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以總理:猶太大屠殺禍首是巴人 德:是我們

作者: kazekaze (原點 *黃涓凰)   2015-10-22 12:42:59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recommend/20151022/716523
以總理:猶太大屠殺禍首是巴人 德:是我們
2015/10/22 09:12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日宣稱,二戰時猶太人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是當時的巴勒斯坦領袖侯賽尼(Haj Amin al-Husseini),因為是他煽動希特勒對歐洲猶
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此言一出引發軒然大波,連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都強
調,「要為猶太大屠殺負責的仍是我們。」
納坦雅胡20日向全球猶太領袖發表演說時稱,希特勒當年原本只想驅逐猶太人,但侯賽尼
1941年認識希特勒後煽動他將猶太人全部「燒死」,以免猶太人被驅逐後全都回到巴勒斯
坦。
《衛報》報導,納坦雅胡21日訪問德國,梅克爾與納坦雅胡共同舉行記者會時,當面表示
沒有改變歷史解釋的必要。梅克爾發言人賽貝特(Steffen Seibert)稍早也表示,猶太
人大屠殺「很大部份」是德國犯下的罪行,「我們全體德國人都非常清楚,國家社會主義
工人黨(納粹)份子的種族狂熱導致文明崩毀,也就是猶太大屠殺。」 
納坦雅胡前往德國前曾為己辯解,稱外界以為他要為希特勒脫罪很「荒謬」,但「忽視當
時伊斯蘭領袖(在猶太人大屠殺中)扮演的角色,同樣荒謬」,堅稱侯賽尼「促成了滅絕
歐洲猶太人的決定」。 (李寧怡/綜合外電報導)
梅克爾與納坦雅胡舉行記者會時,當面表示德國仍要為猶太大屠殺負責。 歐新社
*
看到了這篇新聞
我想說
以色列 你們夠了沒?
仇恨並不能讓你們國家更往前進
能不能讓上一代的回歸到上一代
別再讓新世代甚至全世界又重新被捲入在過往的仇恨裡好嗎?
現在早不流行悲情牌了!
http://tinyurl.com/plyzb5x
娜塔莉波曼:光舔拭傷口 不會讓國家前進
猶太才女「建國回顧」鉅作有如以色列反省錄 籲走出仇恨發揮人道關懷
許銘洲/編譯
2015-08-24 07:56
那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在《愛與黑暗的故事》劇照(截圖取自The Independent
網站 )
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8月21日報導指出,在電影「黑天鵝」(2010) 飾演
女芭蕾舞者,獲得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值此演
藝聲譽蒸蒸日上之際;近幾年來,這位現年34歲的著名猶太裔女性,逐漸將注意力轉向探
索自己的族群出身背景,以及以色列國日愈浮現的「被迫害偏執狂」。她並花費7年時間
,突破重重障礙(例如轉化原本不流利的希伯來語),自導自演一部希伯語發音,談論信
仰、恐懼,以及揭露以色列殘破國魂的「建國回顧」鉅作。
娜塔莉這部片子,將在2016年推出,名為《愛與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
kness,改編自以色列名作家阿摩斯毓灝驉]Amos Oz)的以色列立國回憶錄,自傳小說)
。她接受英國獨立報專訪時,坦率講述自己觀察到以色列的固步自封,以及許多猶太人還
停留在1930-1940年代納粹大屠殺(Holocaust)的內在偏執創傷之中,以致看不到(或不
願意睜眼看待),其它民族與國際社會的諸多苦難暴行。
波曼生於耶路撒冷,父母親都是猶太人(她的父系曾祖父母皆死於納粹時代,位於波蘭奧
斯威辛集中營),3歲時舉家移民到美國。她的求學生涯,一路從華盛頓DC、紐約、長島
,都曾就讀猶太人學校,她也一度前往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就讀。她的教育歷程,毫不意
外,長期被灌輸猶太人不應忘卻,納粹大屠殺事件。
波曼指出,現在的她,覺得應該質疑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蠻橫行動,否則就是(良知上的
自我欺瞞)<譯註: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土地上,擴大聚落屯墾區,持續擠壓巴勒斯坦人的
生存空間>。目前以色列政權,被極右派掌控,她認為應該發出批評聲音;她也認為猶太
人把納粹大屠殺無限上綱,這種過度強調族群遭迫害歷史,夢魘般的教育灌輸,讓猶太人
看不見,世界上還有其它民族,正遭受一遍又一遍的蹂躪暴行。
她說,猶太人一再強調1930-1940年代納粹大屠殺的灌輸做為,應在猶太人社區得到反省
檢討;誠然,該事件,對一個民族是重大的,不過,卻不能無限上綱,以致掩蓋其它民族
,也有類似悲慘遭遇的事實。所以,猶太人不應老是抱持,偏執狂觀點,一直認為(或誤
解)自己是始終是人類歷史的獨一受害者。
娜塔莉波曼繼續指出,猶太人一直強調這類具有破壞性的「恐懼散播」,好像意在警告世
人,另一場納粹大屠殺,就快要來臨了。需知,這類訊息是帶有仇恨性的;也會激起對抗
性的反猶太運動(anti-Semitism),同樣會引來另一種仇視反撲。她強調,猶太人對待
其它族群,應稟持同理心,而非高舉自己的受迫害偏執狂。
娜塔莉指出,她自己真正領悟到以色列國魂的偏執,始於2007年間,一趟前往非洲盧安達
(Rwanda)的旅程,途中她為了瞭解大猩猩,因而跟隨其前進腳步,長途跋涉。這趟旅程
,她也到當地博物館參觀,對於這個國家也曾發生種族滅絕事件,大感震驚,就像當年歐
洲的納粹大屠殺一般,但是她長期接受的猶太文化教育,卻隻字未提,其它國家,也曾發
生類似暴行慘劇。
以色列的極右派統治走向,讓她相當失望,她表示自己未來會持續發聲,對於這類錯誤走
向,表達抗議;雖然,這類忠言逆耳發聲,未必能獲廣大共鳴;然而,能夠盡情發聲,本
來就是做為人類的一份喜悅。目前,媒體圈裡面,在以色列內部,關於猶太人經驗的廣泛
反省,並不常見。她指出,預計於2016年上映的這部電影《愛與黑暗的故事》,希望能夠
激發猶太人社區,對於人類真實歷史面貌的反思探討。
娜塔莉波曼200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在校期間,曾參與教授關於控制衝動與訂定計
畫能力的腦額葉(frontal lobes),資料處理功能之研究。除了英語之外,她還能說希
伯來語、法語、日語、德語,以及阿拉伯語等5項國際語言。
2015年5月間,她應哈佛母校邀請,為應屆畢業生發表演說,曾提出2項經驗分享。其一、
假如知道個人侷限所在,我們就不會採取冒險行動;不過,話說回來,冒險卻為我個人及
專業生涯,締造莫大成就。其二、她說:接受個人知識不足的事實,並善用這項缺陷,將
之扭轉為個人資產(譯註:勉人當謙遜好學)。
報導原文請參見英國獨立報。波曼是個相當活躍演員,其演過的十多部電影,可參見維基
百科。
作者: kevinet7410 (自由王)   2015-10-22 13:22:00
以色列真的是發瘋了 幹 從沒看過這種被害人
作者: thyme51244   2015-10-22 13:45:00
追真兇錯了嗎?
作者: KomachiO (~江戸っ子気質な死神~)   2015-10-22 14:23:00
超討厭以色列。世紀初被種族屠殺,不到一百年就屠殺別人一屠屠了幾十年,比納粹還納粹
作者: Desperato (Farewell)   2015-10-22 14:5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