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我們大家都高估馬英九了

作者: takase (............)   2015-11-09 15:00:43
1.轉錄網址:
http://goo.gl/p8lnRX
3.轉錄內容︰
范世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
「馬習會」終於結束,熱鬧有餘,卻是餘韻不足。筆者在11月6日「馬習會」舉行的
前一天,在「自由評論網」撰文指出,「這股『馬習會』熱潮,恐怕也只有一個禮拜,
因為之後的『梗』有限」,果然不出所料。最主要原因,就是「形式大於實質」,
「有名而無實」。
一、台灣民眾高估了馬英九
《聯合報》11月8日所進行的民調顯示,民眾對馬英九在「馬習會」的表現,三成七滿意
,三成四不滿意;而「馬習會」後的兩岸關係發展,四成五民眾認為不會有太大改變,
二成八預期會更加開展。《蘋果日報》8日的民調顯示,42.7%的民眾認為馬習會是
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47.5%認為是舊調重彈而無實質新進展。
(一)民調並不肯定「馬習會」
如果連立場偏向藍營的《聯合報》,對「馬習會」的滿意與不滿易度都在誤差範圍內,
並認為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影響有限,則更遑論一般民眾。
照理來說,對於兩岸領袖的高峰會,一般民眾應該是樂觀其成,即使不支持,也不至於
反對,因為「有,總比沒有好」,反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台灣雖不見得能賺到
什麼,但也不會有損失,至少有助於兩岸和平。但顯然從民調顯示,一般民眾並非如此
想,反而擔心「馬習會」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屢屢讓台灣人失望
事實上,馬英九最自傲的是他的兩岸政策,但為什麼無法拉升他的民調?很大的原因,
是大家對馬英九的期待太高,結果卻不如預期。
2008年,馬英九告訴台灣人,台灣經濟不佳,是因為陳水扁把兩岸關係搞壞所致,
所以他上台,只要兩岸關係搞好,台灣經濟自然起飛。可惜的是,兩岸關係雖然恢復,
台灣經濟卻未見復甦。
2012年,馬英九再指出,因為第一任期的時間有限,所以成效不足,請大家再給他機會
,各種親藍媒體也不斷配合造勢。
台灣民眾給了馬英九機會,但台灣經濟不但未見起色,更讓所謂「兩岸政商權貴」
荷包滿滿,台灣民眾更擔心因為兩岸經貿過於緊密,可能失去主權與民主。這正是2014年
318學運發生的原因,以及九合一大選國民黨慘敗的主因。
(三)外界對「馬習會」的期待過高卻又再次失望
馬英九讓台灣人對他的兩岸政策一再失望,但這次「馬習會」,各種親藍媒體又再次
描繪美景,認為馬英九會向習近平表達一中同表,說明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因為
這是馬英九在台灣不斷表達的主張。
之前,台灣人曾經對連戰、吳伯雄等國民黨大老抱持希望,但他們與胡錦濤、習近平
見面時,都不敢表達台灣人的主流民意,人民雖失望,但或許他們不是總統,
或許他們與大陸的政商關係深厚,所以有所不便。
但馬英九既是總統,又與大陸的關係無涉,應該會有所突破。
可惜的是,台灣民眾真的高估馬英九了。
馬英九見到習近平時的公開致詞,完全不提一中各表,更沒提中華民國,
只說在閉門會時講到相關字眼。
由於長期以來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未獲民眾信賴,加上2012年總統大選時曾說絕不與
中共領導人見面,如今食言,更加讓人對馬英九所說「閉門有談一中各表與中華民國
憲法」缺乏信任,認為根本是死無對證。
二、中共也高估了馬英九
大陸的中央電視台在轉播「馬習會」時,忽然切斷了馬英九的公開致詞,因為擔心馬會
「突槌」,說出一中各表與中華民國等字眼,結果北京是多慮了。
馬英九根本不敢提。
(一)馬英九對北京過度交心卻失去台灣主流民意
習近平在公開致詞,只提了一次九二共識,馬英九卻提了四次,還大談「中華民族振興」
、「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應互助合作,致力振興中華」、
