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同溫層泡泡」破裂了:一場不會到來的勝選派對,一個單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18:00
文章網址:https://goo.gl/UW4GyP
文章標題:「同溫層泡泡」破裂了:一場不會到來的勝選派對,一個單邊的故事
"Hey , are you coming to the election party tonight?"
上星期二晚上 7 點左右,我的手機傳來了這麼一則訊息,搭配上啤酒的表情符號。
當我步入哈佛甘迺迪學院的禮堂,偌大的電視牆、紅白藍氣球、彩帶,當然還有必備的啤
酒和 pizza,整個會場宛如早已準備好迎接即將到來的勝選。身旁的美國同學在臉上彩繪
了代表希拉蕊的"H",興奮的拉著我一起拍照,"Let me post this on instagram .
"她的豔紅指甲油滑著 iPhone 螢幕,同時咕嚕咕嚕灌下波士頓著名的 Samuel Adams 啤
酒。
從總統大選的第一次辯論開始,大家似乎已經習慣晚上聚集在禮堂,看著電視牆,自在愜
意地和身旁同學聊天,時不時對川普的發言發出噓聲,而今晚看似也不例外,大家興高采
烈地聊著 after party 要去哪間酒吧,甚至樂觀的覺得開票結果應該可以很早就確定希
拉蕊當選。
"I am with her . You are with her . Everyone is with Her!"哈佛大學、劍橋、
麻州,整個環境瀰漫的氛圍,讓我一度懷疑在全美國是否真有支持川普的人。學校教授、
同學毫不保留的表達對於希拉蕊的支持,和對於川普的不屑一顧,"Whoever votes for
Trump . I think they are insane . "談起川普,總是離不開"racist , sexist and
anti-gay"的言論,當然還有他千夫所指的囂張、傲慢行徑,"How come a bloody
businessman can become our president?"
不管是這裡的美國同學或是國際學生,大家多半都以一種看笑話的心態嘲弄川普,但是大
家越發起勁的批評川普,他所受到的矚目也隨之節節高昇,各種反對他的言論像是替川普
做了免費的宣傳;反觀希拉蕊,大家支持她的原因,除了「政治正確」外,似乎也無法找
出更強而有力的說詞,在我看來倒是有種類似於把支持川普的群眾歸類為「不理性」,大
家便可以順理成章地以「理性」抉擇希拉蕊,一個非黑即白的邏輯。
晚間 7 點、8 點、9 點......當時間一分一秒的經過,身旁的同學們表情開始產生變化
,原先拿著酒杯的手兀自的靜止在半空中,臉上的笑容凝結成一個奇怪的弧形,瞪大眼睛
不可置信的看著川普拿下一個個關鍵俄亥俄、佛羅里達、愛荷華和北卡羅來納等州,270
(選舉人票當選門檻)宛如死亡的臨界點,晚間 12 點,甘迺迪學院一片死寂,張燈結綵
的氣球還高掛在會場,這場還沒到來的勝選 party 已經宣告提前結束。
「如果你才剛起床,你可能會很震驚的發現一件事:川普已經成為美國第 45 屆的總統」
隔天早上的新聞播報說著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打開手機發現 Facebook 上早已被各
種驚訝、恐懼的訊息占據,大家心目中應該都浮現同樣一個問題:「這一切,究竟是怎麼
發生的?」
川普勝選:不願面對的真相
「我們就像活在一個極大的同溫層,不知道外面還有另一個世界」
另外一個世界太大了,大到我們不能忽視,大到我們變成了少數。
學校在第一時間作出回應,寄信通知大家,在圖書館的一樓會有整天的"marker space
for hope"的空間,讓大家可以自由的尋求慰藉,另外中午時間也舉辦了community
gathering,「在這個非常時期,校方很能夠明白大家的無助,希望提供管道讓大家抒發
情緒。」我去了圖書館,大家互相擁抱,互相擦去彼此臉上的淚水,"I feel afraid .
