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遴選很新奇,問題在遴委的意識形態

作者: GreenSoldier (我是綠小兵)   2014-11-26 20:11:58
遴選很新奇,問題在遴委的意識形態
【聯合報╱社論】2014.11.26 02:22 am
無論誰將當選下任五都市長或百里侯,大家普遍認同的一個道理是:必須從過去累積的經
驗出發,先前摔過的跤不要再跌一次,受過的教訓也不能再付一次學費。因為時間不等人
,台灣社會要往前走。
這並非杞人之憂。頗有勝算的首都市長候選人柯文哲,陸續提出環保局、教育局、文化局
等局處的「首長遴選委員會」名單。遴選局處長的創意確實頗有吸引力,但遴選委員名單
上一些人的「聲譽」卻令人擔心,尤其若干領域由「基本教義派」大老掛帥,不得不令人
擔心多年來社會已累積成熟的教育、環境等理念將再度面臨挑戰,甚至可能進一步激化。
以柯文哲宣布的環保局長「遴選委員」名單為例,這些人士對守護環境的熱情毋庸置疑,
幾乎是清教徒般的狂熱;稱其為環保的激進左派,他們應該也不會反對。問題是,讓這些
委員選出他們「中意」的激進環保局長,有助於環境保護或環保意識的提升嗎?
一個城市的環保行政,是要透過日常作為提升民眾的環境意識,讓人們自發從「環境的消
費者」成為「環境的守護者」,時時守護家園。但今天的民眾,已不再是七○年代那種對
環境無感、對汙染無知的一群;事實是,經歷數十年的環保爭議、觀念啟發和播種下來,
一般民眾已有相當程度的環保認知。因此,新上任的首長沒有必要退回過去,把大家嚐過
的苦頭、摔過的跤再重來一遍。
不難想像,以目前的遴選委員名單,勢必舉薦出同質性極高的環保局長。接下來,可預見
的局面是,新局長必然將許多力氣放在對抗極右的發展派,極力圍堵可能傷害環境的耗環
「肥咖」。而當施政基調用盡力氣對抗極右,必然帶來社會兩極的對抗,這對多數理性、
中間民眾的環境意識提升並無益處,對提升市府守護環境作為亦無幫助。
過去數十年,大家走過這段漫長的環境意識覺醒之路,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一九七六年
解嚴後,包括環保、農民、老兵等各種社會力相繼爆發,紛紛走上街頭。當時,政治反對
勢力憑著組織、動員和文宣的優勢,扮演街頭主導力量,他們是活動設計者兼導演,目的
在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對抗執政者的資本。
反對陣營其實並不十分了解台灣的環境問題,但遭到財團剝削的受害者欣然接受其指導。
反對勢力藉著活動匯聚的人氣,相當比例能「兌換」成選票,進而在選舉中攻下席次。反
對陣營未必多麼反商,但上街頭衝撞的結果,卻造成台灣經濟的傷痕累累。
一九七○年代鹿港反杜邦,十年後台中梧棲反拜耳,是影響最深遠的兩次事件。兩家跨國
性大廠,環保製程有一定國際口碑,但是此地政治力主導社會抗爭的場子,拒絕溝通,也
拒絕採信客觀的科學證據,兩家外資只能撤守。這兩次事件,導致其後相當長的時間外資
對台灣不敢問津,因為投資環境不理性、難溝通。
當然,反杜邦、反拜耳的抗爭經驗並非一無價值。事實上,歷經近幾十年的環保運動,即
使只是處於旁觀的民眾,也多少學到了一些環境素養。因此,同樣的抗爭史沒有必要再重
來一次,這是可以確定的事。
柯文哲對教育局長遴選的設計,也同樣讓人憂心。遴選委員中,請出近廿年影響台灣教育
至深且鉅的教改核心人物,從他們的公開談話,似可嗅出首都教育將再度被裝進實驗室的
氣味。莘莘學子何辜,一再被當成白老鼠?
日前幾場教改二十年的檢討會,各界對於教改的蓋棺論定,大致是弊多於利。付出這麼慘
痛的代價,至少讓大家看清台灣教改的利弊得失,不要再迷信少數萬能學者;教育的狂想
實驗沒必要重來一次,這也應該是大家的共識。
首都市長激戰空前,但朝野候選人政見之空洞,也是空前。連基層里長候選人都提出施政
承諾,市長候選人竟然只是且走且戰,豈非盲人瞎馬?尤其可怕的是,打出「公民參政」
的甜美口號,背後卻是遴選委員將以「意識形態」綁架局處首長人選,這恐怕難稱是負責
任的作法。
政治是妥協的藝術,首長須磨合各方歧見,務實求出最大公約數,穩健地向前走。柯文哲
美其名要用民主手法遴選局處首長,但看看那些遴選委員的意識形態,空前的民主遴選只
怕帶來空前的對立。
【2014/11/26 聯合報】@ http://udn.com/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90446.shtml
環保局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為環保聯盟創會會長 反核的施信民教授
教育局長遴選委員會有前公視董事長鄭同僚 公督盟理事長顧忠華
文化局長遴選委員會成員有台大社會系教授李明璁 柯一正導演 詩人鴻鴻
這幾年來的野草莓學運 反核 反服貿的太陽花學運都可以看到上述人士的活躍身影
藍軍朋友們 大家或多或少都對和關說王站在一起的連勝文感到不滿 而對投票興致缺缺
但不投票的結果就是看到民進黨外圍打手 鬧事份子入主台北市政府 你看得下去?
作者: lkcs (繽紛之狼)   2014-11-26 20:13:00
柯文哲并不是意識形態掛帥的基本教義派
作者: yehudi (soger)   2014-11-26 20:13:00
誰選上都沒差阿 又不住台北頂多給大連王朝16年時間過過乾癮阿
作者: lkcs (繽紛之狼)   2014-11-26 20:14:00
遴選委員會是專家意見,ivoting是群眾意見,最后市長定奪
作者: alwaysstrong (不要踩小強)   2014-11-26 20:14:00
聯合報╱社論 呵呵,人家可沒禁止藍色的加入遴選啊
作者: pinkkate (笑笑貓~)   2014-11-26 20:16:00
這邊有段時間超愛轉自由社論來讓群蛆激憤 沒想到現在...
作者: ihatesmith (ihs)   2014-11-26 20:18:00
又是沒署名zzzzzz
作者: YYOO (回游魚のキャパシティ)   2014-11-26 20:19:00
社論要署名?
作者: westfour (豹哥)   2014-11-26 20:20:00
又一udn社論黑白集愛好者連粉出沒
作者: QuantumFoam (量子泡沫)   2014-11-26 20:25:00
社論就是報社的立場啊,負責人是報社,可以直接炮之
作者: rickychi (擺脫)   2014-11-26 20:29:00
神經病。怎麼會拿出杜邦跟拜耳這兩個根本沒成立的案子來做比較。明明臺灣地方經濟發展與環保最好的例子台塑五輕。宜蘭拒絕了,那反觀雲林麥寮犧牲了環保是有真正比較成功發展起來? 這種把環保=危害經濟發展 的概念才是1970年代最落伍的觀念。
作者: Vicky1016 (蜜雪)   2014-11-26 20:38:00
宜蘭近年經濟起來跟雪隧通車關係比較大不然宜蘭其實沉靜一段時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