「以中華文化蘊涵的智慧」等符合大陸口味的「大中國」說法,讓中共覺得真是貼心。
但根據陸委會於2014年7月公布的民調顯示,台灣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達到
歷史新高的6成(60.4%),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達到歷史最低的3.3%。
因此,馬英九的「大中國論述」,不但與台灣的主流民意相違,更與年輕人的想法
大相逕庭。無怪乎「聯合報」的民調顯示,40到59歲的中壯世代對馬英九在「馬習會」
中的表現有四成八滿意,二成九不滿意;但40歲以下年輕世代則是四成一不滿意,
二成九滿意。
(二)馬英九成為習近平宣揚政績的「人形立牌」
筆者在11月6日於「自由評論網」的撰文,題目是「馬習會,馬英九應該可以拿更多」,
指出習近平之所以願意與馬英九見面,是因為習上台後積極打貪與整肅江澤民人馬,
造成這些「反習勢力」找尋「戰機」以圖反撲。因此,如果明年是蔡英文當選,
將被視為習近平對台工作的重大失敗,也成為反習勢力「搧風點火」的絕佳機會。
因此舉辦「馬習會」可達到事前滅火的效果,因為這是1949年後首次的兩岸領導人見面,
是歷屆中共領導人做不到的,表示習在對台工作上已經仁至義盡,所以即使是蔡英文當選
,也是非戰之罪。
因此,從習近平的公開講話可以發現,非常空洞,只談「血濃於水」、「打斷骨頭
連著心」等「虛詞」,而且整個講話非常簡短。
之後張志軍的記者會甚至提早結束,只開放三個媒體發問,都是《新華社》、《中評社》
與《台灣旺報》等「友善媒體」,而張志軍在回應記者提問時全程是照稿唸。
這顯示中共根本只在乎那張「馬習握手合照」,只在意對內行銷,根本不想花時間
與馬英九談細節,這也展現了習近平的高度。
(三)馬科長遇上了習主席因此高下立判
但是,馬英九卻像是個陸委會科長,在公開致詞時細屬任內政績,還提貨貿協議、
兩會互設機構、陸客中轉等事務性議題。
在馬的記者會上,還說他向習近平提出台灣民眾參加NGO組織的問題、台灣政府參加
區域經濟整合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台灣人拿護照去換聯合國參觀證受到挫折的問題、
大陸對台灣的飛彈佈署問題、兩岸設置熱線問題、台灣參加TPP與RCEP的問題,
真是包山包海。
甚至他還提到一件習近平恐怕都不知道的事,就是大陸「專升本」的學生來台讀書問題
,以及台灣的科技大學缺額問題。對於習近平來說,這些問題不但過於技術性,還相當
瑣碎,馬科長的格局與眼界可見一斑。而習近平對於馬英九的一連串問題,
完全沒有回應,應該說,根本不想回應。
其實,馬英九只要把住一個重點,就是不斷提到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台灣人的國家意識
與主權意識,台灣人對自由、民主、法治的堅持,台灣人不願意統一的民意即可,
而不是只拿出一次「中華民國憲法」來虛應其事。
三、民進黨更估了馬英九
陸委會主委夏立言11月4日指出,「馬習會」是張志軍於10月14日在「夏張會」時主動
提出的。
(一)馬英九缺乏戰略佈局造成獲利有限
筆者於11月6日在「自由評論網」的撰文,題目是「馬習會,馬英九應該可以拿更多」,
指出「『馬習會』是中共主動提議,因為習近平有內部穩定政權的需求。所以從談判
策略的角度來說,馬英九大可好整以暇的等待北京出牌。既然是習近平急於『馬習會』
,馬英九不但應該假裝消極,更應該開出更高條件讓北京兌現」。
事實上,這正是蔡英文擔心的,擔心馬英九忽然硬起來,公開在習近平面前大談一中各表
與中華民國,甚至在西裝上別上國旗;如果北京翻臉,馬英九就拂袖而去的以退場
表達嚴正抗議,伸張中華民國的主權,展現中華民國總統的地位。
這樣,蔡就不用選了,不但馬英九的民調會大增,朱立倫的民調也會水漲船高。
但是,顯然蔡英文的擔心是多餘的,高估了馬英九。他完全沒有這種勇氣與決斷力,
他害怕習近平生氣,更勝於擔憂台灣民眾的反應,更完全不在乎朱立倫與國民黨的選情。
而中共也早就看破馬英九的手腳,就是馬非常期盼「馬習會」。
(二)張志軍的強硬發言讓蔡英文完全放心
蔡英文更為放心的是張志軍在記者會上指出,雖然兩岸迄今尚未統一,但中國主權
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這一歷史和
