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美國經濟圍堵中國開打 台灣慘遭兩強夾擊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芻)   2014-10-11 01:13:58
http://tinyurl.com/mnntk5x
過去十年,美國被反恐跟原油利益綁在中東,軍事主力也放在中東。而現在,雖然短時間
有IS的干擾,但長期來看,對美國利益威脅最大的是中國崛起。過去中國不僅是經濟崛起
,在國防軍事上也大量的挖來自烏克蘭與前蘇聯的軍事專家、科學家,讓軍事實力快速成
長。因此,美國的外交政策分析認為,對美國利益威脅最大的是中國,破壞東亞均勢的也
是中國。所以,為了維持東亞的權力均勢,美國勢必要拉抬自己的盟友實力、來壓制中國
。故而美國在2010年就開始布局重返亞洲之路,希望維持在東亞的均勢,以免中國造成區
域威脅,而這個動作在2012年開始動作越來越大,大到中國開始反制美國的牽制動作,不
過目前看起來,效果十分有限。
大國相爭,當然不會笨到一開始就兵戎相向,特別是核武強權之間。而老美一向最擅長的
就是經濟戰略,經驗太豐富了,當年跟前蘇聯軍備競賽的時候,就是老美最聰明的戰略,
地球上的核彈、飛機、坦克、大砲、飛彈、潛水艇都不夠看,花的錢太少,要拖垮蘇聯太
慢,所以雷根時期美國推出了SDI星戰計畫,地球上打不夠、要打到外太空跟大氣層就對
了,把整個反飛彈系統搬到外太空,想想看,這樣要花多少錢?美國當時編列了一兆多美
元的預算、當時相當於三十幾兆台幣的經費去搞SDI,台灣一年的政府總預算現在也不過
兩兆多,看看這是多龐大的費用!而前蘇聯國內經濟不好、還傻傻地跳下去跟老美PK,搞
到經濟被拖垮、最後連向國外採購糧食的錢都沒有,還要靠老美援助,就這樣,前蘇聯就
瓦解了。
而當初,日本在戰後一度發展的經濟太強大、對美國出超龐大,還在美國大買房地產、引
起老美的緊張,因此老美出手修理日本,透過廣場協議,讓日幣不斷升值。1985年9月,
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廣場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日元
兌美元迅速升值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升幅20%。到了1988年,升值幅度更拉大到86.1%
。最終導致日本的不動產崩盤、經濟從快速成長、緩慢、停止成長、甚至衰退、成就日本
經濟失落的二十年。
由於1955~1975年發生的越戰,由於是美蘇兩大陣營具體對戰的戰爭,美國參戰太久、損
失太大,讓美國調整了戰略觀。因此在越戰後至今快四十年,對大國勢力,美國鮮少使用
軍事手段,主要都是透過經濟與金融手段來達到戰略目的。
因此,自從美國在2010年決定「重返亞洲」後,就開始陸續有明顯作為。大抵上可以從以
下幾點看得出端倪:
1.美國主導TPP VS 中國主導RECP:
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是一個包含多
層面的自由貿易協定,除針對各國有關之貿易政策進行規範之外,也進一步包含貨物貿易
、衛生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和競爭政策等,層面比過去的WTO
更廣,目前共有12個參與國。而美國原本不是發起國,但從美國在2010年正式參與後,就
積極主導整個TPP的談判方向與貿易協定規範,整個 TPP成員國所包含之亞太經濟規模已
經占全球GDP之40%,全球貿易量之26%。
TPP market snapshot
資料來源: https://www.dfat.gov.au/fta/tpp/
資料來源: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而重點是,中國迄今沒有加入TPP的談判,因為有許多規定對中國相當不利,整個TPP的協
定對中國的許多行業都會有衝擊,所以儼然有孤立與圍堵中國的味道。因此,中國則企圖