I feel ashame . I feel overwhelmed"各式各樣的標語,夾雜著憤怒、疑問和無助。
中午的聚會,大家都收到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告訴你要如何表達你現在的情緒:第一步
,請你分享你現在的感受,第二步:和另外的小組交流你所分享的情緒,第三步:4 人為
一組,分享你平常如何面對困難,第四步:你現在想的是什麼?或是你現在想知道的是什
麼?
在場的人,宛如極有秩序的逃難者,情緒雖然激動,但還是遵照了紙條上的指示,圍成一
個又一個的圈子,從彼此的話語中得到擁抱、安慰,和走下去的希望。
教室內伴隨的啜泣聲,我驚訝的發現,昨天跟我一起在禮堂的同學也在小組中,手上的豔
紅指甲油依然閃閃發亮,臉上依然畫著精細美好的妝,眨巴著大眼睛,她語帶顫抖地說:
「我實在無法想像,怎麼會有人願意把選票投給一個如此歧視女性的人!」說完便開始抽
抽噎噎的哭了起來,其他人也相繼紅了眼眶。
「今天對大家而言,是個痛苦的一天。但是,我們必須團結,我們必須堅強,因為我們必
須讓這個社會依然充滿希望。」學院高層用這句話送給大家,伴隨大家的淚眼中結束聚會

步出教室,我的腦袋被各種情緒占滿,滿到隱隱作痛,一直在腦袋中盤旋的一句話:"
To Hell with Good Intentions . "(所有良善的好意都是通往地獄的道路)
大家眼中,我們這些就讀哈佛等大學的人,或許是所謂「高知識份子」。而我們絕大多數
也自認富有理性和崇高理想,一心想要為這個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但是如今我也不禁反省
,我們是否太過樂觀自信,以至於已不明白為什麼有這麼一大群人反對我們的努力?反對
我們「施捨」的善意?反對我們提出的各種「建議」?甚至,狠狠地撕碎我們心目中的「
理想藍圖」?
我沒有投票權,也從來沒有去過美國中部的任何州郡,但我總覺得有些話想問出口,我想
問我身旁的同學,或是遠在華盛頓的政治菁英,他們是否曾經造訪那些城市?是否曾經在
那些城市生活過?是否經歷所謂「沒受到高等教育的美國白人」所度過的一天?
我無法停止思考,如果今天是希拉蕊勝選?可以想見的就是觥籌交錯,大家在酒精和宴會
中互道恭喜,慶祝著民主的勝利。但是此刻我想像著一個透過媒體報導建構,加上過去同
學間口耳相傳所描繪出的,支持川普的經濟弱勢選民:
「他可能甚至沒有手機網路,沒有接觸任何社群媒體的管道,他可能必須在天還沒亮就出
門投票。幅員廣大的美國中部,他必須開好長一段的車才能抵達投票所,他的車早已老舊
不堪,但他還是堅持投下支持川普的票。
華盛頓特區的政客對他來說太過遙遠,比起人們指責的種族和性別歧視,他認為自己才是
被歧視的那一群,連明天的溫飽都不知道在哪。他可能連川普勝選的消息都遠比東西兩岸
的人知道的來得晚,川普勝選後他並沒有激動的慶祝,因為他知道,隔天早上他依然需要
早起,需要送貨,需要去當地的小餐廳上班,但是他仍然選擇相信,相信川普可以帶來的
"Change",改變從來不是一個新的詞,改變也不見得代表創造更好的未來,對他而言,
改變是回到過去,回到光榮的 American old days......」
「我覺得我們像是活在巨大的"Harvard Bubble"裡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哈佛
泡泡」這個詞就如同鬼魅般,時不時的在我跟同學的談話中出現,在泡泡裡面的我們,就
像被細心保護的嬰兒,霸道地占領著全世界的目光,自顧自地用自己的語言說話,我們一
個勁的用盡全身的力量,捍衛泡泡紙下的真理。
但這些真理是如此的脆弱,必須用一層又一層的泡泡紙來包覆,不能捲曲,不能重壓,只
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在泡泡裡面的我們,是如此的狂妄,同時面對外來的世界,卻又
如此的軟弱。
然而,在泡泡裡面的,不只有我們,還有大家熟知的主流媒體,選前一面倒的樂觀預測美
國第一位女性總統的到來,看似準確的民調透過各種渠道推送,泡泡裡的我們互相握手打
氣,再次確認自己立於不敗的地位,「這場選戰走得的確不容易,我們經歷過很多糟糕的
時刻,但是最糟糕的一天並不會來臨,因為希拉蕊終將會當選。」懷抱著偉大的勝利情懷
,大家無法自拔地為彼此施打名為樂觀的精神毒品,在這個狂亂世代,只能仰賴更多的正
能量來維持生命。
禮拜三早上的哈佛校園異常的安靜,不久前經歷過的罷工事件,和近期沸沸揚揚的男子足
球隊性別歧視醜聞,我們所處的世界又再經歷一次劇烈的震盪。道瓊指數當日重挫、加拿
大移民網站當機,大家紛紛在 Facebook 上發表各種傷心欲絕的留言:
"I felt that the election was not just a victory for bigotry , racism , and
misogyny——but also a defeat for truth , reason , and empathy . "(對我而言
