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社論-施明德與沈富雄的綠色憂慮

作者: Mittermaiya ( )   2015-12-07 11:06:16
旺中不意外,寫篇社論也能自相矛盾成這樣
※ 引述《YusaAoi (YusaAoi)》之銘言:
: 社論-施明德與沈富雄的綠色憂慮
: 2016年總統選舉可能是台灣有史以來最沉悶的一場總統選舉,選戰開打以來呈現一面
:倒情勢,雖然蔡英文支持度只在4成5左右盤旋,仍被外界形容成「躺著選」,不是因為
:蔡英文有什麼高明的選策、動人的政策,而是多數選民對國民黨的表現不滿意,似乎打
:定主意要讓國民黨徹底輸一次。
中壢李性招牌戰法:蔡英文沒有高明的選舉策略跟動人的政策,大家只是想要國民黨倒,
根本還是兩黨一樣爛啦~鐘擺遲早會擺回我們這~
卻忽略了蔡英文根本選得超認真超用力,政策提了很多,選戰策略更把你國民黨
海放不知道多少條街去,這種文章只能騙那些走火入魔只想接受心中既定印象加深的人。
: 過去4年台灣風雨不斷,多數選民對國民黨執政成績不滿,但是如果問大家,蔡英文
:上台、民進黨執政就會做出好成績?「維持現狀」就可以維持兩岸和平?「把門關起來」
:台灣能走出經濟困局?廢核減碳下可以不缺電又不漲電價?多數民眾似乎也沒有把握。
:事實上,許多人對蔡英文與民進黨上台後的表現深以為憂,對民進黨並不放心。可以說,
:這場沉悶的選舉民眾對國民黨不滿是「顯性共識」,對民進黨不安則是「隱性共識」,
:顯性作用遠大於隱性,於是形成了一面倒的選情情勢。
: 但這種顯性大於隱性的作用力如果不出現改變,可以預言2016年總統大選的揭曉就是
:「風雨後的風暴」降臨。國民黨下台是一場風雨的結束,民進黨上台未必是風雨後的初
:晴彩虹,卻很可能是另一場風雨,甚至是暴雨的開始。
: 這一場風暴預告,最急切表達憂心的,也是選民最該好好傾聽的,是出身民進黨的2位
:元老級人士施明德與沈富雄的諄諄示警。其中,施明德的話說得最重,他憂心忡忡地警
:告「綠色恐怖」時代的來臨,沈富雄則直率地預言蔡英文不能帶大家走出困境。他們不
:是只做出片面斷言,而是以其半生為民進黨縱橫拚搏的深厚經驗,從兩岸的大局、民進
:黨的黨性、蔡英文的個性,如庖丁解牛般深入地剖析,歸納出若干警訊:
還過去四年勒,是過去八年好嗎?
我看應該是:讓國民倒是顯性共識,讓民進黨多數一次做做看是隱性共識。
會找沈富雄跟施明德出來背書就代表這些人根本沒有想過為什麼他們現在那麼討人厭。
: 第一個警訊,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也就是來自於蔡英文的人格特質,讓人對其領導能
:力的憂心。這一點,在沈富雄所寫的〈愛開國是會議〉中,有深入的分析,蔡英文面對
:重大議題只有兩樣法寶:一是「台灣共識」,另一為「國是會議」。但這二個法寶當反
:對黨領袖是綽綽有餘,但要拿來治國卻是遠遠不足。
: 簡言之,所謂的「台灣共識」往往流於沈富雄打趣譬喻的一種情境:「保費不可升、
:給付項目不可減、服務品質不能降、醫生過勞我不在乎」,也就是相矛盾、難執行的共
:識;而「國是會議」是一個共識決場域,最後也只能「僅供參考」。換言之,如果蔡英
:文沒有在矛盾中決斷、在迷霧中指向的領導魄力,國是會議只會讓台灣陷入議而不決,
:而所謂的台灣共識,也將變成沒有方向的原地踏步。
蔡英文不是只有這兩項法寶,而是藍藍路認為這兩樣最好打,最符合他們想打的空心菜
而刻意忽略了蔡英文厲害的長處,他們沒辦法就事論事的提出蔡英文的優點,所以這樣的
報紙就沒有人會看。
而說真的,為什麼人民並不會對他們一打在打得「台灣共識」或是「國是會議」有反感?
因為台灣過去七年多非常大的一個問題就是,
政府的治權來自人民的授權,但是國民黨選舉的時候講一套,選完做的是另一套,
還利用台灣人民善良的心態想說多給他做一任看會不會更好。
追根究柢政府的合法性正當性都來自人民,所以如何匯聚人民的共識進而將這股共識
透過專業人士、公部門以及公民本身的合作作為施政的方針,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舉個例子好了,政黑板,或是擴大到任何討論區、平常日常生活的吵架,
許多時候吵的根本就是虛的東西,因為你們吵架的客體的定義根本不符合
比方說你跟另一個人吵說你這樣子不夠理性,他一定會說我明明就很理性啊
如果要避免這樣的迴圈不斷產生,將「怎樣是理性」定義清楚是很重要的
人民已經厭惡政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完全忽略人民的心聲,
因此小英主打要傾聽人民聲音凝聚台灣共識,明明就是很務實的做法
你要出門到一個地方,方向跟道路是很重要的,
也許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總有比較好走的路,比較近的路。
在我看來蔡英文就是想找出多數人民想走的路(應該已經找出來了)並且去執行。
: 第二個警訊,是指出民進黨有可能罹患一言堂化的的白血病。由於選舉形勢一面倒地
:對蔡英文有利,因此,正如施明德說的,「投機政客拜倒石榴裙下,投資政治的商人蜂
:擁而至。蔡英文身邊已找不到一根脊椎骨,也看不到一粒白血球。」這點施明德的觀察
:極有見地,蔡英文旋風所到之處,民進黨過去那種百家爭鳴的景況不再,14分鐘就結束
:的全代會,給人看到的不是上下團結的振奮,而是全黨噤聲的戰慄。
這一段廢到極致,
第一段還在說國是會議會議而不決,台灣共識會原地踏步,因為小英無法在矛盾中決斷
結果這一段竟然把小英說成一言堂的強人........ 有沒有這麼自打臉的
話都給旺中講就好,事實上一個極高可能成為總統的人,
身邊當然會有投機政客、投機商人出現,這是必然情形
但人民應該觀察的是這位未來總統如何去對待這些投機政客、投機商人
只講前段必然發生的情形,卻意圖指涉第二段最糟可能的情況
這種文章還是只能騙中壢李性選民啦!
