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倡議文化幣模式推月經幣 范雲張雅琳籲

作者: runa2 (路那)   2025-10-09 14:11:28
倡議文化幣模式推月經幣 范雲張雅琳籲衛福部儘速研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台灣女孩日前夕,立委范雲、張雅琳與「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共同召開「慶祝台灣女孩
日-發放月經幣,讓女孩掌握自主與權利」記者會,倡議政府仿照文化幣模式發放「月經
幣」,讓16至22歲女孩自主購買生理用品。范雲強調月經平權是身體自主核心,張雅琳則
呼籲終結弱勢貼標籤,共同促請衛福部儘速研議,讓月經幣成為送給台灣女孩最實際的禮
物。
台灣各界近年積極推動月經平權政策,目前主要由教育部每年編列2.5億元執行「友善提
供多元生理用品計畫」,發送給不利處境學生並於場館定點提供,但2023年8月執行至今2
年,陸續傳出各種問題。
長年關心性平教育的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於2024年提出全新解方月經幣政策,希望仿照
文化幣成功模式推行;今(2025)年9月有民眾於公共政策平台提案,短短4天即達成5000
人連署。因此在10月11日台灣女孩日前夕,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邀集大學生性平團體及立
委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衛福部務必正面回應月經幣,即刻開始規劃執行政策,作為送給
台灣女孩最好的禮物。
范雲表示,自2020年任立委就開始關心月經平權政策,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草案,將生理
用品納入提供低收中低收戶必要項目;也曾經研究過生理用品免稅的可行性,但依財政部
評估台灣稅制窒礙難行;最後教育部主動推出生理用品政策時,提案要求必須納入多元生
理用品,不只衛生棉,還要包括衛生棉條、月經杯、吸血內褲、碟片等種類,才是真正能
夠還給學生選擇權,掌握身體自主權的性別平權政策。
范雲指出,現在既然師生團體和民眾提出比教育部推動更直接全面且符合月經平權的「月
經幣」政策,當然大力支持。
張雅琳則表示,台灣近年推動月經平權已有進展,從「生理用品免稅」到「多元生理用品
計畫」,社會逐漸願意談論月經。然而現行學校發放生理用品,僅針對弱勢身份發放,容
易讓學生被貼標籤,且品項不足、取用點不便。
張雅琳強調,月經幣政策不僅能保障自主選擇,也能避免弱勢標籤化的問題。再過幾天就
是10月11日台灣女孩日,期盼女孩們除了可以理直氣壯在日常談論月經之外,也完全擁有
屬於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理事江心怡說明,不小盟想推動的月經平權政策,是如全球多國早已
從救助走向普及與平權的方向,例如蘇格蘭於2022年起全面免費提供各類生理用品、法國
自2024年起為25歲以下女性全額補助永續型用品、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於2024年開始提
供可重複使用的免費用品等。
江心怡指出,月經幣政策可完全仿照文化部執行文化幣的成功模式,由衛福部統籌編列公
務預算,針對16至22歲女性每年發放固定金額的月經幣,供購買生理用品或相關經期用品
折抵使用;16歲具備自主權的女孩們,可以完全自己做主,對於女孩及其家長而言,除了
是給予實質的經濟補貼外,讓女孩掌握身體自主權的具體政策。
「身為納稅人,希望這些民脂民膏能被更有效益地運用。」江心怡指出,台北市是少數普
發生理用品的地方政府,制度雖有善意,但仍缺乏彈性與使用者導向,導致兌換率仍不到
5成,因此更能落實多元與選擇的月經幣,有推行的必要。
江心怡最後強調,月經幣不僅是一項補助設計,更是一種社會態度的轉變,代表國家願意
信任女孩、尊重選擇,讓月經不再是沉默的議題,而是被政策正視、被社會理解的日常需
求。
在「台灣女孩日」前夕,范雲與張雅琳共同呼籲衛福部儘速研議月經幣政策,已經有文化
幣成功模式在前引導,這項政策不需修法、不改稅制,只需編列預算即可實施,衛福部不
該迴避,應該即刻開始規劃,後續將會共同監督衛福部推動月經幣,希望能作為國家送給
台灣女孩最實際禮物。
https://cnews.com.tw/174251009a02/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