拉攏東協國家以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加以反制,其中已經可以看出經貿對抗戰
爭的氛圍。
2. 美國積極迫使人民幣升值:
美國最早在2003年6月和7月美國財政部長John Snow和美聯儲主席Alan Greenspan就曾經
先後發表談話,希望人民幣改為浮動、也認為人民幣被低估。隨後美國的商務部長、勞動
部長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美國方面認為中國操縱匯率造成了美國嚴重的製造業失業問題
,獲得巨大的出口競爭優勢,人民幣匯率被嚴重低估。使美國製造業發展出現萎縮,企業
倒閉,造成嚴重失業。
因此,美國從2010年開始,不斷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希望促使人民幣升值,並企圖對中
國人民幣操縱匯率問題徵收特別關稅。同時,許多中國的貿易往來國家也認為人民幣嚴重
低估造成對他們不利的狀況,希望人民幣升值。
而壓垮中國不得不放手讓人民幣升值的關鍵,在於中國是高度依賴能源與原物料的進口國
,國際原物料在美國金融市場的主導操作下不斷攀高,使得中國的通貨膨脹率迭創新高、
老百姓叫苦連天,連大蒜價格都可以炒作到一斤相當三百塊台幣。中國政府不得不放手讓
人民幣升值、希望抵銷國內的通膨壓力。
2012年8月開始,人民幣快速升值,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再度創下自1993年來的新高,
首度升破6.26,盤中最高觸及6.2580,收盤報6.2707。即使2013年中國政府干預、一度又
貶值,其後在避免資金不斷出走的考量下,為了留住資金,又走回升值的步伐。
人民幣貶值這個舉動帶來的重大後果,就是中國靠著低廉人工、微利代工的製造業工廠大
量倒閉,使得中國出口受到重創,中國不得不在2011年的十二五計畫中進行調整,執行「
騰籠換鳥」,將產業結構往高科技、綠能、節能、文創、生醫、通信調整,希望取代過去
利潤微薄的代工業,同時不斷調升工資、希望能以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的GDP成長來逐步
取代外銷在GDP的占比,以免GDP的成長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受到產業的根本性衝擊。
美國這個手段是成功的,中國的調整策略,使得過去仰賴低廉工資的製造業,不得不往越
南、菲律賓出走,菲律賓股市自2011年開始起飛、股市迭創新高,迄今早已不是過去台灣
人認知的落後國家,而是經濟高度成長中的國家,HSBC更預估菲律賓未來會成為全球第16
大經濟體。而較為高階的製造業,則在歐巴馬政府的政策下,逐步出走中國、回到美國,
奇異、通用汽車就是最好的例子,根據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今年六月發佈的一份報告認為
,金融危機結束以來,美國製造業產出增加了30%。同時,2010年以來,製造業創造了64
.6萬個就業崗位,為1990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波士頓管理顧問公司曾在2012年對100家來自紡織、電子等產業的美國公司進行調查,有
7%的受訪者表示正在將工廠遷回美國。結果一年半後,這一比例升至13%。波士頓管理顧
問公司評估,重振製造業將為美國在2020年底帶來350萬到500萬個就業機會。
看到這裡,美國政府透過經濟手段修理中國的陰謀或陽謀,成效如何,應該相當明顯。
對台灣有沒有衝擊?當然有。中國政府在美國圍堵與打壓出口、製造業的策略下,調整產
業結構、往高科技、綠能、節能、文創、生醫、通信走,同時透過內需市場的成長、填補
GDP的數字。過去買台灣的產品,現在中國要自己做;以前買台灣的面板,現在,中國自
己做面板;過去買台灣的LED,現在,中國自己做;過去買台灣設計的IC,現在,中國自
己做;簡單說,過去台灣能做的、跟台灣買的,現在,中國都希望自己做。長此以往,台
灣對中國的出口,能不受影響嗎?
