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談陳將双季軍戰的技術犯規

作者: rothanlin (鈴羊)   2021-03-13 23:01:16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2Q8qg
EdotTdot_4
上週末HBL季軍戰,由光復高中以69比48,擊敗東泰高中,贏下這場「新竹內戰」。不過
這場比賽的第四節,出現一個令人意外的小插曲。
第四節中段一波籃板球的爭搶,光復後衛陳將双在搶下防守籃板後,被東泰菜鳥劉律世硬
生生從手上奪走,接著將球擺進籃框,附帶激情地怒吼慶祝。下一波進攻,陳將双立刻討
回顏面,輕鬆切入吃掉劉律世,墊步上籃得分,順便用手指向劉律世比了一下。竟被裁判
認定是在挑釁對手,遭判一次技術犯規。
從客觀上看來,陳將双動作並不大,雙方也都面帶微笑,加上兩隊分差早已拉開,氣氛也
比較輕鬆,不太可能因此引發進一步的衝突;主觀上,陳將双只是在「回應」劉律世前一
波的怒吼,應該還稱不上是挑釁,雙方在賽後訪問也都表明沒有惡意。但陳將双的動作依
然挑動裁判的敏感神經,被吹了一次技術犯規。
老實說判決當下令人有點錯愕,不過裁判會做出這樣的判決,或許和台灣傳統籃球文化有
關。台式傳統籃球文化是相對謙遜內斂的,進球後總會立刻轉身回防,不會有太多額外的
動作,臉部表情也不見過多情緒起伏;美式籃球文化則比較鼓勵球員揮灑創意,豐富的肢
體語言就是一種創意的展現,這不僅是對自己的激勵,或是和對手的交流,也是表達享受
比賽的方式。
台式與美式的籃球文化間,固然沒有孰優孰劣之分,純粹只是反映出各自的文化特色。然
而,更強調創意的美式籃球文化,的確在培養球員能發揮正面的影響力。因為一名優秀的
球員,不只基本功要紮實,同時也需要具備想像力,才能將招式融會貫通。
隨著網路與科技的發展,台灣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不同的籃球文化。不僅是技巧和觀念,球
場上的肢體語言和互動模式,也包含在其中。這也是為什麼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球員
,開始嘗試在比賽中,以更多元的方式表達自我。不只在正式的球賽,隊友會彼此撞胸慶
祝進球,公園球場的鬥牛場,也常有人模仿NBA球員浮誇的慶祝手勢。就連今年NIKE為HBL
主打的「憑本事放狠話」宣傳標語,也是源自於美式籃球文化中的垃圾話(trash talk)

這些現象皆代表台灣的籃球文化已經逐漸產生改變,社會大眾普遍能夠接納更奔放的球風
。「閉上嘴,乖乖打球」的時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相互激勵和較勁的元素。但
陳將双這次吞下的技術犯規,似乎顯示出台灣的吹判尺度,並沒有與時俱進。
裁判主要的工作,除了立刻且準確做出判決,也要維持比賽流暢進行,因此吹判尺度的拿
捏,就顯得格外重要。放得太鬆,容易導致球員受傷或衝突發生;縮得太緊,反而造成比
賽斷斷續續,有礙球賽進行。帶有挑釁意味的言行舉止,裁判固然要明察秋毫,適時響哨
遏止。反之,若是對於一些比較輕微的動作也響哨,比較容易打亂比賽節奏,拖延球賽進
行。
相較於阻礙比賽流暢進行,更具有影響力的,是裁判的哨聲對球員產生的規制作用。如同
國家透過立法制定刑法等禁止規範,限制人們的特定作為,籃球場上同樣透過規則和吹判
,形塑球員的行為準則。在學生聯賽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藉由裁判的吹判,協助球員認知
與建立適宜的行為舉止。當球員的某個動作被吹判犯規,就會體認到該動作在場上是不被
允許的。
有別於馬拉松等個人運動,屬於團隊運動的籃球,有更多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機會。球員在
場上除了盡力贏球,與他人互動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包括和教練、隊友、裁判,甚至是觀
眾間的相互激盪。而學生聯賽的舞台,提供球員絕佳的學習機會。然而,陳將双這次遭判
技術犯規,可能會令很多球員卻步,抑制他們嘗試以不同方式與他人互動的念頭,這是非
常可惜的。
也許是受到從小接觸的籃球教育影響,從該場執法裁判的角度觀之,根據他們的直覺反應
,馬上認為陳將双的動作帶有挑釁意味,所以在第一時間遏止。但於現今一般大眾的標準
下,普遍認為陳將双的舉動,應該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在對手的理解下,不認為陳將双
是在挑釁,便不太可能爆發衝突發生,裁判似乎也就沒有響哨的必要。
要維持一場比賽順利進行,裁判扮演的角色甚至比球員還重要,尤其每一次響哨判決,都
有可能成為影響比賽勝負的關鍵。正因如此,吹判尺度才需要隨時調整、與時俱進,以作
成最適當的判決。
心得:
Tim Duncan 表示:
作者: kc102687 (最狂)   2021-03-14 01:10:00
挑釁也是比賽的一環 這樣反而能激起雙方的鬥志吧
作者: joscheng (阿海,你起來~~~~)   2021-03-14 09:32:00
這是學生籃球,要受到導正的是態度
作者: GBBYY (GBBYY)   2021-03-14 10:34:00
態度哪裡需要導正?
作者: Taco5566 (塔可5566)   2021-03-14 10:49:00
這需要導正什麼 兩個球員明顯正向交流的動作裁判就是要刷存在感 真的是有夠白癡
作者: beautydots (看球人)   2021-03-14 11:15:00
談論裁判吹判,應該要把FIBA籃球規則引出來裁判認為挑釁手勢構成技術犯規規定的「Baiting and taunting an opponent」,直接吹T也在裁判的判斷餘地內。個人認為不宜純用一廂情願的希望容許來否定這個吹判。
作者: sam12213 (珊珊來遲)   2021-03-14 13:42:00
溫良恭儉讓在籃球應該改成溫良恭儉“浪”
作者: eelifb (┐(─_─)┌)   2021-03-14 14:35:00
以後進球回應對方可能要改比 才不會被吹T比 愛心
作者: ts00173406 (Adam)   2021-03-14 22:17:00
push這篇
作者: misson (綠色九層)   2021-03-15 09:32:00
氣氛又不是很緊繃,而且先前雙方肢體動作也沒有衝突的跡象,這些規則有也是用來裁判自由心證制止雙方使用的工具,拿來小題大作實在是
作者: YummyMcGee (NBA我最聰明)   2021-03-15 14:18:00
規定以後都只能比 啾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