,這場選舉不僅僅是固執、種族歧視和厭女症的勝利,更是打碎了真理、理性和同理心。
)哈佛教育學院裡大家最喜歡的教授一大早寄來的郵件,靜靜地躺在我的信箱中。
我從來不是川普的支持者,尤其是在聽到 2005 年川普在車上大放厥詞,炫耀自己如何試
圖強行玩弄一名已婚的婦女,"when you ' re a star , they let you do it . "、"
You can do anything . ",我承認我全身顫抖的幾乎無法把整段對話聽完,川普的聲音
在我的耳機裡迴響,距離近到彷彿他就在我身旁,用他那雙手對我指指點點。
而川普的回應,僅是輕描淡寫的說這是一場「十年前的更衣室玩笑」,更是讓人不寒而慄
"Let ' s be honest . We are living in a real world . That is nothing more
than a distraction from the issues we are facing today . "
我想問川普,如果你覺得對於女性的歧視不過只是一場玩笑,那麼要讓我們怎麼期待你能
夠作出任何重視女性的舉動呢?
很多問題,也許現階段我是得不到任何答案的。巨大的泡泡被玩心大起的頑童壓碎,發出
啵啵啵的清脆聲響,也許有些人和我一樣,感受到緩慢卻又深刻的撕裂,當我們一直以來
深信不疑的故事,在其他人眼中是如此的一文不值,甚至是激烈的朝著相反的方向邁進,
我們又該如何自處?
當我們日以繼夜仰賴主流媒體的資訊維生,卻沒有注意到主流之外,一個個潛藏在憤怒背
後的聲音,究竟哪個立場才是正確?什麼是值得我們相信的?在泡泡被戳破的同時,這些
疑問無法停止的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美國太大了,選舉結果告訴我,在我們所處的美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平行時空,那裡
的人跟我擁有一樣的國籍,流著一樣的血液,說著一樣的英文。但是,我對他們的生活環
境、意識形態一無所知。」
「我來自堪薩斯州的農村,一個無法用都市形容的地方,我身旁的親人,我的叔叔、阿姨
,甚至連我的父母都支持川普,好幾次我都和我的爸爸吵了很兇的架,他對我大吼他無法
了解我,但我也很困惑為什麼我也沒辦法瞭解他。我好痛苦,也好害怕,為什麼一場選舉
讓我的家庭變成了這樣。」
同學們在聚會上分享的話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想起了剛入學的時候,教育學院的教授
曾經播了一段 TED上 一段非常有名的演講給大家,演講的主題是關於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奈及利亞出身的小說家 Chimamanda Adichie 從自
身的經驗出發,她講到她到美國讀大學時,她的室友對她的流利英文感到驚訝,對於她聽
過美國主流音樂感到無法置信,她的教授評論她寫的小說「不夠有非洲的真實性」,只因
為故事中的主人翁受過教育,會開車,從來不會餓肚子,就像中產階級的美國人一樣。
Chimamanda 也承認自己曾經陷入單一故事的牢籠,當她說她第一次到墨西哥時同樣感到
驚訝,當地的人不像她在報導中讀到的那樣,一味的鑽醫療保險漏洞,一味地想從美國邊
境湧入,他們就是單純的像一般人一樣生活著,到市集買菜、煮西班牙蛋餅,同時也有微
笑的能力。
此時此刻,我有一股衝動想要拿著這段影片詢問教授,是否我們在這場選舉中接收到的,
正是我們自行刻劃的單一故事?這些故事,是不是建構在「我們比他人更好、更有權力來
改變世界」的出發點上,而自私的排除了其他故事出現的可能?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不在於它是錯的,而是在於它的不完整。
這幾天,我聽了很多年輕女性的故事,很多高知識份子的故事,和很多充滿擔憂和恐懼的
故事。但是現在,我還想聽到更多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是怎麼樣形塑了一個跌破眾人眼
鏡的選舉結果,這些故事也許發生在被稱為「搖擺州」的佛羅里達州、賓州和俄亥俄州,
在很多和我一樣的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過的鄉間,那些人所經歷的故事。
「想像有一天,如果你要和你的孩子,講述這段美國大選的故事,你要怎麼說?」不論是
美國也好,台灣也罷,每到選舉大家前仆後繼地花費了極大的時間和金錢,試圖構築出我
們自行定義的理想國,但是我們要如何告訴我們的下一代,這些口水、鬥爭、作秀和背叛
,就是選舉為他們留下的結果?
我也許不能夠定義,什麼樣的選舉結果才能為下一代帶來最大的福祉,但是我相信,就如
同 Chimamanda 在演講中最後的總結:「至少我們必須相信,拒絕單一故事的重要性。當
我們能夠更柔軟、更開放的接收到不同的故事,我們才能夠學習失敗、學習重建,學習如
