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特] 陳婉琪 /台北大學社會系 之研究(關於學運)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14-06-30 14:12:09
FB 上轉來分享的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很有趣的研究
理科學生看到表格眼睛就張開了
受過理論訓練的我 相信的是數字 不是政治人物的口
(尤其是 餵羊 非凡 為廷等準政治人物)
不過 數字會隨解讀者立場有差異 像我就對於其
中一點很有興趣
"藝術、人文、社會及行為科學、傳播、法律等是樣本學門比例顯著高於
實際學門比例的領域 (p< .05);商管、電算機、工程、社會服務、民生等是樣本學門比
例顯著低於實際學門比例的領域"
作者用 科系功課較重 解釋 但是"商管"(財經 國貿) 是這次抗爭議題的主要科系
他們是最了解議題的一群人
這讓我解讀的話 不會用課業繁忙解釋 而是因為他們了解 才沒有出來抗議
如果這次簽約真有不公不義 黑箱作業 我相信這群學者 會帶隊一起上街頭
而 社會 人文 法律等系~~ 抗議是他們的主場 因此人多 毫無意外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6-30 14:23:00
首先 你都已經可以對通過的社區居民檢查身份證了為什麼只能做到16人取一人的抽樣?其次 文組的科系在他的分類裡分的非常細結果就是看起來每個分類的人都差不多但是理工科系類就幾個大項就全部囊括了而且這樣分還居然比分得很細的文組個別分類人數要少更讓我懷疑的是表二 因為沒看到實際數字所謂的教育學門比例是怎麼算的?是拿全台科系的數量來比還是實際的學生數來比?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14-06-30 14:30:00
先說 不是我做的實驗 我沒有要幫他辯護的意思
作者: ct13723 (獨孤求敗)   2014-06-30 14:30:00
謊言有三種:謊言 該死的謊言 統計數字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6-30 14:31:00
我當然不是在講原po XD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14-06-30 14:31:00
文科鄉野採樣 n 有近千 不錯了 而表二 就是我覺得有趣的點他拿 全台學生數做比較 就是說除上述科系外基本上是隨機的如果對應數字正確 也就不用太在意區分科系問題她目的 就是看是不是有差異 結果抗議人果然就是那些科系毫無意外的主場~~校外教學~~XD然 作者的確刻意無視了"商管 國貿 經濟"顯著差異一事
作者: kathpope (Le pape Kath)   2014-06-30 14:39:00
樣本集中在學生族群與年輕族群 是可以外推到全民?一開始就讓我頗呵呵再來因為"時間趕" 所以問卷信效度是可以質疑的事情
作者: Alvitr (智慧才是力量)   2014-06-30 14:40:00
商管國貿的功課很重? 除非是雙主修或是修輔系 不然商管的功
作者: kathpope (Le pape Kath)   2014-06-30 14:40:00
這樣還可以推論喔? kerker~
作者: Alvitr (智慧才是力量)   2014-06-30 14:41:00
課比起理工科算很輕鬆的 人文社會學院沒碰過不熟
作者: kathpope (Le pape Kath)   2014-06-30 14:41:00
再來怎麼量化"課業輕重"啊?這種分析喔... kerker
作者: hornet7777 (hornet)   2014-06-30 14:45:00
人文社會學院的功課會不會就是要創造社會議題?
作者: maxinehou (小敏期待被翻牌)   2014-06-30 15:21:00
人文社會研究真好,不用過IRB就可以蒐集個資法的資料
作者: zorahjin (Zorah)   2014-06-30 15:39:00
這位作者在推測參加人數較少的的科系是因為課業負擔太重所以才未能參與。這個推論根本建立在全部的人都反對服貿只是有些人因為不可抗因素所以未能參與。這哪門子的推論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6-30 15:41:00
他的意思只是說 那些參加的人都很混 不認真學習
作者: zorahjin (Zorah)   2014-06-30 15:43:00
另外,對於參與比例和總體人數比例相對較低的學門,作者居然拿另一個教育體系(技職體系因為課業壓力重所以不參加)來解釋理工人參加比例偏低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6-30 15:46:00
顯然作者有 科系歧視
作者: zorahjin (Zorah)   2014-06-30 15:46:00
這根本在為技職體系戴帽子,這教授的問卷分明有詢問受試者的教育體系,也可以看的出來技職體系的總體比例真的偏低,技職體系那2.2%人要不要看一下是來自那些科系?另外,依作者公布的參加人數較多的前九所大學來看,參加比例較高的校系正好和這些大學的取向相近,因此,我認為是動員的學校因素比科系因素更能解釋動員科系差異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14-06-30 15:59:00
高於平均的科系 一點都不意外阿 都是他們主場說實在的 作者表二在我的解讀社科動員抗爭 了解條約內容的顯著偏少 其他人盲從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6-30 16:06:00
吱吱到底是多討厭技職體系啊?
