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韋安觀點:應對「新關系」,兩岸主事者都不容易

作者: awsd (隨你猜)   2016-04-12 09:56:59
韋安觀點:應對「新關係」,兩岸主事者都不容易
http://www.storm.mg/article/101143
馬規蔡若不隨,兩岸關係閒會有何種新的走向?對兩岸而言都是難題。(雙英會/總統
府提供)
5?20之後的兩岸關係,到底何去何從?
關注此一議題的臺灣百姓,猶如颱風天在岸邊聽濤觀浪。雖有心理準備,綠色執政下兩
岸關係,一定不可能與馬政府時期比擬,但究竟只是風起潮湧,些微沾溼「岸邊」人的
腳足?還是浪如人高,令人不得不心驚退散?實在讓人有幾分糾結。
從1?16大選結束,到至今的種種跡象,如何應對「兩岸新關係」,到底兩岸之間是「有
關係」,還是「沒關係」,其實對兩岸高層、主事者來說,都不容易。
3月8日,對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大陸人大、政協「兩會」期間,接受陸媒釆訪時表
示,對臺灣新政府5?20之后,是否接受「九二共識」,大陸對此「不存幻想,也靜盼佳
音」。據說,陳德銘在記者截稿后,還一再叮囑,務必「忠實傳達」此意。顯見是一種
政策定調。
「不存幻想,也靜盼佳音」,說白了,就是民共之間至今在兩岸關係的溝通協商上,仍
困難重重,難有共識。大陸方面已準備好兩手打算。
大陸「兩會」,歷年都是對臺政策定調的終極所在。3月3、5日兩天,大陸第一、二、四
號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俞正聲,分別對兩岸關係發出清晰表白(如附表),歸結起
來:「承認『九二共識』的曆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
」。
此外,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本屆政協任期三年來的《政協工作報告》中,首次說出「反
臺獨」字眼;總理李克強所做《政府工作報告》,在反對「臺獨」前面,還加上「堅決
」二字,同時補充「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表述;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說法則
是,「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曆史悲劇重演」

「兩會」傳遞出這樣「高冷」的信號,確立了北京當局對民共之間兩岸關係的最后底線
。同時,也清楚地表達,現在「球在民進黨這邊」。
大陸領導人對臺政策說法。
大陸領導人對臺政策說法。
或許,不少人認為如此說詞(政策),倚強凌弱「強人所難」,但是從過去兩岸長遠的
歷史進程中來看,也不無暗藏「讓步」的意涵。大陸的對臺政策方針,50年代毛政權時
期,是「解放臺灣,統一中國」;80年代鄧小平時代,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而
現在的習進平時期,則成為了「九二共識,兩岸一中」。
大陸對臺政策由「促統」轉向「反獨」,若嚴肅地體會此中含義,可說大陸間接呼應和
「靠攏」蔡英文主席的「維持現狀說」,以及「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說」。只是要看
未來的蔡英文總統和她的核心兩岸政策幕僚們,對此如何研判。
蔡英文此前接受中時專訪,表示「期待大陸再給點善意」。接受中時專訪,要求對岸「
再給點善意」,這兩項本身就是一種軟化及和緩表示。不過這樣的要求,大陸方面恐怕
已經「給不起」了。
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后來在回應蔡英文的呼吁時,表示「對『九二共識』的堅持,既
是我們的原則,也是我們的善意。」由此可見,北京當局自認已無退讓的空間。
不少綠營的學者和政治人物樂觀篤定,在民進黨、蔡英文全面執政之下,只要堅守既有
「理念」,大陸對臺政策自然也會再妥協、會隨綠營而調整。但他們以既有的臺灣政治
經驗,無法體會到「大國政治」注重延續、不易轉向的特性。
臺灣的政壇建立政策可以很「靈活」,憑藉領導人個人意志,或一時興起民意,曾設置
過「國統會」、通過了《國統綱領》。或是「任性」地提出「兩國論」、 「一邊一國」
。然後,可以隨意「終止適用」, 或改弦易轍。
不過,大陸的兩岸關係政策方針就是「大國政治」的副產品,關係到中共政權的政治核
心利益,以及60多年都未曾動搖的「一個中國」政治教條。同時會影響擁有13億人口中
