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druid (Gryphon)
2025-11-20 17:14:52與其討論專制與民主,我倒覺得不如直接討論由哪些人來組「致勝聯盟」更好些
什麼是致勝聯盟?即真正決定一個領導人上台還是下台的那些核心群體。核心群體越小,統
治者需要討好的人就越少,靠統治而得到的蛋糕就越多。所以你會看到某些黨在野時政見是
擴大致勝聯盟,要求更多的監督機制,結果一執政就直接反過來,裝死不提不說,對想繼續
搞的人更是各種攻訐抹黑。
專制政權的致勝聯盟多是黨內派系。軍政府則是各大軍頭。民主國家嘛就比較有趣了。
以美國來看,我倒是覺得有「為與跨國企業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的態勢。
比方說美國的芬太尼毒品濫用問題,起因不就是楊森製藥、普渡製藥當年大力遊說放寬鴉片
類藥物管制的後果嗎?
美國麥當勞現在還是可以賣玩具給小朋友,也是遊說的結果
當然我舉這些例子不太正面,但像是艾隆馬斯克、微軟、meta等,確實讓美國靠著與這些跨
國企業合作,獲取了更多的跨國利益,更不要說各種軍武販賣了。
我們常覺得「官商勾結」聽起來就不好,確實也是,不然就不需要旋轉門條款,但只要制度
設計得宜,我倒是覺得讓企業參與政治,可以更大程度上獲得跨國收益。看看南韓的財閥和
政府的關係,當年不就靠此成功扳倒了我們的面板五虎嗎?
考量人性,金錢和權力才是撬動政治的最大槓桿。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將企業的力量納入政
治而又不讓其危害人民,
台灣現在的制度是有問題的:哪個顏色上台就換哪個顏色的「殷實商人」,然後錢撈了一堆
但屁事沒成,長此以往絕對會拖累台灣,百害無一利。
美國我覺得是個好借鑒,雖然不夠好,但至少方向是對的。或許可以參考「台灣50」等金融
商品的設計理念,讓台灣最賺錢的幾家公司固定參與部分政治,並且固定時間剃除不再最賺
錢的老公司,說不定能更提升台灣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