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法修正草案協商表決在即 太陽光電公協會呼籲暫緩倉促表決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245649
自由時報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針對民眾黨團提出《環境影響評估法》修正草案預計於今(14
)日院會進行協商表決,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今日共同呼籲,「再生能源政策攸關國
家競爭力、能源安全與台灣長期發展,應採取公開透明、程序完備的討論機制,在修法前
先召開公開、公正的公聽會,讓環團、學界、地方與產業充分討論後,再行進入立法程序
。」
公協會表示,此次修法影響國土、生態、綠電供給與半導體、AI等高科技產業用電布局,
事涉重大,需更審慎處理,唯有共識先行,才能避免誤傷綠電發展,也真正兼顧環境保護
與國家競爭力,公協會也願意持續與民眾黨團對話,共同尋找對環境、產業與國家最有利
的修法方向。
公協會認為,此次修法跨及環境、地方發展與國家能源規劃,不宜在資訊不足下匆促表決
,公聽會可讓各界在陽光下討論,提升政策品質並避免事後爭議,若門檻設計過低、程序
過嚴,將使綠電開發全面減速,進而影響RE100履約、供電穩定與半導體供應鏈布局。再
生能源不足將提高企業營運風險,削弱投資意願,對台灣經濟造成長期衝擊。
公協會建議,應成立跨界協作平台,先凝聚方向再啟動修法。產業界支持強化環境保護,
也願意與環團、專家及政府共同研議環境敏感區域管理與審查制度的科學化調整。透過公
開對話形成共識,才能打造兼顧環境永續、綠電供給與國家競爭力的治理架構。
七大光電公協會再次強調,應先溝通,再修法。公開討論,方能找出台灣最好的解方,唯
有在公開、透明的程序中凝聚社會共識,台灣才能同時守護環境,也確保能源轉型與經濟
發展並行。
沒有溝通不是民主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
沒有公聽會不是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