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交大學士後建築研究所

作者: chiaju (仔仔)   2016-01-20 15:50:42
(代PO)
陳O均(原 東海資管系)
[正取] 國立交通大學_建築研究所_學士後建築組
高中時,我因為志願選填失誤,與一直想進入的建築系擦身而過,
最後進了資管系。
在資管系待了兩年後,發現這實在不是自己想要的,
於是下定決心報考學士後建築研究所。
從此,開始我每週台中、台北奔波的日子。
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常常遇到很多和我一樣想考建築系的非本科生,
跟她們討論的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也看見、聽見很多不同的想法,
同樣的一件事情,因為切入的角度不同,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
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我開始學會用設計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了解到設計沒有絕對的好跟絕對的不好,
這段時間我每個禮拜從台中搭統聯到築‧建設計工作室上課,
老師依照每個學生吸收和能力的不同,給予不一樣的建議和解說,
所以就算是像我這種粗手笨腳、毫無概念基礎的人,
都可以做出屬於我自己獨特的設計。
雖然過程中會有迷惘,尤其做不出自己喜歡的設計的時候,
會不停的質疑自己,自己真的適合走這條路嗎?
我何不好好念我的資管就好了,在那裡自討苦吃?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台中到台北的路途遙遠,在車上睡不著只好想東想西),
和老師討論過後,我發現閱讀得不夠,許多的想法就難以應證;
經歷太少,設計會缺乏感受。
所以,為了打開自己的眼界,順便散散心,
去年3月,我跟著工作室一起到日本建築參訪,看到許多經典的建築,
我改變很多對建築的看法,
原來旅行不只是「玩」而已,怎麼「會玩」,玩得有內容、有深度。
看到各種優秀的大師作品之後,就覺得心裡面一股衝勁又回來了,支持我繼續前進。
因此,非常建議大家透過閱讀與旅行,展開自我對話,
既是沉澱也充電,還能從中遇見真正的自己。
共勉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