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台灣尼克森

作者: yangsuper   2014-06-15 12:25:09
【聯合報╱黑白集】
2014.06.15 03:35 am
賴清德訪滬,復旦大學教授當面爆料說,在大選前一年的一九九九年,羅文嘉曾赴大陸為
陳水扁傳話稱:中美關係轉變在尼克森,陳水扁可以作台灣的尼克森。
一、羅文嘉是「密使」,因為此事當時未公開;二、這是為陳水扁次年競選總統作好兩岸
政治鋪墊;三、陳水扁競選時,並未向選民說,要作台灣的尼克森,但他卻向北京表白。
這正是台灣人民看不到的黑箱。上世紀九○年代,李登輝的密使黑箱,更留下幾段經典紀
錄:一、李對北京說,郝柏村太反共,是兩岸關係的障礙;二、李希望北京能協助他衝高
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得票率,以便他藉此民意基礎來改善兩岸關係。說穿了,這也是「台
灣尼克森」的自荐。
不過,後來李登輝與陳水扁皆陷於統獨爭議中,一方面撕裂了台灣,另一方面也與北京撕
破臉,李扁兩位「台灣尼克森」皆從政治鋼索上墜地重傷。
蔡英文遣林全登陸及賴清德訪滬,皆是醞釀多時,最後一刻才宣布,可見蔡賴與北京已建
立了「密使」管道。這當然是一個政治交易的平台,但討價還價的過程卻在黑箱之中,台
灣人民無從知悉。
且看如今露出的苗頭。一方面民進黨向北京展現「交流」的意願,另一方面卻對服貿協議
等法案全力對抗。這個政治邏輯是:一、在台灣內部的兩岸政策上持杯葛立場;二、在民
共交流上持開放態度。如此內外有別,仍不脫李扁二人的手法:希望北京理解其基於選舉
謀略的反中表態,以便贏得選舉,待選上後再來改善兩岸關係。
檯面上「反中」狠話喊得不可開交,檯面下「密使」不可告人的私語竊竊不休。莫非,這
一套「台灣尼克森」手法,終有奏效之日?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8741379.shtml
尼克森當初可沒有向毛澤東提出服貿 ecfa 還有兩國同屬一個中國等等提議
聯合想用李 扁過去的「事蹟」來嗆現在蔡英文賴神的舉措 省省吧~~只有蛆高潮不是嗎?
作者: k5678 (印度咖哩)   2014-06-15 12:26:00
這不是黑箱 甚麼才是黑箱
作者: askemm   2014-06-15 12:26:00
黑箱密使是吱有DPP可以用的神技啊。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4-06-15 12:27:00
凡神停神快去抗議黑箱啊!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2:27:00
尼克森可沒派人傳話,事後打臉,所以這兩人當不成尼克森只能當跳梁小丑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4-06-15 12:28:00
吱吱就是愛炒短線, 殺雞取卵還自以為聰明得計! 抓全台灣陪葬
作者: askemm   2014-06-15 12:30:00
20年了,這群崩潰吱還是用同一招前倨後恭兩面手法來炒就算老共是笨蛋,也會覺得用同一招老梗的崩潰吱比他們還蠢何況老共真他媽的不是笨蛋。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嚨 他繼續唱著)   2014-06-15 12:43:00
老共就只是裝傻而已, 逗逗你們這些自以為是的吱吱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2:48:00
老共的牌在於經濟誘因,但高度經濟成長不在時,老共的籌碼其實不太多
作者: GreenSoldier (我是綠小兵)   2014-06-15 12:54:00
相比於台灣 老共的籌碼還是很多的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2:55:00
樓上,十三億人口依舊是世界上最大單一市場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2:56:00
高度經濟成長不在,現在他的市場還是夠大到沒人會想忽視他老共現在一年可以賣兩千萬台車,你認為車廠眼中這算不算很大誘因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2:57:00
又有精英專政政府,光憑這點可打趴其他國家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06-15 12:57:00
人口這麼多 最好沒誘因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2:59:00
銀英的帝國軍就如老共。台灣就如沒楊的同盟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2:59:00
樓上不止沒有楊,連比克古老爹都沒有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2:59:00
矛盾點在於大陸還是要靠出口維生,一但外在需求不振,內需又無法撐起,那獲利的收縮壓力會很大,真的想把大陸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06-15 13:01:00
............光是大陸的內需市場就多大了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01:00
當成銷售目標,應著重再創新創意產業,這方面台灣有文化語言優勢,但如果是已經固定制式化的產業,大陸市場其實飽和的也很嚴重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03:00
內需無法撐起....?你好像還沒看到我第一句推文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06-15 13:04:00
大陸市場飽和 你是飽和哪個產業啊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06:00
的確大陸的高速發展是必將達到發展瓶頸,但我預估還有十幾年光景你知道沿海城市的白領薪資嗎?是台幣ㄧ萬两萬左右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08:00
我並沒有否定大陸的市場規模,而是強調產業的型態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09:00
我不知道台灣有什麼優勢可以要22k以上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09:00
其實大陸有許多產業很寧顯得件趨飽和,鋼鐵 造紙 水泥
作者: keithmaster (Aska)   2014-06-15 13:10:00
= = 你有去看過中國西部那邊 鐵路每天蓋嗎 = =公共建設每天蓋嗎 光蘭州市就還要12座橋耶= =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11:00
現在要急著轉形的是台灣,不過台灣老闆,你知道的.....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11:00
傳統家電、連汽車銷售成長下滑,任何國家的市場都會飽和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3:11:00
中國的基建還沒完全飽和,光是高速公路路網還沒密集到各省四通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12:00
台灣轉型壓力比大陸更重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3:12:00
汔車成長己經連三年一直正成長了....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12:00
這就要看還有多少空間比成長速度了
作者: Iamidiots (我是白癡)   2014-06-15 13:13:00
大陸基建的確還沒飽和,不過成長高峰期已過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13:00
現在大陸人比台灣人還重視賺錢,我接觸到的經驗
作者: killer2k (...)   2014-06-15 13:19:00
也更現實跟更靠關係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20:00
的確,樓上嘴臉令人生厭,但是只這樣才是中國式的競爭力吧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3:25:00
10%以上的成長高峰己經過了,現在是穩定慢慢成長了中國除非發生重大政治動亂,不然經濟超越美國是時間問題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28:00
同樓上,但我認為習政府不太會犯錯除了那個全國【東莞】抄色情之外...這實在令人憤怒不已啊!笑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6-15 13:32:00
最果神狐,幾年前就在打黃下被抄了....
作者: cheng399 (cheng399)   2014-06-15 13:34:00
平心而論,這真的是犯錯,抑制了東莞的經濟發展,確對抑制貪腐無效的無用政策有阿扁掃八大的遺風,慎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