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kaba (早起的鳥兒)
2025-11-06 12:10:15美中競爭下 星巴克等美企拋售中國業務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4/11/id14376468-725662.jpg
圖為北京的星巴克。(Wang Zhao/AFP)
【大紀元2025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曾子衡綜合報導)星巴克週一(11月3日)宣
布,將中國業務60%的股權以40億美元出售給博裕資本(Boyu Capital)。這是執行長布
萊恩·尼科爾(Brian Niccol)上任來的其中一項重組舉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_dm6uD3rz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nwOOM8vdac
星巴克於30年前進入中國,成功推動中國咖啡文化興起。在中國擁有約8,000家門店。但
近年來,星巴克在中國面臨本土平價品牌,如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的激烈競爭,
導致中國店銷售額在過去兩個財年出現下滑。
因此,星巴克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出售中國業務流程,尋找可能的投資者,幫助其在中國
,尤其是在中小城市拓展業務。這次交易,星巴克將保留40%的股份,並擁有及授權使用
星巴克品牌。雙方預計在2026財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於10月30日會見中共黨魁習近平,延長了貿易休戰期,避免對中國商品
徵收100%關稅。但隨著美中經濟競爭加劇,越來越多美國企業已縮減在中國的業務和投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8dl5e7L87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ZIGWMYAmc
以下是部份美國企業撤資中國的名單:
百思買(Best Buy)
百思買透過將旗下184家五棟星(Five Star)連鎖店出售給中國本土房地產公司浙江佳源
集團,退出中國零售業務,並表示此舉是為了專注於北美市場。百思買在中國市場面臨激
烈的低價競爭,難抵擋本土對手。其它美國企業也抱怨,中國經營環境變得日益嚴峻。
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
肯德基和必勝客的母公司百勝集團最早在2016年,就將旗下百勝中國(Yum China)的部
分股權,以4.6億美元出售給投資公司春華資本(Primavera Capital)及阿里巴巴集團(
Alibaba)子公司。
同年晚些時候,百勝中國因食品醜聞和行銷失誤引發投資者施壓,被剝離出母公司並在紐
約證交所單獨上市。
優步(Uber)
優步於2016年8月將中國業務出售給滴滴出行(Didi Chux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7QAw_FeG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lrMWziKQ
麥當勞(McDonald’s)
麥當勞在2017年將中國及香港業務的大部分股權,以最高21億美元出售給中信集團(
CITIC)及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當時,麥當勞在中國因食品安全醜聞及本土連鎖
餐飲的激烈競爭而經營困難。
2023年,麥當勞通過購買凱雷集團28%的股權,將中國業務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8%,持股估
值為60億美元。
亞馬遜(Amazon)
亞馬遜在2019年關閉中國電商平台,專注做跨境電商和雲端業務。
除了貿易因素外,亞馬遜還因為遵守中共監管規定,將雲端服務部門(AWS)的中國部分
實體資產出售給北京星網銳捷科技(Beijing Sinnet Technology),交易金額約20億元
人民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S9noBIMOV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cLRvXtJHU
蓋普(GAP)
蓋普將大中華區業務出售給寶尊(Baozun)。
寶尊當時斥資約5,000萬美元收購Gap上海商業公司(Gap Shanghai Commercial)及Gap台
灣有限公司(Gap Taiwan Ltd),這兩家公司經營了蓋普在大中華區的全部業務。
根據寶尊的申報文件,兩公司均為虧損,上海公司2021年稅後淨虧損2.56億元人民幣(約
3,534萬美元)。台灣公司截至2022年1月29日的財年,稅後淨虧損為1.998億新台幣(約
624萬美元)。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美聯社的報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xmJ8pkcowA
責任編輯:李沐恩#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5/11/4/n146291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