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蛆蛆的民粹論

作者: 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   2015-06-16 09:37:15
終於開完研討會回國了,很快看了一下除了政治陰謀論的文章,大概只有這篇我比
較想回,另一個原因,也是之前寫過了。
※ 引述《snowny (夜很深了)》之銘言:
: 對了,閒話一句
: 倒底什麼叫做「民粹」啊
: 有一個明確定義嗎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0%91%E7%B2%B9%E4%B8%BB%E7%BE%A9
: 我看維基百科上所介紹的
: 民粹是相當菁英政治的一個中性名詞
: 另外,假如支持綠營等於民粹
: 支持藍營,難道不也是一種民粹嗎
先講個很簡單的概念:民粹不是民主。民粹比較像是一種可以治療民主政治缺陷的
藥,但是它本身是有毒的、會危害民主體制的。二十世紀歷史上出現過太多拿著民粹
主義為號召的獨裁者了。
另外,中文版維基百科對民粹主義的解釋很不完整,要看的話請看英文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pulism
下面是之前的文章,也是真的中文維基對民粹主義解釋的問題寫的東西。
作者 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其他] 自由民主的基本常識(六)
時間 Fri Aug 2 10:14:00 2013
───────────────────────────────────────
這次我想花點時間稍微討論一下民粹主義,算是對上一篇文章的最後作些交代。在
上一篇文章中,最後的推文裡:
→ urban:民粹這詞的定義都不懂還敢發文 07/29 12:44
面對這樣的指控,我還是作點小小的辯解好了。
上一篇文章發表的時間是Mon Jul 29 12:37:30 2013,而會發表這篇文章的理由是
,更早之前我在八卦版看到一篇引用維基百科裡關於民粹主義條目的文章,而我認為
該條目對於民粹主義的理解錯誤百出(#1HzQkEVb,刪掉引文部分):
==============================================================================
作者 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八卦版主流民意完全相反的族群
時間 Mon Jul 29 07:38:52 2013
───────────────────────────────────────
這是誰在亂編寫的維基條目,特別是最後三條根本不是民粹主義的特徵好嗎?
1.過去以南美洲為樣本的研究,較傾向認為民粹主義需要一個魅力型的領袖
,但是這說法已經不太被近代的研究者所採納。民粹主義的領袖不太需要
特別的魅力,甚至民粹運動不需要領袖來帶領(Panizza 2005:18-20)。
對於東南亞和東北亞民粹主義最近民粹主義現象的研究也指出,亞洲民粹
主義的領袖並不足以形成種「ism」(Mizuno and Phongpaichit 2009:10
-11)。
2.民粹主義是對代議政治的不信任的反政治運動,因此不斷想像「人民直接
參與」、「外在於既存政治勢力的新力量(第三勢力或者某個政治人物)
」領導現有政治體制將能解救現有的「腐敗」政治。民粹主義常見的口號
不是什麼「均貧富」,更可能是像阿根廷庇隆主義的口號:社會公正、經
濟自由和政治獨立(Taggart 2005[2000]:84)。
3.革命也不是民粹主義常見的手段,更為常見的手段是「改革」(Taggart
2005[2000]:88),政治人物利用人民的支持來對政治機器施加壓力來達
到自己希望的政治目的:例如逼迫政敵、修改憲法、獲得比一般民主制度
更多的政治權力。
4.民粹主義往往以「直接民主」當成口號,但是民粹主義不是民主,或者充
其量,會被視為是民主衰退下的替代手段(Lukacs 2005:6, 174)。民粹
主義的問題之一在於它的權力觀,基本上它抗拒民主政治的其中一項核心
概念:權力的分散與制衡。在民粹主義的觀念裡,那些打著「人民」名義
的行動者--無論是民粹主義領袖或者自己--其權力是不受任何制衡的
,因為制衡人民行動就可以理解為「打壓人民」。但是民主政治的權力觀
其實是同時存在兩方向的節制:政治向人民負責,這是縱向課責;政府機
關間權力的彼此制衡,這叫做橫向課責。民粹主義只在乎縱向、本質上拒
絕橫向課責,因此常常轉變成一種「違法的民主」(張佑宗 2009:95)。
5.民粹主義者可能有特定社會階層的群眾支持為根基,但本質上民粹主義只
有一個極為模糊的「人民」概念,因此民粹主義實際運作上可能去照顧窮
人或者富人,只要把它定義成「人民」就行。民粹主義在意的是所謂「危
險的他者」(dangerous 'others')(Albertazzi and McDonnell 2009:3
),更簡單地說,就是一群懷抱陰謀對抗「人民」的敵人,這敵人可能是
外在的力量(某國、全球化、跨國公司、移民之類),也可能來自內部(
政府、統治階級、「高層」),或者更簡單的,兩者合而為一。
中文維基的水準怎麼會這麼糟糕....
