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是在靜觀其變吧…
畢竟北士科這個案子今天終於有了新進展
李四川也已經證實會計師審查已經完成
解約金金額也確定,新壽與市府的部分算是收尾。
照理說,這件事到這裡應該能進入下一階段:
市府要怎麼跟輝達談出一個合理的權利金。
事實上,最早的說法裡有一個關鍵傳聞:輝達當初可能是願意給新壽140億。
這代表一件事:北市府的議價空間,其實很大。
如果真有這樣的潛在價格,那市府今天簽給輝達的地上權金額,就不應該只是沿用當年疫
情時期新壽投標的低價。
大家不要忘了,2021年那時候疫情正嚴重,外商投資停擺、企業資金緊縮,北士科的那兩
塊地根本沒人要,才會出現「新壽標到」的情況。
換句話說,當時的新壽是「唯一願意冒險下標的人」。
三年後情勢完全不同,輝達要進駐、整個區域翻倍升值,
更有趣的是,外界一度傳出「新壽開價100多億」的數字,後來李四川自己承認,那只是
他「放出來的風聲」,新壽從頭到尾根本沒開過那個價。
既然如此,現在的「百億」其實只是市府自報底價,
真正能談的空間,恐怕比想像中還要大。
像CBRE《2025資料中心市場報告》提到,
亞太區的科技園區、資料中心用地,因為稀缺和基礎設施完善,通常都會出現5%到10%的
租金溢價。
換句話說,對高科技企業而言,地點穩定、安全、接近供電網絡的地,就值更高的價。
那北士科這塊地何嘗不是同樣道理?
只是現在北市府面臨一個抉擇:到底是要壓低權利金,開超優惠條件給輝達?還是要依照
行情開出百億以上的權利金,請輝達支付?
站在台灣社會的立場,輝達付這百億才符合公益性,否則只有科技巨頭受惠,成本卻是老
百姓共同分擔
就怕蔣萬安決策只站在自己立場,為了幫自己臉上貼金,一下子就把公家財產便宜交出去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