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張曜麟
「軍」無戲言?不止F-16V 國防部不敢講的美國欠台灣6600億軍售
https://i.imgur.com/dPgeyhA.png
美對台軍售F-16V(BLK70)型戰機交付延宕,據統計,美方目前共積欠台灣約6600億元的
武器裝備。(資料照,張曜麟攝)
「針對特別預算執行,在行政院各機關執行要點第53點有特別提到,特別預算之執行,除
法規另有規定外,準用本要點之規定辦理,另外第36點有預算保留規範,而在預算法第72
條規範有相關預算保留規定……。」國防部主計局長謝其賢中將在面對國民黨立委馬文君
質疑新式戰機採購特別預算案時,洋洋灑灑默背出一大段法條。顯然,軍方早就知道2472
億3883萬元的「新式戰機採購特別條例」,預計在2026年籌獲66架F-16V(BLK70)型戰機
無法達成,所以早有準備要做預算保留。
然而,「軍」無戲言,近期從海鯤號潛艦要在2025年11月交艦,到F-16V(BLK70)戰機要
在2026年全數交機,軍方都有個類似的說詞,「很有挑戰」、「風險很高」。但國軍是要
作戰的,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豈能兒戲,不過現在軍方卻是事前將話說得很美滿,遇到骨
感的現實後再改口,理應說一不二的國防部,不像個說到做到的漢子。《風傳媒》盤點目
前美國對台軍售延宕狀況,究竟美台之間怎麼了?國防部是不是被當成「盤子」?戰力未
如期補足,又會對台灣防衛有何影響?
https://i.imgur.com/MgabUcW.jpeg
國民黨立委馬文君在國防外交委員會上,對新式戰機採購案進度提出質疑。(資料照,柯
承惠攝)
F-16V首架3月出廠後沒下文 馬文君:說好的彌補戰力空隙?
國防部在2020年編列2472億3883萬元「新式戰機採購特別條例」,預計在2026年籌獲66架
F-16V(BLK70)型戰機,原先於2025年3月在美國舉行了首架出廠典禮;6月時,空軍參謀
長李慶然中將在答詢則說,「全案管制在2026年接收完畢,2025年完成10架以上的產權轉
移是『樂觀其成』」;但到了6月還是不見戰機蹤影,之後甚至一度傳出在國慶前後可以
飛抵台灣,但最終被空軍否認。
空軍於2025年9月13日發出新聞稿指出,「空軍向美採購66架F-16V Block 70型戰機,首
架機原訂於2024年第3季出廠,因國際現勢劇烈變動,造成部分供應商交貨期程遞延、美
方組裝進度期程調整等複合影響,出廠期程須予局部調整,將積極管制爭取於第4季完成
首架機出廠事宜。」
如今一拖再拖,「新式戰機採購特別條例」即將結案,2026年也無法完成全數交機,馬文
君質疑,國防部支付了1500億出去,結果一架都沒有回來,當時特別預算編列的原因是「
為因應中共軍事現代化跳躍式成長,預判在2027年我空軍機隊會漸失優勢,考量下一代高
性能戰機獲得期程,所以希望可以銜接時間及投資成本等相關因素,規劃籌獲F-16V戰機
,彌補國軍戰力間隙」,現在沒辦法即時提供,那要如何彌補戰力空隙?李慶然稱,「會
加強整備。」
https://i.imgur.com/n58oGSA.jpeg
2025年3月底,我軍購F-16V戰機首架在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出廠,美方舉行出廠典禮。
圖為該州眾議員提蒙斯在機前留影。(資料照,取自「Rep. William Timmons」臉書)
包括F-16V 美國還欠台灣6600億軍售
事實上,台灣不只F-16V Block 70戰機付了錢卻連個影子都沒看到,根據美國喬治梅森大
學沙爾政策與政府學院旗下的 「台灣安全觀測站」(Taiwan Security Monitor)統計,
截至2025年10月的資料,美國積欠台灣武器金額累積有215.4億美金(以2025年10月23日
匯率約6636.47億台幣),最大筆的就是F-16V Block 70戰機的80億美金。