何成為更好的大人。」
作者: Luke2000 (香蕉共和國)   2016-11-18 12:22:00
美國人有什麼好崩潰的?台灣還因此被賣掉才真是冤枉。XD
作者: razuju (當局者迷)   2016-11-18 12:24:00
菁英的傲慢,承認自己才是需要被教育的就不會寫這種廢文了
作者: Luke2000 (香蕉共和國)   2016-11-18 12:24:00
對某部分美國人來說只是失去幸福感,對台灣來說卻是從此顛沛流離,淪為難民。XD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25:00
你這說法 跟中華民國要滅亡一樣的道理一個難民之島 房價還是全球第一 不會有事的
作者: Lapodia (o'_'o)   2016-11-18 12:26:00
整篇文章都是傲慢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26:00
飛彈危機時 那才叫難民潮 房價股價崩盤真的要變難民 天龍國的人第一個會知道然後飛走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28:00
川普陣營也是一個同溫層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28:00
問題在於所有媒體 網路的全面負評 川普還贏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29:00
共和黨同溫層,民主黨同溫層,希拉蕊同溫層,川普同溫層,進步同溫層,家庭價值同溫層...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29:00
是想給現在很關注同志議題的人看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29:00
美國人的1129美國媒體多數都是反川的,同溫層規模完全不一樣。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1:00
那叫全面 不用看到同溫層就跳腳 事實就是跳脫現實出去看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32:00
Fox News反川普?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2:00
分析不是靠情緒,而是多方面的資訊的整合
作者: Zcould (夜火千影)   2016-11-18 12:32:00
因為那些鄉下老白人不上網也不寫網誌,寫了也沒人看
作者: DCHC (純愛基本教義派♥)   2016-11-18 12:32:00
不信神的美國人以自己的想法看待全人類,忘了普世的道德真理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3:00
以及對手的策略 才能判斷未來的局勢
作者: kazekaze (原點 *黃涓凰)   2016-11-18 12:33:00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4:00
好比 我也會看王炳忠 候漢亭的臉書 等極統派的圈子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34:00
不上網也不寫推特的那些人,每個人也是一票。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5:00
要判斷就要把自己帶到自我認知的對面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35:00
川普是美國人的選擇,的有另一批「自認自己代表美國」的人不肯接受。誰在反民主一目瞭然。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36:00
當這些所謂的川普支持者,只願意看290張選舉人票,卻不願意面對希拉蕊總得票數甚至超過川普100萬票的這個現實,不願意深究背後的問題,這不過是另一個希拉蕊同溫層,對不起,現在是川普同溫層。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7:00
就是所有的狀況都要掌握 大數據也是要人去跑的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37:00
這場選舉最悲哀的就是到現在還要看到那些自以為自己代表美國的人崩潰,彷彿1129的9.2崩潰了兩年還沒完。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38:00