3. 美國將籌碼加碼日本、抑制中國:
在國際政治的理論中,主流一直都是現實主義,特別是美國國務院自從季辛吉當過國務卿
之後,現實主義一直是美國國防外交的主軸思維。而在現實主義中,為了維持某地區的穩
定確保強權的利益,權力平衡是很重要的概念,過去蘇聯太強大、美國就拉中國牽制蘇聯
,伊朗反美、就拉伊拉克牽制伊朗,所以當初伊拉克不聽話爆走、侵占科威特的時候,美
國就出口修理這個不聽話的馬前卒,也確保原油利益。
而現在,美國為了抑制中國在東亞軍事武力的擴張,必須要有一個代理人幫美國對抗中國
,而這個角色,傳統上就是日本、南韓、台灣,台灣在近年政府帶頭、政商圈過度傾中的
氛圍下,美國政府不但不可能選擇台灣、而且也降低武器銷售給台灣的頻率。而中國人反
日的情結、以及與日本有美日安保條約的合作下,日本成為美國最好的選擇對象。特別是
,美軍在日本高達五萬的駐軍,僅琉球基地,美軍就有三萬人,是美國在海外駐軍中、軍
種最完整的基地,也是美國航空母艦在亞洲最好的後援基地。
因此,在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於2012年上台之後,美國政府的動作加大支持日本,最顯著
的例子,就是美國積極支持日本央行量化寬鬆、放手讓日幣貶值。過去在貿易的逆差下,
美國是最積極施壓日幣升值的,自廣場協議以來,整整二十多年來維持強勢日幣。但現在
為了對付中國,美國改換立場、支持日幣貶值。為此,美國甚至在2013年的G20會議中,
美國財政部國際事務次長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表態支持日圓貶值的立場。
而在日幣大幅貶值下,對中國、台灣、南韓的出口都造成了衝擊,因為日幣貶值代表日本
商品變便宜了,特別是產業結構與日本接近的南韓與台灣出口,更是受到衝擊,南韓的災
情又比台灣嚴重。南韓的鋼鐵、石化、機械、資通訊、電子、汽車各業都因日幣貶值而衰
退,幅度超過一成,連南韓農業輸出往日本的農產品衰退幅度也達11%,迫使南韓政府不
得不成立日圓貶值對策班來研擬對應辦法。至於各國觀光客因為日幣貶值更激增對日本帶
來的經濟成長貢獻,當然就更不在話下。這一套日幣貶值的經濟劇本,就被稱為「安倍經
濟學」
對台灣有沒有衝擊?當然有!台灣有許多產業、如面板、PCB廠的關鍵零組件都來自日本
,日幣貶值造成這些零組件供應廠成本增加、自然轉嫁到台廠身上,導致台廠的成本增加
;加上台灣如工具機一類、與日本產業結構有重疊的業者,在日幣貶值下、已經失去價格
優勢,訂單上的衰退更無法避免。
慘的是,南韓、中國、台灣有條件跟日本一起玩貨幣貶值的遊戲嗎?慘的是不行,只是原
因大不同。日本國債的持有人多為本國人,貨幣貶值不會增加利息的負擔,南韓的國債龐
大、且大多為外資持有,意即日本政府的國債還得是日圓,南韓國債還的是美元,南韓開
打貨幣狂貶值的遊戲,只會造成國債的利息負擔大增、以債養債、債務更大洞而已。至於
中國,國內龐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本來就讓中國民眾苦不堪言,還得靠人民幣升值來減輕
輸入性通膨的壓力。
至於台灣,薪資連年迭創新低,再引發輸入性通膨,可能不只是太陽花學運而已,大概真
的要鬧革命了吧。
除了在經濟外,美國在外交戰略上,也很罕見地站在支持日本的立場。過去,美國對釣魚
台的主權歸屬問題一向不表態,僅承認日本有「行政管轄權」。但在2010年美國國務卿希
拉蕊明確表示,釣魚台主權歸屬問題美國雖然只承認日本的行政管轄權,但是基於美日安
保條約,釣魚台屬於保護範圍內。而在今年,美國更明確的表態,只要中國或其他勢力在
釣魚台周邊巡弋均屬挑釁行為,美國方會根據美日安保條約保護釣魚台在內的日本領土。
另一個明確挑戰中國神經的,就是琉球主權的歸屬。中國政府在2013年透過人民日報表示
,琉球主權應該再議、因為過去琉球是中國的藩屬。而美國國務院在日方抗議非常迅速的
表態,琉球主權就是屬於日本、也在美日安保條約的範圍內。美國對日本軍事與外交上的
支持,表態得非常清楚。
在此同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主動挑戰禁忌,一上台就屢屢參拜中國人很感冒的、供奉
二次大戰後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中方屢抗議無效。而後,安倍晉三更公開表示中國是日
本的威脅,所以日本要調整國防軍事戰略,制定新的防衛計畫、以及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
畫,要發展日本軍事的海上優勢與空中優勢,未來五年要投入2395億美元發展軍備、採購