共政權本身的政治基礎,絕不會因為受到「外力」干擾、抗衡而輕易轉變。 所以在今年
「兩會」期間,才會密集出現大陸最高領導層的一再宣示,和相關縝密配套動作。
如何應對「兩岸新關係」?對即將上任的蔡英文總統來說,同樣面臨極為傷腦筋的局面
。從在野到執政,首先就要面對昨非今是的尷尬。
2008年11月,當時的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臺,民進黨發起了連續數日「為臺灣守護、向
中國嗆聲」 的示威抗議活動,不僅在濟南路上封街跨夜,而且幾度在圓山、晶華、國寶
等飯店,圍困出席活動的陳雲林。近年來臺灣反中、仇中、抗中的民氣,可說與民進黨
的領導作用,有著極大的關係。對綠營重新奪取政權,當然功不可沒。
如今,民進黨的說辭「未來兩岸關係要尊重臺灣民意」,「要讓臺灣人民感受到(大陸
)善意」,不知對岸會作何感想。因此如何讓綠營的支持者,接受新政府上臺後,在兩
岸關係上有可能的轉向—接受或靠攏「九二共識」,應該是綠營(而非對岸的)的功課
。綠營有必要提出一套讓支持者民意,能夠跟著轉向兩岸關係新論述。除非,民進黨根
本不在乎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
在當選總統後不久,蔡主席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感受到對岸的善意,大陸方面「只
批獨,不批蔡」也確有此事。據說,大陸媒體從選取到至今,都一再接到上級指示,可
以批判民進黨、時力黨及其成員,但不能對蔡主席有任何嚴詞抨擊。
當然,蔡英文在競選時提出「溝通、「不挑釁」、「不會有意外」,維持兩岸現狀三原
則,以及選后開始呼籲「和解」、「向前走」,「對於政治敏感度較高的議題,要有整
體戰略思維」等說辭,也被對岸解讀為善意的回應。
但近來民進黨內,與蔡主席主張相背的「不善意」舉動卻紛沓而至,如新潮流系的創始
元老洪奇昌,因為跟對岸「走的近」,最近被新系除名。綠委以議事權,阻擋海基會董
事長林中森前往大陸訪問。
本來具有釋放「善意」指標意義的民進黨版《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最後非常「不
到位」。雖然文字上去除了「兩國」字樣,但內容中事前、事中、事後的嚴格監督條款
,基本上是完全限制了未來兩岸簽署協議的可能性。被外界解讀為兩岸「踩剎車」及「
不協商」條例。潑了對岸一頭冷水。
此外,民進黨呂、謝、游、蘇四大天王的動態,也可看出他們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立場和
可能扮演的角色。呂前副總統呼籲重大局,希望同志「眼光放遠」,謝長廷則少有聲音
,兩人算的上綠營兩岸關係的「和諧派」。
另一位天王游錫?卻仍熱衷於「虛擬建國」,提出「正名制憲」、「臺灣入聯」的主張。
還有,蘇貞昌之女,民進黨立委蘇巧慧提出包含「兩國論」含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游、蘇兩人的舉措,都有和蔡主席的「維持現狀」有違和之感。
以上,種種可以推測出三種可能:一、綠色執政的兩岸政策,未來有可能蔡總統也無法
說了算,還需要黨內再溝通;二、兩手策略,有人扮黑臉,與對岸爭取討價還價的空間
(這種可能性不大);三、選舉期間大家都聚集在「英派」羽翼下,選後開爭搶權力大
餅了。讓還沒有上任的蔡總統,現在就開始感受到當家的不容易。
除了兩岸關係,臺灣和大陸都有其他不可輕忽的挑戰。臺灣方面,面臨社會再分配挑戰
(年金改革、解決貧富差距),經濟轉型,能源轉型,老人長照等問題。大陸方面,則
面臨經濟下行,與西方大國間的金融戰(日歐的零、負利率等),社會轉型,北韓、東
海、南海等潛在軍事衝突風險。雙方都不應該再困窘在兩岸關係無解之中,早點擺脫這
個泥沼。
大陸認為,蔡主席是個難纏的對手,而習主席更是一個深藏不露(也可怖)的對手。最
近美軍太平洋司令,被白宮下封口令禁止談南海,因為美國歐巴馬政府希望與中國達成
核不擴散、經貿條款等方面的合作,而冷處理當前的南海問題。
這一方面證明習的謀略,另一方面則在於大陸的實力。應對這樣的對手和他背後的實力
,當然不能大意,除了勇氣之外,蔡主席更加需要的,是加倍、過人的智慧。
*作者為專欄作家
作者: Marino (馬利諾)   2016-04-12 09:58:00
黃安滾
作者: bg00004 (絕緣體)   2016-04-12 10:07:00
這個專欄作家還在鴿子封包嗎? 美國都明確表示不承認92共識了...這是怎樣的訊息~自己去捉摸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