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特] 我國公司法制改採強制累積投票制度之利弊

作者: waco2012 (世界越快,心愈慢)   2013-11-05 08:30:46
公司法第198條現在改採取「強制累積投票制」(公司法第198條參照)
講得是很好聽啦
保障小股東 避免形成萬年董事會
但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想想賈伯斯吧
想想阿里巴巴吧
以下謹節錄經濟日報社論全文給各位公民參考:
【經濟日報╱社論】
2013.11.05 01:47 am
──從阿里巴巴放棄到香港上市談起
大陸阿里巴巴放棄到香港上市的計畫之後,創辦人馬雲日前打破沉默,向香港媒體解釋緣
由,並點評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在內的四大家族。他說:「這是互聯網時代,不再屬於李
嘉誠了。」
馬雲指出,這十年來,香港四大家族包括李嘉誠的長和系、郭氏家族的新地、鄭裕彤的新
世界及李兆基恆地,市值都不及騰訊加上阿里。目前香港四大家族上市旗艦市值接近港幣
9,000億,但單是騰訊公司,市值已達港幣8,000億。馬雲表示:「不是馬化騰(騰訊創辦
人)特別厲害,我更沒什麼,而是時代厲害,我們只是順應互聯網的潮流而崛起。」這就
可以談談馬雲的成功之道,或者,解讀新世代企業的「成王之道」了。
理論上,一個企業的成敗,取決於:決策、管理、市場,掌握市場就是抓住大勢。不久前
,阿里巴巴打算在香港進行首次公開發行(IPO),一般估計,有可能為阿里巴巴籌集150
億美元,但因馬雲堅持的「高管合夥控股架構」原則,不為香港監管機構接受,馬雲一氣
之下,轉而尋求到紐約上市,最近已獲得了正面回應。馬雲堅持的「高管合夥控股架構」
,是可以讓馬雲和其他27名高管,能夠永遠擁有提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馬雲之所以
作此堅持,是他不想重蹈賈伯斯犯過的錯誤─—讓其他人控制了自己的公司。從另一個角
度解讀,馬雲或許認為,過度的「企業民主」,未必符合企業最大的效率與利益。換一個
概念來說,馬雲應該是屬於傾向「精英主義」的人,他傾向於由「精英」來作決策。這一
點,倒和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很像。
決策,靠的是識見、智慧與決斷,這樣的素質不同於管理。管理需要的是認真、專業、負
責,所以,需要的是專家。管理可以交給專家,而且必須交給專家,決策者切忌自以為無
所不懂,率爾操觚,擅加干預。相信馬雲主導的阿里巴巴,在管理上是奉行「專家主義」
的。
最關鍵的,是在市場了。這也是馬雲阿里巴巴「成王之道」的核心。
馬雲強調,不是馬化騰和他自己有多麼了不起;厲害的是時代,「我們只是順應互聯網的
潮流而崛起」。的確,任何企業成功最大的關鍵就在於順勢、看清大勢、抓住大勢,「勢
」,比一切都重要。順到了勢,稍加努力,就能成功;沒順到勢,甚或是逆勢,則再努力
也難成功。那麼,又如何能看到及抓住大勢呢?馬雲的要訣是,相信年輕人。他說,在這
個「變幻莫測,與時俱變的世界,只能相信年輕人」;他說,「這世界誰也沒把握你能紅
五年」,「解決你不敗、不老、不糊塗的唯一辦法,是相信年輕人!」
馬雲特別強調年輕人,為什麼年輕人那麼重要,年輕人就能代表大勢嗎?正由於「與時俱
變」,意味著「需求」也在不斷地變,而年輕人,不但人多勢眾,而且永遠是「新需求」
的所在,如果用心觸摸的話,更是未來新的「新需求」胎動之所在。所以,年輕人,就市
場而言,意味的就是新需求、新形勢與新趨勢。誰看到了這個勢,誰掌握到了這個勢,誰
就站到了制勝的最高點了。
馬雲是聰明的,也是幸運的。作為一個再尋常不過的英語教師,無籍籍之名。卻在1995年
一次訪問美國的機會中,第一次接觸了、認識了甫問世才幾年的互聯網,也立即看到了互
聯網在未來時代中的巨大潛力,特別是在一個擁有巨大人口,尤其是巨大年輕人口的中國
,所具有的巨大潛力。他很謙虛,說不是他厲害,是時代厲害。但他看到了也抓到了別人
沒看到沒抓到的時代,他還不厲害嗎?
阿里巴巴及馬雲的成王之道,因此是三個「主義」:精英主義加專家主義,再加上以年輕
人為代表的庶民主義。
【2013/11/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作者: lpca (澄)   2012-01-05 08:42:00
問題是香港都沒辦法接受了XD而且台灣那麼多亂七八糟的老板 主管機關又無能
作者: lpca (澄)   2012-01-05 08:43:00
所以這條法律也沒什麼錯吧
作者: cauliflower (菜花)   2012-01-05 08:45:00
我認台灣人的問題是"自以為"聰明,所以看什麼都不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