根據國防部2025年10月送至立法院「美對台軍售書面報告」顯示,對美軍購案共18案,3
案延宕、1案超前,其餘14案進度正常,剩餘機密預算無法書面說明。這延宕的3案分別是
「長程潛射重型魚雷」、「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及「新式戰機採購」。國防部說明
,戰機性能提升已依規劃於2023年底全數完成,惟AGM-154C飛彈因採購最新構型且生產時
程較長,導致交運期程自2023年延後。新式戰機首架機原規劃2023年出廠,因客製化軟體
研發,故調整期程至2025年,全數預於2026年完成。
長程潛射重型魚雷部分,因受俄烏及國際戰爭影響供應鏈產能,原預於2026年結案,已調
整期程至2030年完成。至於進度超前的為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原預劃2027年交運第2批
18套海馬士系統,現可提早於2026年獲裝。
https://i.imgur.com/WzOTvkh.png
2027中共犯台倒數 但該來的武器沒來
國軍2025年「漢光41號」演習,以中共灰色地帶侵擾與2027年共軍犯台可能行動為想定發
展基礎;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於2021年3月提到,中國對台
灣的威脅甚至6年(2027)內就可能顯現。2027年顯然是一個關鍵時刻,如今卻有多項裝
備未到貨,這對台灣戰力將產生哪些影響?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指出,除了
F-16V Block 70戰機之外,另外較明顯的案子則是100套岸置魚叉飛彈系統,當初這個案
子是美方強烈要求,所以編列預算臨時插隊,而海軍那時候是稱只能接32套,但美方強力
運作下暴增到100套,當時的理由也是希望儘速成軍形成戰力,以因應中共威脅,不過現
在狀況就是都沒來。
揭仲表示,原本岸置魚叉飛彈系統並非台灣最優先項目,不過這樣插隊後,導致影響其他
項目被延後,造成預算資源運用的很大干擾,也讓財政運用效率降低,因為很多錢台灣都
是按照期程在付,現在都積壓在美方。
https://i.imgur.com/yV0d2Zm.png
岸置魚叉飛彈系統在美方施壓下台灣增購至100套,但至今仍延宕。(資料照,取自中華
民國陸軍臉書)
把台灣當盤子? 知情人士:美國一直在替台灣造飛機
一位熟悉美國政府運作的人士指出,台灣對美的軍購是90天付一次錢,這筆錢就是用來支
付接下來90天所需要的費用,而台灣政府付的錢,會先進到華盛頓的領事館,有一個專用
的帳戶,當要支付的時候才會給美國政府,美國並不會事先拿錢。該人士說,外界會以為
錢直接到美國政府或者廠商,但實際是會先到華盛頓台灣代表處的帳戶,利息也都是算給
台灣。
這位熟悉美國政府運作的人士指出,美國政府不可能多拿人家的錢放在自己帳戶,這是違
法的。對於台灣F-16V Block 70已經付了超過一半的錢卻還沒收到戰機,該人士表示,其
實這筆錢都已經用在建造上,舉例來說,引擎、輪胎、人事等,都需要費用,付的錢都用
在建造上,雖然還沒有拿到貨,但進度在進行中,後續建造的錢就是台灣要付,不是說付
錢了但沒給貨,而是一直在替台灣造飛機,不可能說都建造完之後才付錢,美國不可能白
白為台灣工作好幾年。
https://i.imgur.com/H2HcDO6.jpeg
台灣對美軍購90天付一次錢,台灣政府的錢會先進到華盛頓領事館專用帳戶,需要支付時
才會給美國政府,美國不會事先拿錢。
示意圖,美國國防部所在地的五角大廈。(美聯社)
2027擊殺鏈有缺口 武器延宕也影響台灣之盾整合
揭仲說,國防部原先按照美方的建議設定削弱策略,現在卻延遲這麼久,這樣的構想不但
在2027年無法達成擊殺鏈,甚至還有相當的缺口。 另外像是NASAMS防空飛彈系統,由於
