能讓港獨傳播」,要從幼兒階段
就開始教育「我是中國人」,加強香港公民的身分認同,但此舉引發批評。
強迫愛國 反彈反更大
二十歲的黃喬約(譯音)表示,「政府怎麼就不了解,越強迫香港人愛中國,就會引來更多
反彈?」同齡的學生盧凱蒂(譯音)指出,「你能看見管制在中國是如此無所不在,如果香
港的情況再惡化,可能會變成那樣,香港將不再安全」、「這是種無形的恐懼」。
不過,也有年輕世代認為,「香港人」或「中國人」的身分認同並不衝突。聲稱對政治冷感
的吳菲利(譯音)表示,他會先說自己是香港人,接著才說自己是中國人。未來志向是當公
務員的商科學生路多維克‧陳(譯音)認為,「這兩種不同的文化可以共存…,兩邊要試著
更了解彼此。」住在香港三年、就讀商科的中國學生岳又希(譯音)指出,「二十年只是開
始,他們漸漸會有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來自文化,而不是政治。」
心得:
香港行政長官(特首)林鄭月娥 : 要從幼兒階段
就開始教育「我是中國人」,加強香港公民的身分認同
真是神經病,掩耳盜鈴
現今這個年代,愈教育 「我是中國人」 愈沒有人認同
你要香港認同中國人 應該從實質面解決香港人的需求
例如自治 等等 , 你這個傀儡 很悲哀
要讓香港人自認中國人是要從內心的感動
不是教育 這沒有用 白癡
作者: centra (ukyo)   2017-07-03 20:05:00
反正就演戲,高喊愛國私下移民。喊愛國是政治正確管他信不信
作者: victoryman (聖立祐 彭馬利哥)   2017-07-03 20:06:00
以後的香港真的像十年裡的"本地蛋" 那樣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7-07-03 20:07:00
繼續哭哭也改不了中國國籍
作者: PPLsea (人海)   2017-07-03 20:09:00
請問廣義中國人幾%?
作者: windyyw (ff)   2017-07-03 20:14:00
廣義不分年齡是35%
作者: iChina (愛republic of 中國)   2017-07-03 20:48:00
從以教育-我是中國人!很棒的政策
作者: nightwing (內觀自心)   2017-07-03 21:57:00
這就是習包子的政績 港人無感 只好強迫政治洗腦
作者: yh662288 (yh628)   2017-07-03 22:50:00
自由時報又發這種智障文章,只能騙騙吱吱
作者: diaw (diaw)   2017-07-04 04:31:00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林夏如的數據 網上都查的到!XD....
作者: lover333 (思知行果)   2017-07-04 12:18:00
當初最愛中的港人,如今因經濟生活貧困而不滿;中國本地百名職缺近百萬者搶,還有不會思考的台灣人認為被中統會富裕,莫忘中國不允許任意至外省工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