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06800825 ( )》之銘言:
: 事實是貸款欠越久的人會越有錢
: 舉個例子
: 小明現年35歲
: 現有房貸餘額1500萬 分30年本利攤還
: 另外有1500萬股票資產
: 假設股票平均年化報酬率7%
: 房貸利率2%
: 房價年成長率5%
: 比較兩種做法
: A. 一次把房貸還清
: B. 分30年慢慢還
: 兩個情境過了30年後(65歲退休年齡)
: 總資產比較
: https://i.imgur.com/jdFIbEg.jpeg
: 但按照某些人標準
: A做法是人生勝利組 B做法是當30年的奴隸
: 真的是邏輯帝 厲害了
嗯,算得很好構想得很好,下次別算別構想了。
一年後的事都預測不到了,你還預測到三十年後去?
民國七零年代「還在一個不嫌少,兩個恰恰好」現在是拚命在催生。
新冠病毒剛出現時整個世界全在說要完了,結果是資產狂飆股房市陷入瘋狂。
誰想得到反而是在解除警報的兩年後,世界各國陷入了除少數產業外多數人生活更加困苦的時代。
你那財務購想鐵定會成功的話,就不會有次貸風暴出來了
你能不能三十年一帆風順加薪升職身體健康誰知道,只要一個錯誤失算,整個財務模型就崩塌了。
你說巴菲特借錢投資日本,問題人家借的數額只佔他公司的百分之五左右好嗎。
就好像之前有人說的一樣啦,人家說「欲練神功(發財),必先自宮(開槓貸款)」
你就呆呆跟著人家切懶叫,結果人家和國際盜懶叫集團有合作。
練錯了這根切掉,還能去找黑兄弟的接起來,還更大隻。
你呢,就捧著血淋淋的老二哭叫說被騙了。
而且生活一有變動(收入、房貸利息等等,生活支出)一增加就又不一樣了。
別忘記不到二十五年前房貸利息還是8%~10%呢
借錢來投資是可以,但也要給自己留下足夠的緩衝空間。
不然就是像房板那些哀哀叫銀行不給八成四十年五年寬就在金龍亂搞的人一樣,只是個巨嬰吧了。