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歷史意識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11-15 13:28:56
台灣是個很有趣的現象,台灣的本體性是甚麼?
恐怕也很少人可以說的清楚。
台灣夾於中共和美國之間,另外尚有日本右派和偏獨派勢力合作等。
在多方考量之下,究竟甚麼是本體性?
恐怕是很多人略過不談的問題。
台灣目前有個很麻煩的問題在於世代思想的對立。
這問題恐怕比甚麼傳統本省/外省還要嚴重。
每個時代有其歷史背景,當下的大環境思潮之下,
當時的政府勢必調整對人民的教育方針,特別在於歷史。
(這現象並非只有台灣特有,其他國家也有。有興趣的人可以翻閱
林師慈淑著,《歷史,要教什麼?英、美歷史教育的爭議》
簡單談一下美國的情況,現今歷史因全球史的概念興起,在美國史學界
面臨到一個問題,在於世界史的比例要如何增減?一旦增加世界史比例,
勢必壓縮到美國史的比重。
這裡就引發了一場論戰,當高中課本因為增加世界史比重,而將美國先賢
的事蹟給壓縮。引起一部分史學家的不滿,認為美國小孩怎麼可以不認識
美國先賢呢?
此場論戰,激化到後來變成主張世界史比重增加的人被懷疑是否不愛美國?
PS:這論戰,在美國仍在持續的。
這樣的情況,不免和台灣史/中國史比重增減有點類似。)
在大學遇到年齡層較大的老師,大多會受到大中國主義影響。
因而主張中國史部分不能減少。
因為歷史教育就是一種愛國教育。
當我聽到這樣的見解時,在想一個問題老師是在甚麼樣的情況之下受到
歷史教育?
而非是對於老師的看法,感到反感。
當蔣經國戒嚴後,台灣一路發展民主到現今。
強調台灣本土化、台灣歷史的重要,這樣的聲浪也是有其社會環境配合。
因此,看到連家喊出這樣的聲浪。考慮一點他們所受到的教育切入的話,
其實不難理解。但這樣的見解勢必會和年輕世代起衝突。
因為兩世代的環境和歷史教育背景都不同,但麻煩的是在媒體的渲染之下,
簡略的話語,將成為尖銳的釘子,深深打入了受到本土歷史教育影響較廣的
年輕世代心中。
(這裡,我比較不懂的是究竟是在選台北市長還是中華民國總統?為啥市長選戰
可以牽連到歷史教育的問題?
這裡有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當連家這樣一喊,是要喊給哪個年齡層聽?是要
激出那些投票權?比較具體的情況絕非不是說給年輕世代。因為現今年輕世代
的投票人口仍小於連家想要拿下票倉的投票群。當然這一步的影響就多大就要
等到11/29才會知道。)
隨著台灣本土意識加強,勢必影響年輕世代加深對於台灣獨立的意識。
就某方面來講,這是一件好事。
(儘管,目前我還不知道凝聚這台灣意識的主體性是甚麼?
打倒國民黨,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答案。因為當國民黨一倒,所留下的權力真空
勢必會引發各方勢力的激鬥。因此要打倒國民黨絕非是一兩次選舉就可以做到的
,比較保守的作法仍是在於在一次次的選舉中,讓國民黨勢力慢慢衰退。
只可惜,當現在喊出國民黨不好台灣不會好的人,大多可能都希望在一兩次選舉中
就要讓國民黨垮台。這裡應不太可能。)
回過頭來,世代間的歷史意識衝突。這問題將會成為更麻煩的問題。
年輕世代可能會說上個世代受到黨國歷史的洗腦,因此支持國民黨之類的。
(太過於輕視台灣人民的智慧,如果真的洗腦如此成功的話。那麼扁政府時代的八年
政權是從何而來?)
反過來講句不好聽的,受到本土歷史意識影響的年輕世代,不也是另外一種洗腦?
因此當世代歷史意識衝突之下,政客、媒體渲染之下。這樣的議題在未來任何選戰
恐怕只會越來越激烈。當世代之間只有仇視,沒有尊重時,不知道這問題該如何處理?
研究歷史課本的發展,多少會了解到過往情況的發展。
現今的問題是,不同世代的人卻用自己世代的角度看問題,如此一來小小的台灣將出現
激化的衝突....。
作者: jb12345 (阿瀚)   2014-11-15 14:05:00
一直是這樣啊,所以我只贊成增加世界史課程,尤其是二戰以後的
作者: leron   2014-11-15 14:05:00
該研究的是台灣該怎麼走..才能讓島上的民眾獲益就好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11-15 14:06:00
加強台灣意識 理應是好事 但問題是在沒有互相尊重的前提下 情況只會更嚴重
作者: leron   2014-11-15 14:08:00
不應該站在中共的立場來研究怎麼做會比較好對中共來說一定是統一比較好..但對台灣來說呢?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11-15 14:11:00
更慘的是 台灣內部意見就無法統一 這樣到底怎麼面對中共? 在台灣內部聲音沒有趨於一致時看不出來 台灣未來在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