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高房價逼出小宅化 16年來住宅平均面積

作者: s110269   2025-10-27 22:39:37
TVBS
記者 唐家儀
高房價逼出小宅化 16年來住宅平均面積少10坪
高房價、少子化、小家庭化的大趨勢下,台灣迅速朝向小宅化發展,據統計,25坪內小宅
住宅存量,近十年狂增42.7萬宅,另外隨著房價大漲,全國住宅平均面積愈來愈小,16年
來住宅購買坪數少了10坪。
晉升有殼族不容易,房仲業者陳泰源,帶領記者參觀他類似自家格局的小套房,這是他在
房仲業打拼10年後辛苦買下的第一間房子。陳泰源表示,他當時是首購族,完全靠自己的
能力購買,沒有父母親的資助,因此預算有一定限制。這間小套房除了基本的雙人床和衣
櫃外,還有個小空間能放下L型椅和桌子,並附有洗衣機和小陽台。雖然整體空間不大,
但總價在1000萬元內,對他一人生活而言尚可接受。
由於一般套房在採光通風方面較不理想,收納空間也不足,陳泰源在設計上做了一些調整
。他提到,原本是牆壁的地方,因為光線和採光不足,所以把牆壁拆除換成玻璃,讓採光
進來。此外,在風水上也做了妥協,一般人較忌諱床頭壓樑,但因為空間不夠,只能在床
頭上方另外做了收納櫃。陳泰源坦言,一開始覺得空間還可以接受,但隨著時間推移和物
品累積,會越來越覺得不夠用。因此他養成了「生活減法」的觀念,家中若有一段時間不
常使用的物品,就會考慮丟掉。現今房價高漲但薪水未增,民眾只能選擇購買越來越小的
住宅。根據最新資料顯示,從2009年金融海嘯至今年第2季,全國住宅買賣移轉的平均面
積逐漸縮小,2009年平均約41.5坪,至今年第2季居住空間僅31.5坪,16年來減少了10坪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人口趨勢正改變,家戶人口越來越簡潔,現在平均一
戶只有2點多人,大家對於精緻但坪數較小的產品接受度增加。在房價攀升和人口趨勢的
演變下,小宅化的狀況越來越普及。數據顯示,小宅因入手門檻低,具有方便自住、設籍
和投資等多重目的,因此25坪內小宅住宅存量近十年大增42.7萬宅,遠高於其他坪數的表
現,成為市場最熱門的物件。
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目前全台小宅市場交易,比重高達4至5成,導致近年建商
推案有逐漸全面小宅化的跡象。根據日本研究,一個人10坪、兩個人20坪才是最有利居住
健康的坪數。如果有能力想要更好的居住品質,最好避開室內空間過小的小宅。高房價與
少子化成為小宅熱銷的催化劑,但需注意的是,小宅單價往往比其他坪數高出不少,存在
高單價、高公設、高空置等「三高」隱憂。曾敬德提醒,購買預售屋時,開發商可能會用
一些裝潢手法讓空間看起來通透,或使用較小尺度的家具,但實際加入個人櫃子和物品後
,空間感受會大不相同。
陳傑鳴也提醒,小宅投機性強,容易被投資客炒作,導致空屋率也高,一旦房市反轉,就
可能被銀行限貸。目前銀行對15坪以下,或扣除公設後室內剩不到10坪的房子多視為套房
,這類產品多有貸款限制,跌勢可能更加兇猛。去年下半年,全國20坪以下的小宅空屋率
高達18.16%,相當於每6間小宅就有1間是空屋。若未來發展不如預期,恐有賣壓釋出,因
此專家呼籲民眾,購買小宅前須多加評估。
https://news.tvbs.com.tw/life/2999369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