作者: zorahjin (Zorah)   2014-06-30 16:57:00
作者認為,參加比率偏低的系所正好是技職體系較多,因此造成某些科系參與人數偏低。但事實上,技職人數的總參與率本來就偏低,因此對文理參與人數差異影響很小。我認為文理參與率差異應該從各個號稱"重視基礎科學的傳統綜合型大學"裡的文理人數參與人數和校內文理在學人數來比較,如:台大。簡單的說,如果要理解為何某些科系參與人數比較低,應該要從設有商管、電算機、工程、社會服務、民生科系且在校人數眾多的學校中詢問,而不是牽拖到技職體系。再補充個資料:台大的理工商人數遠比人社人數還要多,且台大又是本次動員中人數最多的學校,那為什麼台大的理工商學院學生沒有參加?從這篇調查來看(先不論取樣問題),我認為學校的因素還是比科系影響更大,尤其是社會人士的學歷和校系,更能發現校內特定科系的人際動員因素。
作者: play1921 (海產王)   2014-06-30 17:14:00
我認為你的推論也有缺陷 第一 你必須先證明商管學院的學生的確有如你所預設的 比較了解服貿協定內容因為服務貿易協定內牽涉到的產業包山包海 利弊得失我想就算是商管學院的學生也未必真的能夠了解第二 商管學院的教育是教導如何在目前的環境下成為贏家教育隱含的邏輯並沒有強調要建立一個好的制度比較偏重的是在於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成為贏家當然 設立對於自己的公司有利的制度是獲勝的其中一個方式
作者: zorahjin (Zorah)   2014-06-30 17:33:00
我也認同這次運動能促成跟理不理解服貿條文沒啥關係
作者: assxass (包子)   2014-06-30 17:40:00
商管 國貿等系 對服貿這應該列入必修~~(起碼要選修)再來 P大 應該沒看過論文怎麼省 舉證責任是提出文章這方審核方只要一張嘴就行了 我提出了問題 "商管"人少不滿意他的解答"課業重""技職生多"提出了我的想法 用通用例子 "商管系比較懂服貿"再來 就是作者的事了 當然如果你相信 "課業繁重" 也是可以你的推論 當然也可能 一樣證實責任在作者科學根本在於懷疑 宗教根本在於相信這過程叫討論 懷疑 而當我自行收集證據 叫做打臉又想到一點了 你認為商科學生受訓 有適應的價值觀但是不認為 商科學生比較了解 服貿一邊是接受了價值觀(了解授課內容)另一邊又是認定 商科不一定了解服貿之前 完整列出 兩國GATS(對世界承諾)< >服貿 之間差異的正是 國貿系的學生
作者: play1921 (海產王)   2014-06-30 18:08:00
請問你所謂的自行收集資料是指台大的資料嗎?假如是 也只佔了9.41%的解釋力 也許他是特例 我不知道第二 坦白講商業&管理學門包含很廣 我想 經濟 財金也包在裡面吧 其實管理學院說不定還包含資管 他們真的都有受過相關的課程訓練嗎? 我是存疑啦 更何況 了解服務貿易協定真的對於他們在未來社會的競爭有所幫助嗎? 這點我也存疑也許好好找份實習 或是組隊參加比賽 參加系上&社團活動也許會有比較大的幫助吧? 當然 這是我對於商管學生做選擇時考慮的推論就是了 當然 你可以不認同他的解釋但是我並不認為你真的有打到他的臉 因為你所謂的收集資料的方式與量也不夠嚴謹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6-30 21:39:00
(哈欠)只要是支持政府的,樓上你哪次有說是那方資料嚴謹?
作者: play1921 (海產王)   2014-06-30 22:04:00
原來政黑板也會因人廢言阿^^
作者: ai0506   2014-07-01 14:59:00
按照p大的說法,國貿經濟學生判斷服貿對自己的影響較小所有選擇不參加抗議。和a大提出國貿經濟比較了解服貿而不參加,,不是一樣嗎?參不參加支不支持靠得是自己的判斷力法律社科有較多人判斷該反服貿,經濟理工的人則較少至於原因,作者沒去研究,大家也只能各自解讀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