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赤道》根植於香港警匪片傳統的政治驚悚

作者: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5-09-25 14:32:59
※ [本文轉錄自 Crime_Movie 看板 #1M1EPwVZ ]
作者: geniusleuth (相信台灣,堅持本格) 看板: Crime_Movie
標題: [心得]《赤道》根植於香港警匪片傳統的政治驚悚
時間: Fri Sep 25 14:15:14 2015
《赤道》根植於香港警匪片傳統的政治驚悚電影
原文發表於此(附海報、預告片、反白字體與相關資訊超連結)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3704384
就如我的這篇心得文標題所言,在我看來,《赤道》是一部根植於香港警匪片
傳統的政治驚悚電影,說得更詳細一點,就是以香港警匪片傳統為根基去延伸
擴展的政治驚悚電影。
我之所以將《赤道》歸類為政治驚悚電影,就是因為裡頭出現了政府機構介入
、並引發政治危機的情節,即便《赤道》導演的前作《寒戰》也有類似政治鬥
爭的情節,但這類情節只侷限於警隊內部,不像《赤道》那樣,是政府(王學
圻飾演的角色)與平民(張學友飾演的角色)之間直接且強烈的衝突。
其實這類政治驚悚電影很容易拍得沉悶,但《赤道》大量運用香港警匪電影傳
統擅長的槍戰動作場面來破解這個困境,讓此片的節奏感不至於太慢,整體成
績出乎意料的精采,我一時之間還想不到有哪部政治驚悚電影拍得比《赤道》
好。(當然,不把好萊塢以政治鬥爭作為動機背景的大場面動作片算進去的話

如果真要說《赤道》有甚麼缺失讓我不大滿意,我倒是覺得那個暗號的設計不
是很好,感覺太過奇特(更明白地說,怎會有人在那種情況下使用那類奇特的
暗號?我不認為那是個好選擇),似乎可以有更好更明確的暗號設計。
不過更重要的是暗號使用的情形,那組暗號並未在真相揭露之前,告知觀眾相
關訊息,換言之,觀眾完全沒有解謎的機會。
當然,我也知道推理電影並不像推理小說那樣講究公平性,有時為了意外性而
犧牲掉公平性是不得不的作為,然而,問題就在於某角色在那個場合提出要求
,但卻又沒將他後續的動作演出來,這難道不會讓觀眾起疑心?(我就是在那
個時候察覺到某人涉案的可能性)
在我看來,沒將暗號提前展示在觀眾的眼前,不但沒了公平性,也連帶損害了
意外性。既然如此,還倒不如將暗號提前展示,不但符合公平性,也能保有意
外性。(唉,那樣奇特的暗號,我保證沒觀眾能猜得到啦)
《赤道》這部電影集結了中港台韓各地演員,在劇情上也某種程度具體呈現當
代的現實局勢,像是飾演南韓高層的某位女性演員,不論是外貌或言行,都彷
彿是指涉現任總統朴槿惠(像是突然冒出一句「我爸爸很對不起你們」的台詞
,這不正符合朴槿惠的家世背景?不過片尾演員名單卻寫那名女性演員飾演的
角色是國家安全局之類職務的首長);而近幾年很常聽聞的港陸衝突,更在此
片中成為劇情主軸之一。
關於《赤道》中港陸衝突的情節,網路紅人郝毅博在《老外電影院》的影片中
有精采且深入的解析,我就不多贅言,只提兩個我有不同看法的意見:
第一,是會議室裡的爭論。其實無需看到張學友飾演的學者起來反駁,才會知
道前半段其他官員的對話是反串嘲諷;那些「照基本法作事就沒錯」的論調,
本來就很像典型政客官僚一貫「依法行政,謝謝指教」的嘴臉了。
第二,是有關「正義人士」段落的分析猜測。(以下段落涉及關鍵情節,故關
鍵字句隱藏,需反白才能看見)這點我跟郝毅博看法不同,我不認為那是意有
所指,純粹就是為了戲劇性的需求而製造的意外性罷了。
試著想像:「○○○○○○○○○○○○○○○○○○○○○」的情節,與「
○○○○○○○○○○○○○○○○○○○○」的情節,何者比較有意外性?
──毫無疑問是前者,所以我不認為最後的真相揭露帶有任何政治意涵的隱喻

說到港陸衝突,在近幾年的港陸合拍片當中不時被提及,有的電影只輕微帶過
,比方說《風暴》、《急凍行者》、《激戰》;有的電影敢直指問題核心,比
方說《特殊身分》、《救火英雄》、以及這部《赤道》。有的立場較偏中國大
陸,有的立場較偏香港,姑且不論偏哪邊,只要不要太過偏頗,我倒覺得都比
「問題明明就存在,但卻視而不見或不敢提」的情況要來得好。
一想到這裡,我不免懷疑台灣的創作自由程度真不愧於「現今華人世界唯一民
主政體」的稱號嗎?不管怎樣,希望未來台灣的創作環境真能無所顧忌,越來
越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