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兩岸同胞絕不會答應,
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這一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若磐石,態度始終如一」。
接著,張志軍又轉述習近平的話:「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
、有智慧解決自己的問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
也不是一中一台,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歷史與法理基礎從未改變」。
這些說法,表示中共完全不可能承認中華民國,馬英九所說的「兩岸互不否認治權」
,根本是緣木求魚。而北京透過這次機會,把最強硬的對台立場,一股腦的送給馬英九
,這使得馬英九自稱在閉門會時向習近平提出「一中各表」與「中華民國憲法」,
姑且不論是否為真,即便是真,也都顯得蒼白而無力。
四、結語:馬英九真被習近平看破手腳
過去馬英九稱兩岸應「互不否認治權」,所以從2013年國台辦主任與陸委會主委可以見面
,並且互稱「官銜」。但「馬習會」中習近平不稱馬英九為總統,馬只是「台灣領導人」
,現在又回到「先生」,其實是倒退,但馬卻說是「對等」。
(一)王郁琦的堅定立場已不復見
記得王郁琦在2013年3月20日於立法院指出,「只要適合的時間、地點,具備的條件都
符合,歡迎張志軍來訪。」,但王郁琦也表示,「希望張志軍是以國台辦主任的身分
訪台,會面時『希望稱我王主委,我也一定稱他張主任』」;若大陸不能以職銜稱呼,
只願稱王先生,則「相見不如不見」。王郁琦的這種堅持,值得肯定與敬佩,
但馬英九做不到。
(二)早知如此馬英九何須固執於非APEC不可?
事實上,馬英九一直希望參加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APEC,並且舉行「馬習會」,
因為他是以經濟體領袖而非總統的身份。否則他若要在其他場合舉行「馬習會」,
北京不可能接受互稱官銜,馬也不可能接受「先生」。這樣的堅持,值得敬佩。
但如今馬英九又能接受「先生」,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為何非要堅持APEC
不可呢?如果可以接受「先生」這個稱謂,那早就可以舉行「馬習會」了,可以創造
更大的政治效果,對國民黨的明年選情也更有幫助。
另一方面,從習近平看來,馬英九的底線其實蠻寬鬆的。當APEC「馬習會」破局後,
馬英九擔心將永無機會,所以當習近平拋出見面的訊號,馬英九之前對於「先生」
這個稱謂的疑慮,早已拋出九霄雲外了。
(三)絕不反對「馬習會」,但反對「廉價的馬習會」
我們不是反對「馬習會」,也知道「馬習會」可以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但是,
台灣其實可以要到更多政治紅利,毋須急於一時,甚至自毀過去所堅持的稱謂與立場;
也應該在「馬習會」中充分表達台灣的主流民意與我方立場,而不是反讓中共藉此機會
來宣導其對台政策。
更重要的是,馬英九選擇的是一條最容易的「馬習會」方式,讓人覺得這個「馬習會」
根本不需要努力兩年,實在太廉價了。
總之,這場「馬習會」,馬英九的民調沒提升,朱立倫的選情無助益,國民黨保持冷漠
,兩岸關係沒改善,蔡英文沒受影響,習近平大獲全勝,馬英九與馬友友們則是
繼續自我感覺良好。
4.附註︰
無話可說,人蠢無藥醫,馬習會就是場這樣的鬧劇
作者: poolplayer (喜歡撞球)   2015-11-09 15:03:00
結論應該要改:蔡總統 妳現在直接宣佈當選
作者: gp99000 (gp99000)   2015-11-09 15:06:00
馬英九要是當面提一中各表 我就承認我看錯他 可惜他沒有
作者: CavendishJr (花學姐最高)   2015-11-09 15:09:00
你這樣蛆蛆會一直檢討蔡啦
作者: wmigrant (migrant)   2015-11-09 15:12:00
結論:一場鬧劇