你有事嗎?刺激到你什麼,誰在跟你川粉希粉川普的策略就是打選舉人票 有些地方他根本不去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39:00
更悲哀的是另一批自以為代表美國的人蔡政權上身,得意洋洋的變成另一種希拉蕊。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39:00
手機PTT很方便,看到崩潰的人丟黑名單就好了XD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40:00
你要發洩情緒就發洩吧什麼叫現實 就是要贏 輸了就要檢討為什麼會輸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16-11-18 12:41:00
那種人就是文章中學校要提供他們管道的,可惜中文只好當鍵盤族,需要支持QQ有學過團體動力學,就會一眼看出美國學校做的真好,那些在台灣就是自生自滅直到崩潰。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6-11-18 12:45:00
愚蠢的麻州人
作者: momogo11 (ヴァイオレット)   2016-11-18 12:45:00
哭哭喔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47:00
文中其實他已經有資訊了就是罷工的訊息 但被他給丟悼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6-11-18 12:47:00
連哈佛都那麼蠢,美國沒救了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48:00
而且低估了投票率(連文中作者都沒投票權)這次其實共和黨也沒因為川普多票,是民主黨自己沒出來投
作者: KyleSeager (Ready for KyleSeager)   2016-11-18 12:49:00
麻州人就自以為GDP高,又有革命傳統,處處都瞧不起人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49:00
就只是要在內鬥中獲勝喔,所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說法",都是放屁囉!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50:00
看來,是時候找一些融卷標的了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51:00
好好好 快去~(照你這麼情緒要三思)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6-11-18 12:52:00
一堆吱吱也在同溫層呀 只會檢討kmt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53:00
3k話說對一半,檢討KMT為什麼失敗才對765-381怎麼敗光的 DPP是沒看KMT怎麼垮的所以現在DPP真的是活在同溫層中
作者: MoneyMonkey   2016-11-18 12:58:00
川普陣營也不過是另一個希拉蕊陣營,或著說另一個蔡英九陣營,這時候不找融卷標的,更待何時?
作者: kiki2125 (噬謊者)   2016-11-18 12:59:00
那是你的事…
作者: davidstar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   2016-11-18 13:34:00
好文!說中了我在看選戰時最大的疑問:這些人怎麼這麼開心 在不知道敵人長怎樣的狀況下這麼樂觀篤定??樂觀到把對方是中下階層白人的標籤當作理所當然樂觀到把貼標籤霸凌這件事視而不見
作者: gy3310   2016-11-18 13:57:00
活該
作者: focoket12 (小肥紅)   2016-11-18 14:32:00
廢文,完全沒有真正檢討自以為是的菁英如何毀了美國
作者: Gallardo   2016-11-18 15:02:00
就說民主黨支持者很喜歡看電視 尤其是看CNN 潮水退了
作者: zyxx (321)   2016-11-18 15:06:00
同意傲慢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樂)   2016-11-18 15:14:00
哈哈 KMT2014大敗前也是同溫層取暖 小黨2016也是很同溫層搞得比DPP聲勢還浩大
作者: tancos (阿帕帕帕~~)   2016-11-18 18:13:00
這台灣不知道經歷幾次了,美國現在才崩潰??台灣民主獨步全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