==============================================================================
早上七點發文,手上只有六個份和民粹主義相關的文獻,所以我就只有引用這麼多了
;不過這次發文也提醒我去看一下之前找到、但是還沒有看的民粹主義文獻(Arditi
2007)。中午的發文,其實就是書看到一半後無聊後再隨手寫寫的。
因此,當有人推文說我民粹定義都不懂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去問他能提供怎麼樣的
文獻,所以能夠得出和我不一樣的民粹主義理解了……不過到現在還是沒有回覆。其
實如果你熟悉民粹主義的話,除了Shils之外,你會注意到我並沒有引用到Canovan、
Laclau、Worsley、Hayward等人的文獻,這些人對於民粹主義的看法,立論確實和我
強調的面向有些差異,所以我沒有引用到。不過現在,我想對此進行交代一下。
首先還是先把民粹主義定義稍微交代一下吧。Kosuke Mizuno(水野広祐)與Pasuk
Phongpaichit在2009年出版了Populism in Asia一書,主要研究東北亞(韓國、日本
、台灣)與東南亞(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地的民粹主義現象。是的,陳水扁的民
粹主義也被列入其中。兩人將民粹主義描繪為一種意識型態,其中包含下列四個主要
信念:
(一)支持凡俗民眾的智慧:民粹主義反對知識份子、拒絕政治治理的技術
知識;
(二)「人民」是同質、無階級、沒有內在衝突的一個整體,民粹主義與國
族主義、排外症有著親近性,並對政治菁英主張的普世主義及國際主
義抱持著疑懼及不安;
(三)菁英是自私的、腐敗的,人民與菁英的對抗,不僅是基於利益的衝突
,同時也是正義與邪惡的對決;
(四)最後,一旦人民成功擊敗敵人,一個毋須政治的理想社會便將得以實
現。
嗯,看完這四項民粹主義的核心信念,我想應該很多人會同意,台灣社會當下在玩
的,正是民粹主義的這一套把戲吧。
不過如同前面所說的,有些學者抱持著比較正面的態度。他們對於「人民」抱持比
較正面的態度,而將民粹主義理解為民主政治在實踐上和理想上的落差。因此他們寄
望民粹主義能夠發揮正面的力量,透過「直接民主」、參與政治的手段,對於民主政
治做出較為積極的貢獻。
關於民主政治的落差,甚至可以追溯回de Tocqueville的經典觀察:民主政治並不
是「由人民來統治」,而是菁英「以人民的名義來進行統治」。這個論點近代的版本
則可見於Oakeshott(1996)所探討民主政治兩種類型,而這也是Canovan(1999)採
用的理論基礎。民主政治儘管宣傳人民擁有主權,但在實際操作上往往排除了人民參
與的可能性,這就導致了民粹主義的產生。
當代民主的發展方向,確實也是朝向人民更多的政治參與的目標前進,也出現了參
與民主、草根民主、審議民主等各種不同的形式。然而,這些都不能算是民粹主義,
也不大有學者願意將這些嘗試與民粹主義劃上等號。這些作法和民粹主義的想像存在
關鍵的不同,最後造成的結果也有很大的差異。
我自己的文章中已經提到許多次,民粹主義的關鍵問題在於它製造出一個完全不受
任何監督拘束、名為「人民」的權力怪物,因此「代表人民」的政治人物,就能夠逐
步打著人民的旗號建立起以個人為基礎的威權政體進行統治。阿根廷的Juan Peron是
民粹主義研究裡的經典代表人物,他以著社會公正、經濟自由和政治獨立的口號上台
,罷黜與他相左的法官、指責反對黨行為非法,並逐步收縮各項權力到自己的控制上
。於是威權主義的色彩便越來越明顯,例如儘管他是獲得工會支持才上台,但是他最
後只容許他承認的工會的正當性。
如果人民是不受打壓、不能對抗的話,那只要獲得人民承認的政治人物或政黨,就
凌駕在國家與法律之上,最終轉向威權主義,這便是民粹主義的最終難題。這與前述
各種參與民主的嘗試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些嘗試儘管意圖擴大民眾參與政治及決策,
但是在權力的賦予上,其實是相當有限與謹慎的。
民粹主義本身的侷限,在於它雖然指責代議政治、政黨、政客,大談他們的腐敗、
陰謀與黑暗,但是它本身沒有提供任何解決方案;往往天真的以為把上面這群人推翻
、「教訓」、馴服了之後人民就會得勝,問題就會解決。--但是要麼他們不會成功
、要麼他們「成功」了但是問題沒有改變、一切回到原點。這導致民粹主義很容易受
到政客與民粹主義者的利用,他們可以透過任意的解釋,將運動的力量導向任何對他
們有利的方向上。而問題得不到解決的事實,正好可以「證明」政治的黑暗,而不會
有人意識到經常民粹主義本來就沒有要解決問題。
但相對地,民主走的是一種很現實的實用主義路線,採行的是如同Popper所言的細
部微調工程的作法:甚至可以說是刻意放慢改革的腳步。關於這點我們下次有機會再
談了。
註:這篇文章之後,中文維基後來又有人修改過此一條目,不過還是一樣問題重重
就是了。
作者: wwer0916 (wwer0916)   2015-06-16 09:59:00
作者: LiamIssac (Madchester)   2015-06-16 10:09:00
引經據典 不錯 不像吱吱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作者: desion30 (五億)   2015-06-16 10:11:00
寫得很好,但是你只回得到不想看的人的嘲諷
作者: Miule (Miule)   2015-06-16 11:00:00
民粹在KMT信徒口中早就成為用來攻擊民主的標籤了至於民粹的定義是什麼,對它們來說根本不重要,只要把這個詞的印向洗成負面的,方便拿來貼就好了
作者: date1004 (本日最台肯)   2015-06-16 11:29:00
每拜讀文章都有收穫 感恩
作者: swera (沒手感艾斯)   2015-06-16 11:57:00
作者: rx178mk2 (..............)   2015-06-16 12:53:00
作者: kabor   2015-06-16 18:14:00
綠委兵跟紅衛兵就是民粹主義和共產主義的象徵
作者: Guerrieri (Taylor)   2015-06-16 21:34:00
長知識了 這書還滿有趣的 但是我覺得多少跟現在的台灣有點不同 至少那四點裡 我倒是認為有很多人都有意識到人民並非同一個體 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公民團體"互相衝突呢 而且也不認為KMT被打倒之後就真的能建立什麼理想社會吧至少我認識的某些所謂的民粹份子都有意識到這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