: 這又會帶來第三個相牽連的警訊,神格化後的霸道心態與權力腐化。而這一點,讓人遺
:憾的是,蔡英文還沒當選,症狀就開始出現。其反映在心態上,就是施明德批評的,連
:陳水扁在全盛時期都不敢說「我們都是扁派」,蔡英文還沒當選,卻已開始以一種神格
:化自我圖騰自稱「英派」,這在民主國家,是很難想像的事。而反映在行為上,更是多
:不勝數,遠的不說,最近的例子,就是悍然推翻由四報一社一台從2004年開始舉辦三屆
:的總統大選辯論,蔡英文竟已不在乎擔負打破民主傳統的歷史罵名。凡此種種,能把施
:明德的「綠色恐怖」說是鰓鰓過慮?是杞人憂天嗎?類此提前
北七
接續第二段,明明蔡英文12年敗選跟14年大勝所發表的談話根本都謙卑檢討自己到
只差沒跟你跪下來,這有點觀察力的人都看得出來,而拿英派比扁派就更好笑
翻開博客來的簡介
這是我寫給你們的「聘書」,
  是你們對我的信任,也是我對你們的承諾。
  從現在開始,我們都是英派,蔡英文的「英」。
英派這樣的概念是要找回人民對政治人物、對政府的信任,
希望人民提到政治人物或政府時不要再只有負面的想法或詞彙
這篇舉的例就更好笑了,四報一社一台舉辦辯論,這算什麼「民主傳統」?
這算什麼民主傳統? 因為很好笑所以問兩次。
真要說民主傳統,
你可以說美國自從華盛頓第二任結束就回家種田以來沒有總統會做8年以上
在小羅斯福因為二戰做了四任之後才有憲法22條修正案規定只能連選連任一次
這種才叫做民主傳統。
拿四報(自己還在其中?)舉辦辯論這種事情去講,
根本就突顯自己眼界小的不得了,連個像樣的例子都舉不出來。
: 神格化的權力集中,實讓人不能不憂心民進黨執政,將進入「絕對權力、絕對腐化」ˋ
:的惡性循環。以上警訊,還不包括許多人對蔡英文究竟有沒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能否維持台海繁榮交流、和平現狀的能力存疑。
: 過去只要有國民黨人士或媒體質疑蔡英文的執政能力,提出憂心,蔡英文就會以
:「恐嚇牌」反擊。蔡英文可以不聽非民進黨人士對她的質疑,但她不能不聽聽這兩位
:民進黨前輩的戚戚憂心。
絕對權力絕對腐化是否是定律?不見得,但小英有沒有針對這點發表過談話?
http://iing.tw/posts/51
裡面有不知道講過多少次的,民進黨就算單獨過半也不會整碗捧去
你國民黨有講過這種話嗎?你旺中為何對這樣的承諾視而不見?
人家都有承諾了你應該質疑的是這樣承諾的效力、可信度(可以參考之前的承諾作為比較
但只講你想講的,也難怪現在根本沒人想看這份報紙吧!
: (中國時報)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1207001269-260109
: 台灣人想找死,沒人救得了,前車之鑑已經在台北市有個無賴政客,
:現在要選隻更大隻的,找個腦袋空空,剛愎自用的怪咖,自作孽,不可活
作者: Kouzuki (フェリさまのしもべ)   2015-12-07 11:15:00
你認真了
作者: Mittermaiya ( )   2015-12-07 11:17:00
認真是好事,認真打臉旺中我覺得更是好事
作者: Kouzuki (フェリさまのしもべ)   2015-12-07 11:18:00
可惜旺中不值得這麼中肯的打臉文啊 XD
作者: AsamiImai (今井麻美)   2015-12-07 11:18:00
推一個
作者: lu82034 (lu82034)   2015-12-07 11:24:00
中屎不值得你認真啊
作者: kazekaze (原點 *黃涓凰)   2015-12-07 11:36:00
作者: herrowui (帝虎改)   2015-12-07 11:38:00
中時還要崩潰八年,你別那麼早打醒它
作者: ks22523 (Victor)   2015-12-07 11:39:00
空心蔡好棒棒 我準備看笑話
作者: a1372213822 (鴨子)   2015-12-07 12:01:00
不用賺錢的媒體。寫到都是宣傳用的廣告文, 不值得花時間。
作者: sodes (月半彎)   2015-12-07 12:46:00
你太認真了 這家報紙根本沒人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