戰機跟無人偵察機,並建立「水陸機動團」,為有「奪島」時的需求做準備。此外,過去
日本的軍事受限於憲法與二次大戰後的壓力,軍事部隊只能稱為自衛隊,現在,安倍晉三
也要推動自衛隊正常化,希望讓日本重返如同一般正常國家的國防軍事。而這一大段的發
展,就被稱為「安倍軍事學」。
只要去日本旅遊的時候,翻翻日本的周刊與新聞評論,就可以發現日本國內也瀰漫了一股
與中國會不會發生戰爭、何時可能發生戰爭的新聞氛圍。
不過,細觀從2010年開始的、美國政策的脈絡,就可以了解,所謂的「安倍經濟學」、「
安倍軍事學」不過是美國國防外交政策、正在防堵中國意志的呈現,如果不是美國支持,
安倍晉三也不可能這麼明目張膽的放手貨幣貶值、同時擴張軍備。
在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下,圍堵中國的動作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即使短期被ISIS
影響,但圍堵中國的步調與政策不變,同時日本也以美國代理人的身分、在美日安保條約
的基礎下執行這個角色。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日幣貶值、再興日本經濟,以及日本軍事武
裝擴建、美國國防部加重在東亞的軍事布局,都是正在發生中的事情。而這些動作對台灣
的衝擊,比如對電子業的出口影響、或是對台灣國防政策的規劃、對TPP與RECP的選邊站
,台灣政府都沒有提出因應的對策,小國在兩強之間的選邊站是最難的遊戲,特別是台灣
的出口依存度相當高,一旦出口衰退、對經濟就產生衝擊。
而中國在經濟被美國圍堵與修理下,自己試圖以國內的內需市場成長來填補GDP外銷的缺
口,所以拉高工資、更換產業結構取代傳統低毛利的製造業,結果,死了一堆台商、出走
了一堆台商;為了讓中國商人轉型、所以之前台灣能做的、出口到中國的,現在中國都要
自己做,結果,過去對中國貿易依存度太高的台灣出口,就受到很大的衝擊;以前買台灣
的手機,現在,中國自己做;以前買台灣IC設計業的晶片,現在,中國要自己做;以前買
台灣的面板,現在,中國自己做;以前買台灣的LED,現在,中國要自己做。中國唯一還
沒做到的,是台積電的晶圓代工,但中國現在正在努力投入資源、希望能做到。
而美中雙方的經貿陣營對峙,台灣政府似乎迄今還搞不清楚狀況,在經濟上的新定位角色
也還沒找到,只是不斷想服貿、想貨貿、想加入RECP、想加入TPP,想要中國市場、也想
要美國市場,但殊不知,在兩強對峙下的小國經濟政策,是要充分評估與細膩的操作的,
台灣政府如果沒有思考清楚作法,恐怕在中國影響力劇增下,不斷地讓技術與人才流失到
大陸去,今天的台灣產業變成明天的中國產業,然後,台灣自己的產業就垮了。更嚴重的
是,當台灣完全被美國政府當作中國陣營的時候,原來沒有被影響的產業,也只好跟著中
國「一體同命」了。
不過問題是,中國有龐大的經濟底子抵抗老美的圍堵,而台灣呢?兩大陣營對抗,想傾中
又不敢得罪美國,想親中中國還有飛彈對著你,想親美又有一堆企業家在中國做生意,幫
著中國威脅利誘政府、政黨。
結果現在,兩大陣營對抗,台灣甚麼好處都沒有、反而在兩邊對抗下、默默地不斷吃虧、
衝擊產業競爭力。雖然商人無祖國,但是台灣如果要確保自己的經濟利益,政府應該先從
國安與戰略層次思考清楚,計算清楚,到底要怎麼走、怎麼操作,策略步驟是甚麼,再往
下執行。否則甚麼都想要、甚麼也都不敢真的要的結果,就是如同現在一般,台灣的產業
正在逐步地受到蠶食鯨吞而一籌莫展。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10-11 01:17:00
這家雜誌社幾年前開始吱化後,寫的東西越來越像幻想文....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10-11 03:40:00
美國在外交挺日? 有趣了求借轉ia版,謝謝
作者: ijsfkira (ijsfkira)   2014-10-11 05:12:00
這篇文在八卦版和公民覺醒版獲得一堆讚 真讓人無言 台灣人自經區不要 美牛也不吃 TIFA都搞不定 是要加入甚麼TPP呢? 偏偏推爆這篇文 罵政府沒遠見的 又是哪些人呢?
作者: nnkj (井上吃雞)   2014-10-11 06:57:00
蔡英文寫的嗎?
作者: walter41 (walter)   2014-10-11 08:03:00
所以要怎樣?
作者: pp12345 (pp12345)   2014-10-11 13:03:00
思維還停留在冷戰時代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