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十二年國教一些心得

作者: ottokang (貓貓的大玩偶)   2015-01-03 00:00:53
看到最近版上又在討論十二年國教,決定來把之前的舊文修改分享給大家
資料的來源是教育部十二年國教的宣導手冊,資料是2年前的,有陣子沒特別關注
現在的發展已經有些不同,加上又沒有特別去更正,如果有錯再請版友指正一下
正文開始
十二年國教的目的,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有兩個:
1. 公私立學費齊一
2. 減輕升學壓力,正常學習
不過實際上,我認為這兩個目的的實際內容是:
1. 解救招生不足的私立高中職
2. 消滅「全明星」高中(注意是「全明星」,後面會解釋)
學費齊一之後,本來不想讀書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學費還可以接受
就跑去念個高中職,原本招生不足的學校就可以收到學生而得救
補助的方式是直接給學校,一個學生補助一個定額的學費
對招生不足的私立高中職來說,努力招生是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學費和公立差不多
招生的劣勢消失,對私立高中職來說簡直就是大補丸
不過補助也是有條件的,接受學費補助,就要接受教育部一些限制
像是就必須要參加免試入學,收免試入學的學生
如果私校不接受補助,就可以自己玩自己的,像是完全不用收免試學生
再來講大家討論最多的升學方式,首先是免試的會考
先講一個觀念,免試入學的會考,不是拿來挑精英的,精英請去考特色招生
一堆人在糾結會考鑑別度不足,在我看來是很奇怪的
本來就是要模糊化區間的考試,你在意鑑別度要幹麻?
免試升學佔各區75%左右的名額,最重要的兩個因素:會考成績和志願序
會考滿分15等(5科,1科3等),一等是2分,志願序則是一個志願差3分
也就說,填好志願比會考成績重要!我們來看下面兩個例子:
甲生會考得了28分,把建中填了第一志願(30分),師大附中填了第二志願(27分)
乙生會考得了26分,把師大附中填了第一志願(30分)
如果甲沒有上建中,他在師大附中的比序也會輸乙生
放大到整個基北區,基本上可以等於師大附中無望了,所以為了安全
他會把師大附中填到第一志願
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為了怕落到很後面的志願,會把安全的學校放前面
因為志願越後面的學校上的機會只會越來越低
再考慮到會考分數只有3等,如果控制不好,出現滿分學生數超越第一志願人數的狀況
到時候就是抽籤入學,對於高中來說,就沒有辦法收到這麼整齊的學生素質
前段高中老師的反彈是可以預期的,學校之間排名也會模糊化
我們用圖來表示,下圖是十二年國教前的學生程度分佈的狀況:
(這只是舉例,今年建中全部都是特招,沒有免試入學)
建中 ■■■■■■■■■
附中 ■■■■■■■■
成功 ■■■■■■■
學生程度:(高)←──────────────────────→(低)
十二年國教後,很可能會變成:
建中 ■■■■■■■■■■■■■■
附中 ■■■■■■■■■■■■■■■
成功 ■■■■■■■■■■■■■■■
學生程度:(高)←──────────────────────→(低)
對於高中來說,不能夠再完全以校名作為招生依據
這也給中間高中往上爬得機會,至少學生程度不會跟前面差距這麼大
明星高中的定義會稍微改變,還是會有明星高中,但是差別不會像以前這麼大
而且強的學生會集中在特色招生,這也是十二年國教很多人誤會的地方
他沒有要消滅精英,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定義精英
特色招生簡單說就是給各個學校光明正大選精英的機會
學校可以用學科或者術科(音樂、體育)招生
每個分區總額25%,但是各校可以拿到的名額不一樣,像是今年的基北區簡章:
http://goo.gl/trdIuO
建中:全校性特色課程班,763個名額,國*1、數學*1、英*1
北一女:全校性特色課程班,663個名額,國*1、數學*1、英*1
特色招生最大的特色就是,他是個會不成功便成仁的殘酷戰爭
如果參加第一次免試入學錄取,除非放棄,否則不可以參加特色招生考試
特色招生考不上的話,就是要到第二次免試入學
理論上第一次免試錄取的名額,應該還是你的,但是還是有風險
譬如有些失常的強者沒考上特色招生,第一次免試也沒去
就會把你擠掉,志願往後掉,很可能就要準備進入雜魚區
所以今年很多人分發的學校很難預估就是這樣,變數太多,區別太小
特色招生會變成強者學生的兵家必爭之地,第二、第三志願的特色招生入學的學生
程度甚至不會比第一志願的免試入學還差,對中、後段高中來說
好好操練特色招生的學生,出幾個醫科生,學校給外界的觀感就會改變
這就是十二年國教的構想,精英就特色招生,其他的學生就免試
不用分程度這麼細,就找就近的學校入學,發展自己的興趣
也不要為了學校排名在那邊長途通勤
因為除了特色招生之外,中後段學校排名意義已經不大了
當然,這是理想,台灣人最愛分高下(PR 70跟PR 50怎麼可以讀同一間學校?)
而且,每個都認為自己是精英
大部分家長也不能接受特色考不上,就從建中摔到後面志願的學校
這也是這次十二年國教這麼多人不爽的原因之一
畢竟跟我們過去習慣的分志願方式有點差別
對於中上程度,特色招生沒這麼穩的學生來說,為了避免落到後面的雜魚區
很可能國中就會跑去辦學不錯的私立學校,至少直升高中程度不會這麼差
而且私立學校的彈性比較大,對老師也比較容易要求
學生材料一樣,比較認真的老師自然會教出程度比較好的學生
可以預期,認真的私校會慢慢崛起,取代一些公立學校的地位
公立的明星學校還是會活著,因為他們有大量的特色招生可以維持水準
但是中上程度的公立學校不奮起的話,很可能會被私立學校打趴
這樣好還是不好?說真的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比較樂觀一點
至少現在有公立學校特色招生的,都可以收到一些程度不錯的學生
想要更多特招生?那就提昇升學成績吧,公立高中也要開始面臨升學績效的大戰國時代
十二年國教之後應該是會改,改成先考特色,考不上再去免試
或者直接把會考變成有鑑別度,回到以前分志願的方式,不過玩到這樣
十二年國教的理念跟想法也可以說是廢了
不過看目前的民意,大家還是想要直接分高下的考試,我想教育部還是從眾如流吧
作者: danwhei (簡簡單單)   2015-01-03 00:23:00
那改回基測應該可以吧 XD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5-01-03 00:34:00
專業推 的確 家長就希望能公平但是十二年國教出發點就不是不過也許可以改成在校成績取代會考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5-01-03 00:39:00
我認為直接改為聯考算了,省的一堆家長GGYY,至於什麼升學壓力大在鬼叫的人本就不要理他們
作者: Atropos0723 (Atropos)   2015-01-03 00:40:00
你知道今年大家都不想搞特招了嗎?都集中精神絞盡腦汁想要把會考成績弄成聯考,這才是大趨勢!十二年國教本來就該廢掉....只是為改而改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實信徒-我愛蘿)   2015-01-03 00:52:00
十二年國教本來就該廢+1 完全沒搞清楚狀況 如果技職沒廢還可以有一點點期待 另外,李遠哲是典型躺著也重槍
作者: Gaujing (高進)   2015-01-03 02:25:00
好文 怎麼還有人在跳聯考
作者: gps0110 (堅強善變的人們)   2015-01-03 02:27:00
很用心分析 還畫圖了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