建案時間較晚,影響不至於過大,但接下來的「台灣之盾」就是要把所有國造跟美製系統
整合,這架構下NASAMS也會是其中的基礎,如果這些項目再延遲,一定會對台灣之盾的整
合有影響。此外,可能會成為台灣史上第一筆進行特別預算保留的F-16V Block 70戰機,
確實讓軍方出現戰力間隙。
揭仲指出,台灣買的66架F-16V Block 70型機都是配備AESA雷達,比較能夠偵蒐匿蹤戰機
,更重要的是這66架都可以跟衡山指揮所做共同作戰圖像以及訊息即時交換。換句話說,
這66架進來台灣之後,連同原本的140幾架F-16A/B,可以形成網狀化作戰的空間戰機數量
,達到200多架左右,而網狀化作戰除了依靠本身的雷達之外,也可以依靠E2K空中預警機
以及國軍所有防空系統雷達做訊息上整合,這就是應對中共匿蹤戰機的一種方式,不過現
在就是進度落後很多,應付中共匿蹤戰機的能量,始終無法迅速成長。
一位熟悉美軍的人士提到,F-16V Block 70沒到,對台灣的影響一定會有,其中就是在飛
行員受訓上,每次的量能會有多少,但要真正說影響很大也不太會,因為戰機並不是防空
唯一的武器,台灣有很多飛彈,台灣是防守方,不是要讓F-16V去反攻大陸,從保護台灣
的角度出發,方法有很多,陸上、海上都有防護能力,要從多方角度看。
https://i.imgur.com/wZV0Wtm.jpeg
總統賴清德要學以色列鐵穹系統(見圖)打造台灣之盾,但美對台軍售延宕影響系統整合
。(美聯社)
國防部不敢對美方指指點點 也沒告訴國人實情
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認為,雖然美國有許多裝備未到貨,但
對台灣影響有限,軍事裝備的更換有比較大的彈性,台灣既有的裝備也堪用;主力戰機的
延宕已經被防空飛彈彌補,之前海空戰力提升計畫的特別預算,有加速飛彈生產,所以還
能夠應付。蘇紫雲強調,儘管緊急情況下有美國「總統撥款權」(PDA),但最重要的國
防自主仍是無法取代,在這情況下,台灣防空飛彈、無人機都有良好基礎,而F-16V
Block 70的延宕,台灣也要考慮ADF新一代戰機的研發計畫。
儘管裝備無法到貨,有部分原因是卡在美方,不過國防部最為人詬病的,就是不到最後一
刻絕不承認,甚至還對外稱樂觀其成。揭仲說,國防部的確不適合在第一線對美方說些什
麼, 但當進度明顯出現問題時, 國防部應該要主動對國會說明,或者在答詢時得反應,
要更為直接說出真實狀況,以空軍為例,現在66架於2026年全數交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空軍在答詢時,還是不肯直接把實情說出來,這很沒必要,因為這狀況是可以講的,也
是事實。
https://i.imgur.com/RL38Rm0.jpeg
美國對台軍售主力戰機延宕,目前靠防空飛彈補戰力。圖為國軍舉行「海空精準彈藥射擊
」操演發射愛國者二型飛彈。(空軍司令部提供)
要台灣推不對稱作戰 人攜刺針飛彈也沒到
除了戰機、魚叉飛彈這些大型裝備武器之外,不對稱作戰利器的人攜式刺針防空飛彈目前
也尚未全數到貨,這對部隊來說更是致命傷。揭仲指出,國軍現在各野戰部隊的防空能力
非常不足, 現在中共不斷大量運用各型直升機以及察打一體的無人機,對第一線部隊來
說,威脅來臨時,必須要有武器可以應對,問題是現在基層部隊的防空能力等同沒有,這
也影響到基層作戰能力。
原先台美所設定的2027年軍事威脅,在美國對台軍售積欠武器金額達到6636億下,恐怕軍
方會有戰力間隙。兵者,死生之地。「軍」無戲言,只不過國防部屢屢多次稱樂觀其成、
努力達到、有信心,最後關頭才改口,究竟軍方是傻子、誤判情勢?還是把老百姓當傻子
?軍方老要人民相信國軍,前提是軍方要誠實、守信,兵不厭詐是對敵人,不是對國人。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76390#whol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