作者: gp99000 (gp99000)   2015-11-09 15:14:00
(二)的部分倒是沒想過有這種詮釋方式 之前只想到南海
作者: gadgets (小玩意兒)   2015-11-09 15:14:00
這篇說的不錯 綠營就怕馬提一中各表or中華民國
作者: pinkkate (笑笑貓~)   2015-11-09 15:14:00
藍藍結論:馬已鋪路 蔡應說清楚兩岸政策
作者: gp99000 (gp99000)   2015-11-09 15:15:00
(二)馬英九成為習近平宣揚政績的「人形立牌」->這段
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15-11-09 15:17:00
結論:大家笑一笑就好
作者: takase (............)   2015-11-09 15:19:00
該上班的去上班,該讀書的去讀書,各位116記得準時投票啊
作者: orz65535 (′‧ω‧‵)   2015-11-09 15:36:00
講了又怎樣 總統還是不會翻 倒是立委會丟不少五五波
作者: goldduck (哥達鴨)   2015-11-09 15:40:00
其實誰談都拿不到利 就這樣
作者: sd09090 (河馬阿河)   2015-11-09 15:44:00
低估了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5-11-09 15:45:00
本篇文雖然有其立場 不過大概就是馬習會藥效很快就過了...可能比健生中醫還不得人望...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5-11-09 15:48:00
推~ 目前為止最深入的社論
作者: Klan (天才小釣手)   2015-11-09 15:49:00
人型立牌那段確實寫得很獨到,但反習派可能會用馬民調低否定其習自以為的成功
作者: chanh (Yankees simply the best)   2015-11-09 15:49:00
與其說一堆人高估馬英九 不如說馬英九比大家想像中還弱還有這次會面習近平早就設計好了 只是拖到最後一刻才通知馬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5-11-09 15:55:00
人形立牌那段的確不錯 不過也只有馬會中招...
作者: chanh (Yankees simply the best)   2015-11-09 15:55:00
加上設定好 馬英九望穿秋水想見習近平的心態結果就是兩邊表現出來的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還有我覺得中方抓住馬英九自戀愛現這一點 整場習近平給人感覺低調沉穩 相較之下馬英九的愛出風頭又抓不到重點 從會前致詞到會後記者會 兩造可見一斑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5-11-09 16:11:00
會後記者會也真的很無聊 人家就明說由國台辦主任召開馬自己愛鎂光燈居然自己上...
作者: pppeeeppp (pep)   2015-11-09 16:13:00
跟原先預估的沒有落差啊! 馬去跪 習只是去喊一聲 平身馬習會當然還是有影響 但只是一個閃黃燈警示作用馬沒有任何用處 習也只是交差了事真正風起雲湧的角力 還是會在蔡政府上台 統獨私下動作的實質交鋒 蔡維持台灣不屬於中共的現狀加強經貿產業獨立自主 拓展美日外交及經貿連結政治上清國民黨黨產若成功 將是台灣民主重大勝利中共在北海東海南海的擴大挑釁 持續以經促統 併購和媒體統戰 中共需設法突破美國的圍堵並要想辦法維持經濟成長動能 且維持住國內不動盪
作者: OoJudyoO (安康魚)   2015-11-09 16:22:00
除了擔心撤飛彈 其他馬囧的爛表現我都不意外
作者: pppeeeppp (pep)   2015-11-09 16:47:00
作者: Birdwood (鳥木)   2015-11-09 19:06:00
沒有高估啊 跟我想的一樣蠢
作者: pppeeeppp (pep)   2015-11-10 00:3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